资源描述
〔五〕、总体施工、安装、调试方案
根据本工程招标文件要求,针对此安装工程的特点,我们认为整个工程当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令后,首先根据工程安装需要与现有的工作环境进行定点勘测做好损坏登记记录与标示,以后统筹分组进行各种设备的安装,与系统总体调试、试运行,并做好善后服务与保证修正缺陷所需的劳力、材料、设备,直至业主满意为止.
1、施工方案制定原则
1.1体现"均衡有序、突出重点、保证工期"的原则.
1.2采取专业组施工.实行施工人员和施工项目相对固定的原则.
1.3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采用先进施工机械设备实施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原则.
1.4保护原建筑、景观的原则.
2、总体施工程序
2.1施工准备阶段
熟悉图纸资料,领会设计意图,掌握施工标准、规范.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图纸等技术资料,做好现有灯具实际损坏情况登记与标示,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规划设备、材料等.
2.2施工阶段
配合阶段,了解施工环境,做好预留预埋工作,不得遗漏;预留位置正确、规范.
安装阶段,配管配线、接线盒、电缆敷设、配电箱等要按图纸正确施工,安装到位.照明系统首先应全面检查预埋、预留位置、管路通畅、道路等情况,做好补配、改配工作,同时将拉线用铁线穿入,将管封牢,装配电箱等,等具备装灯条件后,照明部分上灯具,然后送电调试.
2.3收尾阶段
主要是对零星部位继续完成安装工作,以与分系统的调试,为总体调试做好准备,同时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
〔五〕、主要专业施工方法
1、灯具到货后要认真做好验收检查工作
1.1检查其产品的合格证明书和检测报告产品运输过程是否完好无损,零配件是否齐全.灯具从工地存放到运至现场安装均须小心放置和搬运,防止碰撞、振动和挤压等使灯具变形受损.
1.2灯具的装配和安装要正确,如说明书要求的,要按说明书要求的方法进行装配安装.灯具构件连接要紧固,防水胶圈要安装严密.电气连接触点〔触片〕必须紧密可靠.灯具与电线连接,其L、N线与正、负极要按灯具或图纸标志连接,不要错反.
2、电缆:需要替换或重新整改电缆敷设完毕以后,马上测试相对相、相对地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达标的应与时找出问题所在,杜绝不合格品进入下一道工序.
2.1灯具接线以后,马上测量对地电阻,绝缘电阻不达标的,应与时排查问题所在,然后调整.
2.2不允许电缆敷设后不测电阻就接灯,也不允许接灯以后不测对地电阻就送电.
2.3不按工序进行施工,完工后在电箱测试对地电阻不达标,故障排查会非常困难.
3、配电箱安装
3.1量好尺寸位置放线,挖坑做基础,中间留进出柜台,找平,找正用结构胶固定在楼面.
3.2配电柜漆层应完整无损伤,固定电器支架应刷漆,柜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接线正确,相色、相序正确.
3.3配电箱上的母线应涂有黄〔A〕绿〔B〕红〔C〕黑〔N〕黄绿〔PE〕颜色.
3.4进箱线缆与开关压接牢固、可靠,盘内二次接线正确固定牢靠,导线与端子排连接紧密,标志清晰、齐全.
4、电缆敷设
4.1电缆敷设包括:开箱检查、架线盘、敷设、锯断、固定、配合试验、临时封头、挂牌.
4.2敷设电缆前的准备工作
选定接头位置,根据电缆的到货盘长进行配盘;
检查电缆的电压等级、型号、截面是否符合要求,其表面有无损伤,并用兆欧表对其绝缘性能进行测试,合格后依次按顺序编号排放;
检查电缆的质量说明书是否齐全,对阻燃电缆是否有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检验合格报告.
4.3电缆线路敷设和安装的一般要求:
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夕卜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当对电缆的密封有怀疑时,应进行潮湿判断;
电缆放缆支架应放置稳奏钢轴的强度与长度应与电缆盘重量和宽度相配合;
敷设前应按设计的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的长度,合理安排每根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电缆敷设时不应损坏电缆沟、箱梁、电缆井和人井的防水防火层.
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应相同.
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附近应留用备用长度.
4.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规定冰平敷设时电缆各
支持点间的距离为4mm,垂直敷设时电缆各支持点的距离为10mm,全塑型电力电缆水平敷设沿支架固定时,支持点间的距离允许8mm.
4.5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与地面磨擦拖拉.垂直固定点电缆外层与夹具间应加防止电缆损伤的保护垫层.电缆上不得有、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4.6机械牵引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网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敷设电缆时的牵引速度不宜超过15m/min.
4.7在复杂条件下敷设大截面电缆时,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敷设方法、线盘架设位置、电缆牵引方向,校核牵引力和侧压力酒己备足够的敷设人员和机具.
4.8电力电缆接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相互错开;
电缆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
4.9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与时装设标志牌.
4.10标志牌的装设应符合一列要求:
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箱梁与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等地方,电缆上应装设编号标志牌.交联电芯电缆,照明单芯电缆应加注相别;
标志牌上应注明线路编号,规格宜统一.当无编号时,应写明电
缆型号、规格与起迄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4.11电缆的固定,应符合下列要求:在下列地方将电缆加以固定: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
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与转弯、电缆接头处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
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缆进入电缆沟、箱梁、坚井、建筑物、盘〈柜以与穿入管子时,出入应封闭,管应密封.
5、电缆终端头和中间头制作的一般规定
5.1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时,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5.2电缆终端与接头制作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
5.3保证施工现场有消防器材,施工有临时电源.
5.4型式、规格应与电缆类型如电压、芯数、截面、护层结构和环境要求相一致;
5.5电力电缆接地应采用钢绞线或镀锡铜编织线.
5.6电缆线芯连接金具,均采用符合标准的连接管和接线端子,其内径应与电缆芯紧密配合,间隙不应过大;截面直径为线芯截面的1.2-1.5倍,采用压接时,压接钳和模具应符合规定要求.
5.7制作电缆终端的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
电缆绝缘状况良好,无受潮;塑料电缆内不得进水;
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
施工用具齐全,便于操作,状况清洁消耗材料齐备.
5.8电缆终端与电气置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5.9电缆终端和接头的制作要求:
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一律采用配套工具,进行压接或焊接,从剥切电缆开始直至完成,缩短绝缘暴露时间.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附加绝缘的包绕、装配、热缩件等应清洁;
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
电缆在剥切线芯绝缘、屏蔽、金属护套时,线芯沿绝缘表面至最近接地地点〈屏蔽或金属护套端部的最小间距应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交联聚乙烯电缆头的半导体带、屏蔽带包缠不超越应力锥中间最大处,锥体坡度匀称,表面光滑.剥除时不得损伤绝缘表面,屏蔽端部应平整;
铠装层应连接良好,不得中断,跨越线的截面应符合规范的规定.直埋电缆接头的金属外壳与金属护层做防腐处理;
三芯电力电缆终端处的金属护层必须接地良好;塑料电缆每相铜屏蔽和钢销应锡焊接地线.电缆通过零序电流互感器时,电缆金属护层和接地线应对地绝缘,电缆接地点互感器以下时,接地线应直接接地;接地点在互感器以上时,接地线应穿过互感器接地;
装配、组合电缆终端的接头时,各部位间的配合或搭接处必须采取堵漏、防潮密封措施.塑料电缆宜采用橡胶自粘带、粘胶带、胶粘剂<热熔胶热缩件等方式密封;塑料护套表面应打毛,粘接表面应用溶剂除去油污,粘接应良好;
电缆终端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相一致.
5.10电缆的防火与阻燃
对易受外部影响着火的电缆密集场所或可能着火蔓延而酿成严重事故的电缆回路,必须按调剂要求的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电缆穿过竖井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在重要的电缆沟中,按要求分段或用款质耐火材料设置阻火墙;采用耐火或阻燃型电缆.
包带在绕包时,应拉紧密实,缠绕层数或厚度应符合材料使用要求.绕包完毕后,每隔一定距离应绑寸L牢固.
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明显的裂缝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
每回路预留二个测试点.
6、调试和交接验收
6.1检测与试验
监理工程师或监造员应参加制造者的工作以便在设备发运前对设备进行目检.
监造的范围包括定型试验和常规检查.
应当把选出作定型试验的设备项目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在监理工程师核准后,并在试验前1周再把试验程序和试验方法提交给监理工程师核准.
应当把设备的技术说明批准的试验程序,监造计划以与各种必要的文件复制件,寄给监理工程师和聘请的监造代理人,使监造员能够进行常规检查和出席见证试验.
电气设备与电缆线路的试验见本规范的有关条款,不合格产品不得出厂.
所有电气设备与电缆,在安装前应进行电气测试,不合格产品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6.2调试
供电与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试验、接电与试运行,除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与相适应的国际标准外,还需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有关规定.
系统安装完毕后,应从部分到整个系统进行分部测试,其步骤分法需经监理工程师或监理工程师代理人批准方为有效
6.3系统联调
电气设备的现场试验,可委托供电局或经供电局认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能源部标准《电气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标准》.向供电局提交电气设备试验与继电保护装置整定记录,经供电局检查,直至合格.
取得供电局同意后,方能接电与试运行.各项技术指标和功能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与设计文件.
调试时先每路进行调试,确保每一路灯具工作正常,再进行全面调试.
交接验收
在验收时要按下列进行检查:
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晰.
电缆的固定、弯曲半径、有关距离和相序排列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电缆终端的相色正确,电缆支架等的金属部件防腐层应完好.
在验收时应提交电缆路径的协议文件,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和竣工图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与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