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虞美人》教案制定
教学目的
1. 了解词的基本知识及词作者的相关状况;
2. 理解词的基本意义和词思想内涵;
3. 体会词的艺术特点, 对李煜的词风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重点
1. 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 提升诗歌鉴能力。
教学方法
合作式教学 师生互相质疑、讨论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词的背景及词的相关知识;
2、 理解本词的内容,感知词的思想内涵, 体会词的音韵美;
3、 当堂背诵本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导学案赏析《玉楼春》
同学教师补充质疑:描述了一个什么场面,想象一下,给你什么感觉?那些地方可以展现出来?
二、复习词的基本知识
1. 提问同学
2. 教师补充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
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一般分为两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分两片的词最为常见。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
三、播放虞美人
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和刚刚那一首词一样吗?
四、朗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张一弛,一顿一挫,忧伤,入情入境、高质量的诵读。要朗诵得好,必定要把握全词的情感核心。请问,文中哪个词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 愁
投影浮现:扩大“愁〞字,字色由黄变黑
李煜的愁有哪些。
投影浮现问题:李煜的愁 国家消亡
“国家消亡〞。 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
对往事的怀念,或者说是那个岁月流逝,自己的命运越来越差。
投影浮现:
往事之叹
亡国之恨
“愁〞
离家之痛
思家之苦 投影浮现:
投影浮现:如何正确评价李煜的“愁〞?
无须责备他尽情声色以至丧失了南唐美丽的山河,我所感受的是他卸去帝王外衣后的平民式的抒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种花帝王之愁为凡人之愁的做法,已经总艺术从审美的角度深深感染着古往今来的李煜的读者。再由审美的通道回过来看,我们又能看到李煜独有的天堂炼狱般的大绝望,苦难风流的大哀伤,那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如果说,我们要同情李煜的话,那只能是审美上的同情,而不是道德上的同情。
同学再次体味词的意境。
五、集体朗诵
依据同学朗诵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关指导。
六、同学借助手头资料及课本注解分组讨论词的字面意思,依据同学掌握状况质疑、答疑。〔也可以由同学自己互相质疑解答〕
七、简介作者品味诗歌
采纳分组协作讨论的学习方式。
提问:1、“春花秋月〞本来是美好的事物,李煜为什么希望它们结束呢?
同学发言,各抒己见。
教师点评: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板书补充:一切景语皆情语 眼前景〔实写〕——心中情〔虚写〕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同学思索讨论,分小组发言。
教师点拨: 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
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 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由同学讨论发言。
教师点拨: 宇宙之永恒不变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 品味欣赏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引导同学思索词句用了什么方法来写愁?抒发了词人的怎样的感情?还有哪些诗句中用了这种手法来写愁思?
激发同学思索,小组协作讨论,发言。启发同学体会抓住意象的特征来思索其所含的意味。
教师点评: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以水喻愁
〔比喻〕 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耻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消亡之恨,让他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5. 知识延伸 讨论:词中两次出现“月〞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月〞这个意象有什么特别固定的涵义吗?
启发同学思索,联系他们所学过的诗歌进行分析讨论。由“月〞而“柳〞、“长亭〞。
八、播放歌曲《虞美人》
屏幕播放邓丽君演唱的MTV。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体会词的意境。
九、同学背诵全词。
加深体会词人的感情
十、延伸阅读浪淘沙、相见欢、乌夜啼
赏析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意象
浪淘沙①
李煜
帘外雨潺潺,②
春意阑珊。③
罗衾不耐五更寒。④
梦里不知身是客,⑤
一晌贪欢。⑥
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李煜《乌夜啼》
林花谢了春红,
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
相留醉,
几时重,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十一、小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十二、播放歌曲《虞美人》
同学学唱,体味词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