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05196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编号: 生产单位: 生产产品: 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本单位郑重承诺如下: 一、生产加工环境、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等达到基本的食品质量安全卫生要求; 二、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原辅料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不使用非食品用原料,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不使用回收食品做原料加工食品; 三、不生产加工假冒伪劣食品、不偷工减料、不掺杂使假、不以假充真; 四、不伪造食品标识,不冒用qs标志,不标注虚假生产日期,对本单位生产的不安全食品及时召回; 五、产品使用简单包装,产品不超出本乡(镇)级行政区域销售,不进入商场、超市销售; 本单位将严格履行以上承诺,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接受处罚。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承诺单位、小作坊负责人(签名盖章): 年月日 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为保证本单位加工经营食品的卫生安全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食品卫生法》、《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部《餐饮业食品索证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本制度是本单位为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制度,本单位所有员工必须自觉遵守。 第二条本单位对购进的鲜(冻)畜禽肉类及制品、水产品、粮食及制品、速冻食品、信用油脂、熟肉制品、调味品、食盐、乳及乳制品、酒类、饮料、罐头、糕点、蜜饯、特殊营养食品、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等进行索证和进货验收登记。 第三条按以下原则对采购的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行索证: (一)采购鲜(冻)畜禽肉时,必须是定点屠宰企业加工的产品,并索取定点屠宰证明,以及相同批次的检疫检验合格证明、购货凭证(、收据、供货清单等)。 (二)采购进食品及原辅材料时,索取购货凭证和岸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相同批次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 (三)采购食品添加剂时,索取购货凭证和生产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卫生许可证,以及相同批次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采购进食品添加剂时,包装标识和使用范围必须符合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 (四)从食品生产企业或批发市场批量采购食品时,应索取由符合法定条件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同批次食品检验合格报告或者由供货商签字(盖章)的检验报告复印件。 (五)采购非定型包装(散装)食用农产品或非批量采购食品及原辅材料时,到证照齐全的销售单位或市场采购,并索取销售单位或市场出具的购物凭证。 (六)从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时,索取供货商的许可证等证照资质证明,并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第四条采购的食品及食品原辅材料质量合格,包装完整,标识齐全;不采购、使用《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和《市餐饮业食品 及食品原辅材料进货检查验收规范》第八条规定的禁止采购、使用的食品原辅材料。 第五条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入库前进行验收,核验所购食品与购物凭证是否相符,并进行台帐记录。从固定供货商采购食品并签订采购供应合同的,留存每笔供货清单,不再重新登记台帐。 第六条对验收不合格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实行退货或销毁处理并做好登记。 第七条进货台帐和索证资料不得涂改、伪造,保存一年。 第八条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对购进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卫生安全负总责;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查验供应商、生产商的证照等资质条件,检查每批食品及原辅材料的索证资料、感官质量及包装标识,做好进货验收和台帐登记;对不合格食品及原辅材料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采购员负责到证照齐全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采购,对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质量进行初次把关并做好索证工作;库管员对购进的食品及原辅材料质量进行二次把关,对不合格的不予以入库,对已入库的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报告。 第九条违反本制度的,本单位将严厉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 1、原辅材料进厂把关和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小作坊在原辅材料进货时应严格把关,向供货方索要产品合格证和检测报告证备查,产品合格后方可进厂,坚决杜绝用非食用或不合格原辅材料生产加工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规定和标准使用添加剂,做好每月产品销量和添加剂使用量的记录。 2、新情况报告制度。小作坊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新情况应及时与质监部门沟通。涉及新产品开发,变更生产工艺、配料,改变添加剂使用品种和使用量以及季节性开、歇业情况应提前书面向质监部门报告。 3、产品检验制度。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范本(二) 1. 目的 定期对公司的食品生产安全状况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及时发现危害食品安全的不符合情况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我公司食品安全。 2. 范围 食品生产安全自查范围包括现场检查、管理制度和质量记录。 3. 职责 3.1品控部负责食品安全自查管理制度文件的编制、修改、更新。 3.2品控部组织人员每月两次进行食品生产安全现场检查。 3.2生产部、品控部分别指派一名以上管理人员组成食品安全自查小组,每半年度对公司的食品安全总体状况检查评价一次,并向公司总经理提交自查报告。 4. 食品生产安全检查规程 4.1现场检查规程 一、原辅料(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 检查项目:原辅料存放、专库管理、标签标识、索证索票、制度具备情况、现场记录。 (一)原辅料存放 1. 原辅料存放是否离地、离墙。外包装是否完整,并做好防护。 检查规程:查看原辅料存放情况,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点注释:原辅料堆放是否离地10cm以上,离墙20cm以上,并应有防止虫害侵入的装置。 2. 仓库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现场卫生情况。 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过期原辅料,过期原辅料清理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过期原料,是否有处置记录。 4. 生产过程中用到的危险化学品,存放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危险化学品,是否符合存放要求。 重点注释:需符合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要求; 5. 生产用原辅料是否与有毒有害物质一起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毒有害物质与原辅料一起存放。 重点注释: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品。 6. 原辅料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检查规程:查看仓库内是否有非生产用原辅料和非生产用其他物品。 重点注释:原辅料仓库内不应堆放非生产用物品,专库专用,防止交叉污染。 (二)专库管理 1. 食品添加剂是否专库或专柜保存,并有专人管理。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食品添加剂专库,询问管理人员。 重点注释:查看是否有专人专管。 2. 内包装材料是否有专库或专门区域存放。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内包装材料仓库或专门区域。 重点注释:原料、包装材料等应依据性质的不同分设贮存场所、或分区域码放,并有明确标识。 (三)标签标识 1. 原辅料(除农副产品)标签是否有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和贮藏条件等内容。 检查规程:抽查至少 种原辅料,不足 种的全部检查,查看标签内容。重点注释: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2. 进原辅料是否有中文标签。 检查规程:查看进原料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重点注释:要符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有进商相关信息。 3. 原辅料标签与索证索票一致。 检查规程:查阅抽查的原辅料索证索票情况,是否与现场的原辅料产品一致。 重点注释: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 (四)索证索票 1. 企业直接采购国内生产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索取原辅料生产商有效的许可证复印件(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取得许可的)和与购进批次产品相适应的合格证或批检报告。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原辅料情况。 重点注释: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2. 企业直接采购进的食品原辅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是否能够提供有效的检验检疫证明。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情况。 3. 企业直接从流通经营单位采购原辅料的,是否留存保留具有流通经营单位信息的每笔购物的凭证。 检查规程:查看索取的材料是否反映现场抽查的原辅料情况。 重点注释:同1 4. 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辅材料及包装材料,企业是否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自行检验或委托检验,并保存检验记录。 检查规程:查看原料辅料的检验〈记录,名称批次等信息是否与现场抽查的原辅料符合。 重点注释:同1 (五)制度具备情况 企业是否有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原辅料进出库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检查规程:查阅制度是否在执行。 重点注释:必须建立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原辅料库管理制度。 (六)现场记录 1. 企业是否有仓库温湿度记录(对于有贮存条件要求的原辅料)、原辅料进货查验记录、原辅料进出库记录。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2. 进货查验记录中是否包含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产品许可证证号或票据号及其他合格证明文件编号等内容,是否保留相关证件、票据及文件。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3. 企业生产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原辅料的品种是否与进货查验记录内容一致。 检查规程:抽查近期一批次成品,查阅相对应的相关记录。 重点注释:通过进货查验记录,查看索证索票。 4. 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有记录 检查规程:询问专管人员,查阅领料记录。 重点注释:是否有独立的食品添加剂领料记录。 二、生产过程控制 检查项目: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更衣室;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清洁卫生状况;企业必备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和清洗消毒;产品投料记录;生产加工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控制记录;生产中人流、物流交叉污染情况;原料、半成品、成品交叉污染情况;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现场人员卫生防护情况;回收产品处置情况。 (一)厂区环境清洁卫生状况 1. 厂区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是否散发出异味,是否有各种杂物堆放。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内环境,是否符合卫生规范。 重点注释:不得有对食品有显著污染的区域,垃圾应及时清扫,无杂物混堆。 2. 厂区内是否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内环境,是否合理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重点注释:查看防蝇防虫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到位。 3. 企业的生活区和生产区是否分离 检查规程:检查厂区是否有生活区,生活区是否与生产区有隔离。 重点注释:生活区、厕所等不得对生产区域产生影响;宿舍、食堂、职工娱乐设施等生活区应与生产区保持适当距离或分隔。 4. 企业是否记录清洁卫生情况 检查规程:查看是否有清洁记录,是否按卫生制度执行。 重点注释:有卫生管理制度。 (二)更衣室 1. 更衣室内部是否设储衣柜或衣架、鞋箱(架),个人衣、鞋与工作服、靴是否分开放置。 检查规程:查看更衣室设施,是否按规定摆放。 重点注释:要有与生产量相匹配的更衣设施,保证工作服与个人服装及其他物品分开放置。 2. 更衣室内空气是否进行杀菌消毒 检查规程:查看灭菌消毒设备、设施是否能正常运行,查阅灭菌消毒记录。 重点注释:可采用紫外线灯、臭氧发生器等进行消毒。 3. 更衣室内是否有完好的非手动式洗手设施、干手器,并配备了洗手液和消毒液。 检查规程:查看洗手设施配置是否齐全,消毒液是否有配置记录。 重点注释:消毒液的配置和更换要按照使用说明和制度要求。 (三)生产加工场所清洁卫生状况 1. 车间及仓库是否设置防蝇、防鼠设施。 检查规程:查看防蝇、防鼠设施是否安装到位。 重点注释:一般设置在仓库或车间出入。 2. 物料是否离地离墙堆放 检查规程:查看车间里物料是否有直接靠墙堆放在地面上。 重点注释:同仓库存贮要求。 3. 生产车间内垃圾是否密闭存放。检查规程:查看车间的垃圾桶是否有带盖。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