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
♦选择题
、y
1. 质量为M的滑块甲和质量为m的滑块乙(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相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假设水平面足够长,那么两个滑块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将( )
A. 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
C.保持不变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 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
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如图),司机突然刹车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 仍保持水平
B. 将向前溢出
C. 将向后溢出
D. 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3. 下列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行车从斜坡冲下来时不容易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物体不受力的情况下也能运动
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也可能是平衡力
D. 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运动速度一定增大
4.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 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
C.人踩到西瓜皮上易滑倒D.跳远运动员跳远时要助跑
'♦填空题 '
L
5. 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
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同时他也感到脚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6. 一个质量为500g的货物,随“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升入太空.与发射前相比较,该货物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 为了研究摆锤的摆动,小明用细绳把摆锤悬挂起来,将摆锤从A点静止释放,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摆锤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
(1)摆锤到达最高点B时,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2)小明发现摆锤从A点到O点时速度越来越大,他从照片中获得的证据是
8. 通过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相信你又认识了一些科学家吧,其中对你影响最深的科学家是,他的主要贡献是
♦实验探究题
9.刘伟同学为了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
甲
创,1家巾!
1财表卸
在同种介质中,下落速度最快的是.
球(选填“金”、“铅”或“木”);
(1)
(2)
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
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
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
< 解:滑块M、m先后从同一光滑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则滑块M、m到达水平面上时的速
度相等;然后沿同一光滑水平面继续运动,光滑平面不受摩擦力,则两滑EE块均做匀速直
线运动,由于速度相等,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保持不变.
故选C.
解:司机突然刹车时,车的速度减慢,而杯中水由于惯性仍然会向前运动,故水可能会
向前溢出.
故选:B.
解:
A、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错误;
B、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故B正确;
C、既然是曲线运动,它的速度的方向必定是改变的,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不可能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C错误;
D、只受一对平衡力匀速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其中一个力,如果撤去的这个力是物体运动的动力,则物体将会做减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 解: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是因为赛车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不符合题意;
B、限速行驶是为了防止遇到紧急情况时,由于惯性无法及时让车停下来,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B不合题意;
C、正在行走的人,处于运动状态,当他踩在西瓜皮上时,由于摩擦力太小,所以脚不能立刻停下,由于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就向滑倒.是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不合题意;
D、跳远运动员助跑是为了起跳前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起跳后,人由于惯性会跳的更远,属于利用惯性.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填空题
5. 解:足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脚对足球施加力,足球对脚也施加一个力,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惯性;相互.
6. 解: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形状,该性质称为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所以该物体与发射前相比较质量是不变的,故该货物的惯性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
7. 解: (1)到达最高点时,摆锤只受到重力一个力的作用,所以它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它处于非平衡状态.
(2)由题意,频闪仪每隔相同时间照相一次,而摆锤间距越来越来大,则知摆锤的速
度越来越大.
故答案为:(1)否;(2)摆锤相邻位置间隔越来越大.
8. 解: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中学习了牛顿的牛顿第一定律.
故答案为:牛顿;牛顿第一定律.
9. 解:(1)让小车每次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机械能相同,速度相同;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2)在这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距离最短,这是因为毛巾表面最粗糙,小
车在该表面受到的阻力最大;
(3)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小车的 运动状态将不发生改变,小车将保持原来的速度进行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甲;(3)匀速直线;(4)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0. 解: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速度;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触面越光滑,则摩擦力越小,当摩擦力越小时,小车运动的距EE离越远;
(3)推理: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家的推理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5)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答案为:
(1)速度;(2)越远;(3)匀速直线运动;(4)大量实验;推理;(5)改变.
11. 解;(1)由图可知,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金球运动的最快,速度最大;
(2)由图可知,三个小球在介质3中比在介质1中相同时间内下落的距离相差最小,由于
P介质1>P介质2>P介质3,故介质密度越小,三个小球下落时的速度相差越小;
(3)介质的密度越小,速度相差越小,故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下落时,下落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1)金;(2)相差越小;(3)下落速度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