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院消毒灭菌基础知识
(一)消毒隔离概念
1、医院消毒:杀灭或清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 物的过程。
2、媒介物:指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污染了病原微生物的固体、 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包括污染的人体体表和表浅体腔。
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 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消毒。
5、清洁:用清洁剂洗净物品上的一切污垢。
6、消毒: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和繁殖体。
7、灭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杀灭物品上的一切致病和非致病 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
8、一般污染:一般病人接触后污染的物品。
9、特殊污染:接触肝炎、结核、爱滋病等特殊病人后污染的物品。
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后的物品。
(二)消毒液的配制
含氯制剂:
10ml水加2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10mg/L的消毒液。
10ml水加4片三氯消毒片配制成含有效氯20mg/L的消毒液。
常用的爱尔施牌消毒片,有效氯含量5mg/片
适用范围:适用于餐具、环境、水、衣物、疫源地等消毒。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等方法。
配制:用量具安要求配置,所需溶液现用现配。
消毒剂的使用与配制注意事项
片剂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做有色织物的消毒。
用于消毒餐具,应即时用清水冲洗。
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三)各类物品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
1、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
① 地面消毒
当地面无明显污染情况下,采用湿拭清扫,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 每日1 -2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
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5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
对致病性病原菌污染的表面(如:结核杆菌、肝炎病毒、HIV、
禽流感病毒等),用2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洗,作用30分钟。
② 墙面消毒
医院墙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用化 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墙面消毒一般为2.0m~2.5m高即可。
③ 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
室内用品(桌、椅、床头桌等)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用
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用品的表面。
当室内用品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
用5mg/L有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物品表面。
紫外线灯照射:距离污染表面不得超过1米。
④ 抢救车等消毒
采血室、急诊抢救及平车、轮椅、诊察床等,每日用5mg/L有 效氯消毒液溶液,擦拭消毒;
病房、手术室的平车、轮椅方法同上。
如果被血液、体液用20mg/L有效氯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 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min,再擦。
⑤ 其它表面的消毒
包括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等 物表,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 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病房用品表面的消毒方法进行。
2、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化验室污染区
物体表面及台面消毒 每日用5v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湿拖 把拖地。
3、卫生洁具的消毒
① 便器的消毒
便器用后,置于全自动便器清洗机内清洗消毒。水温控制在93笆, 消毒3分钟。
传染病人的便器固定使用,定期消毒,20v mg/L有效氯消毒液 浸泡30分钟,再置于全自动便器清洗机内清洗消毒。
共用坐式便器每日用5mg/L有效氯消毒液抹坐板及盖板,便器 外表面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 抹布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室等抹布分别使用不得混用,更 不能与病室的抹布混用。
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化验室污染区用5mg/L有效氯消毒 液擦拭,用后统一送洗衣房,消毒清洗。
③ 扫床套
采用一床一巾湿扫法
④ 拖把
病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地面有血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先用 10mg/L有效氯消毒液适量倒在污染地面30分钟后,用拖把拖干净, 拖把送洗衣房统一消毒清洗。
拖把严格分区使用:治疗室、换药室、处置室、办公室、病室、 卫生间等不能混用。
(四)消毒操作中的自我防护
1、防止消毒剂对自身造成的损害。
2、防止病原体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