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际贸易期末练习题.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02324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期末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贸易期末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 A、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 B、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时期 C、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时期 D、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市场的扩大时期 2、 完全可以脱离世界"自由市场 价格,由跨国公司自行决定的价格是:〔〕 A、垄断价格B、管理价格C、协定价格D、转移价格 3、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底是:〔〕 A、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 B、嘉图的自由贸易理论 C、凯恩斯主义的保护贸易学说 D、斯密的自由贸易理论 4、假定一种产品的名义关税率为30%,增加价值占产品全部价值的50%,则该产品的有效保护率为:〔〕 A、20% B、60% C、80% D、40% 5、*国对*种商品规定,全年进额在于2万元以者征税10%,超过2万美元以上的局部,除原征收关税外,再加征关税60%,这种措施称为:〔〕 A、混合税B、进附加税C、关税配额D、罚款 6、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 A、关境小于国境B、关境大于国境 C、关境等于国境D、关境与任何成员国的国境无关 7、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提供者和承受者始终是:〔〕 A、开展中国家B、兴旺资本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D、极不兴旺国家 8、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开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入、自然条件B、社会生产力的开展C、各种社会经济条件D、国家政策 9、商品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是:〔〕 A、N=P*/Pm - 1 B、N=P*/Pm - Q* C、N=P*/Pm - Z* D、N=Pm/P* - 1 10、关税壁垒通常是指:〔〕 A、高额的进税B、高额的出税C、高额的国境税D、高额的附加税 11、一国在其国境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时,其关境:〔〕 A、大于关境B、小于关境C、等于关境D、与国境的概念无关 12、以倾销方式在国外市场上抛售在国市场上较少出售的"剩余物资,这种倾销属于:〔〕 A、掠夺性倾销B、偶然性倾销C、隐蔽性倾销D、长期性倾销 13、按照关贸总协定,反倾销税的的征收:〔〕 A、应大于倾销差额B、不得超过倾销差额 C、应小于倾销差额D、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14、战后国际贸易商品构造的最根本变化是:〔〕 A、军火贸易大幅增长 日、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日益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C、机械设备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 D、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日益超过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 15、最早从理论上论述国际贸易中贸易条件的经济学家是:〔〕 A、嘉图B、穆勒C、斯密D、马克思 16、从量税的计算公式是:〔〕 A、税额=商品数量x从量税率B、税额=商品价值X从量税率 C、税额=商品数量x每单位从量税D、税额=商品价值x每单位从量税 17、海关估价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因为它:〔〕 A、估价公正B、估价客观C、估价严格D、估价专断 18、国际价值形成的最重要的条件是:〔〕 A 、以国际分工为根底的世界市场的建立和开展 B、各国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C、各国生产同种商品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D、各国经济开展程度不同 19、自由贸易这一思想首先是由:〔〕 A、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提出来的B、美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来的 C、德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来的D、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提出来 20、附加税是指:〔〕 A、对进商品所征收的关税B、对出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C、对通过一国关境的外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 D、在正常关税以外额外加征的关税 21、各种国税,作为一种限制进的措施,它的特点是:〔〕 A、高于关税B、比关税更灵活、更隐蔽C、低于关税D、可重复征税 22、在国际效劳贸易中兴旺资本主义国家是:〔〕 A、最大的承受者B、最大的提供者C、最大的承受者和最小的提供者 D、最大的承受者和最大的提供者 23、绝对本钱论的开创者〔〕 A、嘉图B、斯特C、斯密D、俄林 24、 一国对商品的进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到达限额后便不准进,这种方式是〔〕。 A、"自动出配额B、进许可证制 C、关税配额D、绝对配额 25 . 50年代至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主要倾向是〔〕 A、新重商主义B、贸易自由化 C、贸易保护主义D、超保护贸易政策 26、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是一种〔〕国际效劳贸易方式。 A、跨境提供方式B、国外消费方式C、商业存在方式。、自然人存在方式 27、完全可以脱离世界"自由市场 价格,由跨国公司自行决定的价格是:〔〕。 A、垄断价格B、管理价格 C、协定价格D、转移价格 29. 买方信贷是指() A. 出方银行向本国出商提供的贷款 B. 出方银行向外国进商提供的贷款 C. 进方银行向外国出商提供的贷款 D. 进方银行向本国进商提供的贷款 30.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 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 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 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31.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海外直接投资战略B.商品出战略 C.技术转让战略D.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32. 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A. 产业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33. 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A. 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 能够表达公平税负原则 D.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35. 单因素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根底上,考虑() A. 出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B. 进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C. 出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D. 进商品贸易增加或减少后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36. 在分析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时,部化理论强调() A. 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B. 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 C. 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 D. 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 37. 如果区域成员国的所有经济部门均纳入一体化的畴之,这种一体化形式称为() A.垂直经济一体化B.水平经济一体化 C.部门经济一体化D.全盘经济一体化 38. 当进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高于所用的进原材料的名义关税税率时,有效关税保护率() A.大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B.等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 C.小于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税率D.小于零 39. 资源条件较好的开展国,对外贸易的政策应选择() A.进替代型组合B.出导向型组合 C.自由贸易型组合D.混合型组合 40. "在一参加方境向任何其他参加方的效劳消费者提供效劳,称为() A. 过境交付B.商业存在 C.境外消费D.自然人流动 41 .开放贸易给进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 A .大于该种商品的国生产者的损失。 B. 小于该种商品的国生产者的损失。 C .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生产者的损失。 D .不可度量。 42 .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A .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 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 .国家间存在木材供应的差异。 D .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异。 43 .在进展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受到进品竞争压力的国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 .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 .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44 .如果出供应比进需求的价格弹性小,则: A. 进国将不愿进展贸易。 B. 出国将不愿进展贸易。 C. 出国将得到大局部的贸易收益。 D .进国将得到大局部的贸易收益 45 .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拟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A. Bertil Ohlin. B. Eli Heckscher. C. John Maynard Keynes.D . David Ricardo. 46 . H -O理论说明: A. 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拟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拟优势。 B. 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 C. 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D. 国际市场的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大量使用其相对丰富要素的商品。 47 .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单位的*产品或3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单位的*产品或1单位的Y产品,假定劳动是唯一的投入,则: A.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B.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 C.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拟优势。 D.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拟优势。 48 .对于H-O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要素禀赋。 B. 国民收入。C.技术。D.消费偏好。 49. “在一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 A. Heckscher —Ohlin theorem. B . 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C. Rybczynski theorem. D. 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50. H——O理论成功的解释了: A. 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开展。 B. 出和进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 C. 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 D .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开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 51. 以下产品中,哪一种产品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 A.大米。 B .电视机。 C .原油。 D .矿物。 52 .产业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A. 富国与穷国之间。 B. 类似的高收入国家之间。 C .开展中国家之间。 D. 兴旺国家与开展中国家之间。 53.在H—O模型中,国际贸易主要基于各国在以下方面的差异: A .技术。 B .要素禀赋。 C. 规模经济。 D. 产品差异化。 54 .对于一个小国〔价格承受国〕来说,最优关税为: A. 零。 B. 制止性关税。 C. 毫无疑问的是正值。 D. 随着国家需求弹性的增加而增加。 55 .关税的设置: A.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 B .总会提高出国的国价格水平。 。.与自由贸易相比,会减少"小型 进国家的福利。 D. 总会增加福利。 56. 一个产业的有效保护率: A.总是高于最优关税率。 B .是对设置关税的国家增加就业时机的度量。 C •取决于相关产品国产出占 GDP的份额,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D •取决于对投入品的关税率,将大于或小于名义关税率。 57 .大国设置的进关税: A. 会增加国家的福利。 B. 会减少国家的福利。 C. 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 D. 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 58.以下哪一项为哪一项最为正确的. A. 进配额往往产生垄断租金。 B. 配额制比关税制更有效率。 C. 与关税制相比,进配额更适合于在经济情况中使用。 D. 在竞争条件下,与关税制相比,进配额可以使与进品相竞争的生产者获取更大的利润。 59 .以下哪项是分配进许可证的有效方法. A. 竞争性拍卖。 B. 对国进者的固定分配。 C. 资源使用申请程序。 D. 对外国出者的固定分配。 60. 以下论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对任何公司来说,倾销都是一种赔本的冒险活动。因此它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现象。 B. 公司进展倾销的唯一目的就是将竞争者逐出市场,之后再抬高价格。 C. 只有当公司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之间实行价格歧视时,才能进展倾销。否则的话,被倾销者可以将被倾销的商品转销他国以获取利润。 D. 倾销永远是赢利的买卖。否则没有人会进展倾销。 61. 1970年,发生了一起针对日本索尼公司的重大倾销诉讼案件。索尼公司以180美元的价格向美国消费者出售日本电视机,同时却以333美元的价格向日本消费者销售同样的电视机。在美国政府的威胁下,索尼公司把为美国进展的生产转移到加利福尼亚进展,但并没有改变在两国的销售价格。本例最好被描述为: A. 美国政府对日本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保护。 B. 持续性倾销。 C. 掠夺性倾销。 D. 零星倾销。 62. 如果外国政府正在对向贵国市场的出提供补贴,贵国应如何做,以便使本国净福利收益最大化〔假设贵国没有买方垄断力量〕. A. 享受廉价进品。 B. 通过征收抵消关税进展保护,以便保护本国产业。 C. 对本国向外国市场的出提供补贴。 D .通过实施进配额而进展保护。 63、真正的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产生于〔〕。 A、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 C、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64、一般组织或国家所公布的国际贸易额是指〔〕而言。 A、世界出额 B、世界进额C、世界进出总额D、世界进出总量 65、提供曲线的形状受〔〕规律作用。 A、边际本钱递增B、边际本钱递减C、边际收益不变 D、边际效用递减 66、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方面阐述产业贸易开展的原因,产业贸易说是从〔〕的角度分析阐述产业贸易问题。 A、需求;供应 B、需求;需求C、供应;需求 D、供应;供应 67、 以下哪个条约是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一系列贸易条约的第一个.〔〕 A、科伯登条约B、马斯赫里克特条约C、马关条约D、洛美协定 68、名义保护系数〔NPC〕: A. 等于有效保护率。 B. 等于名义保护率。 C .是指作为整体的经济所受保护的程度。 D .所度量的是*产业所受到的所有贸易壁垒的的总保护程度,以及对与进商品相竞争的国生产者的所有补贴。 二、多项选择题。 1. 反映国际贸易地理方向的指标有() A. 各国的出额占世界出总额的比重 B. 各国的进额占世界进总额的比重 C. 各国的制成品出额占世界出总额的比重 D. 各国的制成品进额占世界进总额的比重 E. 各国的进出总量占世界进出总量的比重 2. 关税同盟比自由贸易区一体化程度更高,表达为() A.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非关税政策 B. 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政策 C. 消除了成员国经济贸易政策方面的差异 D. 消除了贸易偏转效应 E. 实现了区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3. 当进总额超过出总额时,可称之为()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 C. 贸易赤字 D.出超 E. 入超 4. 外汇管制的方式一般可分为() A.数量性外汇管制B.政策性外汇管制 C. 本钱性外汇管制D.混合性外汇管制 E. 选择性外汇管制 5. 技术贸易的主要标的物有() A. 土地使用权 B.专利 C.知识D.商标 E. 专有技术 6. 进附加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有() A.应付国际收支危机B.维持进出平衡 C.防止外国商品低价倾销D.对他国实行歧视或报复 E. 增加财政收入 7. 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影响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 A.部化优势B.所有权优势 C.资源优势 D.区位优势 E. 政策优势 8. 按照乌拉圭回合修订的"海关估价协议"所规定的新估价法,海关估价可以采用() A. 进商品在出国国的零售价格 B. 进商品在进国国的零售价格 C. 进商品的成交价格 D. 一样商品的成交价格 E. 类似商品的成交价格 9. 福弗廷是一种鼓励大型生产设备出的资金融通方式,其特点为() A. 对出商无追索权 B. 固定利率融资 C. 由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担保 D. 对汇票或期票进展贴现 E. 没有私人保险公司的保险 10. 关于开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B. 贸易开展严重不平衡 C. 进出商品构造恶化 D. 贸易条件持续改善 E. 出市场和进来源主要是兴旺国家 2、以下税种中,属于进附加税的是〔〕和〔〕。 A、反倾销税 B、滑准税C、反补贴税D、差价税 7、 以下商品倾销形式中,属于"反倾销协议"规定允许采用反倾销手段进展规制的是〔〕和〔〕 A、临时倾销B、间歇倾销C、协议倾销D、长期倾销 8、 外汇倾销在满足〔〕和〔〕两个条件时才能起到扩大出的作用。 A、该国外贸依存度比拟低B、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物价上涨的程度 C、其它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采取其他报复措施D、该国货币属于国际货币 10、假设英国生产一单位酒和毛呢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分别为110和80 〔人/年〕,葡萄牙生产一单位酒和毛呢所需要的劳动投入量分别为70和120 〔人/年〕。按照比拟优势理论,两国进展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并且相互进展贸易。则两国贸易时两种产品〔酒:毛呢〕可能的交换比价为〔〕〔假设不考虑运输本钱〕 A、0.5 B、0.8 C、1.2 D、1.5 2、以下贸易政策中,源于重商主义的政策主的有:() A.出退税B.出补贴C.减免出税D.保护农业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开展表现在:() A.生产要素密集性质的动态变化B.贸易国比拟利益的动态转移C.进需求的动态变化D.贸易壁垒的存在改变贸易流向 4、外围国家要改善其贸易条件,可采取的开展战略有() A.进替代战略B.出导向战略C.出退税D.补贴 5、保护贸易理论包括() A.中心-外围论B.战略性贸易政策论C.幼稚工业论保护D.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6、关税同盟形成后带来的静态效果有() A.贸易创造效果B.贸易转移效果C.可以减少行政支出D.可以加强集体谈判力量E.使成员国获取专业与规模经济利益 7、在关税同盟成员国() A.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B.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C.生产要素可以自由移动D.执行*些共同的经济政策E.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化 8、进附加税是限制商品进的重要手段,它主要包括() A.过境税B.差价税C.反补贴税D.特惠税E.反倾销税 9、兴旺国家限制进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主要包括() A.技术标准B.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C.支付协定D.卫生检疫规定E.海关估价 10、美国20年2月对加拿大及墨西哥以外国家进的钢铁线材实施为期三年的限制措施,第一年进的总数量限为143万公吨,超出局部增课征10%关税。其中采用的非关税措施有() A.进配额B."自动 出限额C.全球配额D.关税配额E.国别关税配额 三、判断题 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生之前,如果各国的*种商品价格一样,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3、如果一国中*生产者通过贸易能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则,该国中所有的生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自己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一国对*种商品的过度供应必然与另一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 但却存在free trade 6、一国即便在*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 —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 的国家。 8、在本钱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一定要完全专业化于一种商品的生产。 9、H —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一样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而解决Leontief Parado*。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入,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 12、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一样,贸易便不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一国的非技术性工人会比技术性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19、产业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 20、根据H —0理论,各国应进展大量的产业贸易。 24、自由贸易总是一种比征收关税更好的政策。 25、从量关税的优越性之一是其保护价值量与进商品的价格上涨保持同步。 26、关税对一个国家来说可能是最优的,但对全球来说不会是最优的。 28、与关税相比,配额给政府官员以更大的管理灵活性。 29、只要进许可证是被拍卖的,配额的福利效应就与关税一样。 30、如果一国政府的税收收入很少,它就会倾向于采用关税而不是配额。 31、对于进国来说,自愿出限制比进配额效果更差。 32、自愿出限制实际上很少是自愿的。 35、如果"learning by doing意味者今天更多的生产会使未来的本钱降低,则最好的政策就是实行保护性关税。 36、一些"幼稚产业永远也不会成熟。 37、出补贴比出关税更为常见。 38、尽管WTO反对绝大多数的关税,但它仍旧允许进国征收反倾销税。 39、战略性贸易政策和掠夺性倾销是经济战的武器。 40、如果一国针对享受补贴的外国出者征收抵消关税,贸易量及价格将与没有补贴和关税时大致一样。 41、贸易歧视是不好的,因为对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会损失掉很大的全球市场利益。 42、关税同盟的建立肯定会增加福利。 43、进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小,关税同盟的收益就越大。 44、关税同盟在兴旺国家比在欠兴旺国家更容易取得成功。 2、总贸易体系是以货物经过海关作为统计进出的标准。〔〕 3、提供曲线认为,贸易条件越接近于本国国交换比价,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 1、根据H—O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富 的国家。() 2、斯特认为贸易保护政策的保护应有期限。() 3、实行从量征收关税,当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时,其保护程度降低。() 4、按照要素禀赋论的观点,原先较为稀缺的要素在分工后变得更为稀缺,导致要素相对价格上升。() 5、超贸易保护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论一样保护的都是幼稚工业。() 6、经济同盟是经济一体化中最高级的一种形式。() 7、1947年11月15日,美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议定书",这23个国家就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缔约方。() 8、特惠税都是互惠的。() 9、绝对配额是指出国规定一定时期的进数量或金额,在规定限额可以进,超过限额即制止进。() 10、海关估价是一种关税措施。() 四、计算论述题 1. 假定本国与外国均生产和消费以下4种产品,每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时间如下: 产品 本国的单位劳动时间 外国的单位劳动时间 A 1 12 B 2 18 C 4 24 D 15 30 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的比拟优势.在哪种产品上生产优势最低. 假设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8倍,本国将生产哪些产品.外国又怎样. 说明专业化生产及由此产生的贸易是怎样使两国获益的. 假设本国工资变成外国工资的6倍,专业化模式与贸易模式是否会改变.新的模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在实际生活中,专业化分工并不完全像题〔2〕那样进展. 2. 假定一国*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应曲线为S=10+3P ,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量是多少" 3. 两国贸易模型 中国: 美国: 需求曲线 Dc=20 —0.02P供应曲线 Sc=12+0.03P问题: 需求曲线 Duc=18 —0.02P供应曲线 Suc =14+0.03P 〔1〕贸易前双方的均衡价格和产量。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的价格, 各国产量及贸易量,自由贸易对两国福利影响。 〔3〕中国对汽车进征收30美元的单位税,各国的价格、产量、贸易量。 4、假设有甲、乙两国生产大米和葡萄酒,在国际分工前各国的投入产出如下: 大米 葡萄酒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劳动投入量 产出量 甲 30 3 10 240 乙 20 220 20 2 问:甲、乙两国分别在哪种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两国进展完全专业化分工后,彼此之间进展贸易的两种产品的交换比价位于什么区间.〔以1单位大米换回的葡萄酒的数量为标准。结果保存两位小数〕 5、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大米 小麦 国家投入产出 劳动投入 总产量 劳动投入 总产量 美国 10 120 1 n 10 5 中国 40 2 4 1 日本 10 50 1 n 20 泰国 10 1 10 10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拟优势. 如果日本和美国进展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什么.进什么〔用图说明〕 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 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 4. 设我国进棉纱在国加工成布,面纱的名义关税率为10%,棉布的名义关税率为20%,且棉纱的价格在棉布价格中占80%,计算面部的有效关税率。 6、许多兴旺国家对我国纺织品进都设置了很高的贸易壁垒,试用要素禀赋理论分析其原因,并对这一做法作出你的评价。 纺织品属劳动密集型商品,中国相对美国和欧盟为首的西方诸国劳动力丰裕,故中国应该生产并出纺织品到美欧等兴旺各国,这既是资源和要素得到有效配置的要求,也可以缓解美、欧劳动力缺乏的困境。否则,如果由美欧这些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来生产纺织品这种劳动密集型产品,则纺织品的价格将会非常高,不仅当地消费者难以承当,而且会浪费资源。 但美欧国确实存在小局部纺织品的生产厂商,这局部生产对于国际市场上纺织品的价格没有大的影响,但是这局部纺织品工业可以解决美欧等国国的劳动力就业,适当增加一些税收。 在按照要素禀赋理论决定的分工模式下,美欧等国生产的纺织品价格必然高于中国出的纺织品,因此他们的纺织品受到中国出的纺织品强有力的竞争而处于不利境地,有些甚至濒临破产或倒闭,而这些纺织品从业工人也会因此而失业。美欧为了保护这局部本应相对落后的产业,因而对中国出的纺织品进展严格限制。这是不符合自由竞争原则和要素禀赋理论的。 7、简述并评价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企业必须同时兼备所有权优势、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才能从事有利的对外国的直接投资活动。 8、试述有效保护率和名义保护率的关系 9、非关税壁垒有哪些.为什么在二战后有很大开展10、试论战后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强的主要原因。 四、填空题 1. 一定时期,当一国出总额大于进总额时,该国应为 2. 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又叫 3. 国际资本移动按照投资时间长短可以划分为和中长期投资,按照投资的方式可以划分为 和 4. 国际贸易产生和开展,有两种根本的国际贸易政策,即和 5. 出退税是由行政机构将商品中所含的退还给出商,以增强竞争力的做法。 6. 关税主要的收税方法有混和税、选择税。 7. 各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经济集团是 亚太经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