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为强化本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贯彻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十六号令)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1、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主体责任。
2、本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由本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
3、设备安全部具体负责事故隐患排查的组织协调、督查督办、整改验收、资料汇总和报表填报工作,由安全员具体组织实施。
4、明确各部门及各岗位从业人员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职责,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落实相关责任人,限期进行整改。
5、各车间自觉接受、积极配合设备安全部对各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督查和检查。
二、排查主要内容及措施
依据本企业存在的危险隐患及重点部位分析,排查主要内容如下:
1、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落实情况。
2、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3、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建档及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情况。
4、其他情况:企业生产现场实行劳动定员,设立安全标志,配备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能力和劳动强度要满足机器和人的要求,实行领导带班;加强要害部位
的区域重点管理,对要害岗位以及危险区域要有专人管理,采取防范措施,并设有明显标志和警示牌。
5、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投入情况,如消防器材的投入等。
6、各岗位工种严格按各自的操作规程操作情况。
7、生产车间及厂区环境卫生情况。
8、安全生产其它方面的有关要求。
三、事故隐患定期排查分析制度
1、实施事故隐患排查与安全生产检查相结合,定期排查与经常性排查相结合的原则。
2、每月组织一次定期排查,排查工作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带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
3、每月召开一次事故隐患排查分析会议,会议由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召集,各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员参加。会议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并做好会议记录。
4、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的,及时与承包、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本单位对承包、承租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四、事故隐患治理和监控制度
1、对排查出的各类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等级,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2、对一般事故隐患,由隐患部门负责人组织立即整改。整改难度较大或需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由隐患所在部门提出隐患整改方案,经设备安全部和人事行
政部审核,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组织实施,并由设备安全部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验收。
3、在事故隐患整改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1、对排查出的重大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本单位部门技术人员和专家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估,确定事故隐患的类别和具体等级(一级重大、二级重大、三级重大),并提出整改措施建议。
2、对评估确定为重大的事故隐患,及时填写《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报告表》,经主要负责人签字并单位盖章后,报主管部门(市、县(市、区)直属企业)或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3、及时组织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 隐患概况;(现状和发生原因、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2)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3)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4)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5) 负责治理的部门和人员;
(6)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7)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二)
为 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来加强我公司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现场实施有效的控制,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现场管理要求
1、整理要求:
a)不用的东西及废品必须从现场清除,防止混杂不清;
b)对不常用的工模夹具及其它工位器具,要分类存放;
c)偶尔使用的东西,集中存放;
d)经常使用的,要存放有序,放置在作业区内。
2、整顿的要求:
a)需要的东西,定置摆放,做到物各有位,物在其位;
b)对现场实行挂牌和目视管理,做到心中有数,物品随用随还、取用方便;
c)各类工模夹具,分型号规格、统一存放,一目了然。
3、清扫的要求:
a)工作场地经常清扫,滴油、滴水随时擦洗;有油污的车间每周洗刷一次,时刻保持现场清洁;
b)在对设备清扫时,要同时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现象,时刻保持设备的润
滑;
4、清洁的要求:
a)操作者要保持工作环境每时每刻都清洁、美化;
b)要对现场进行随时清扫,要做到无铁屑、无滴漏、无积灰、无油污。
5、素养要求:
培养操作者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提高员工自我管理水平的意识。
二、工艺要求
1、要求生产车间必须现场挂工艺卡片和作业指导书。
2、工艺的制定必须满足生产的需要和产品检验要求。如特殊原因不能满足产品和检验要求,一定要通过评审后,签字才能生效。
3、操作者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操作规程。
4、发现不合理的工艺要求要及时反馈,以便及时更改或更换,使之达到合理的工艺。
共2页第1页
5、加工零件不落地,工件转序用工位器具,确保工件无磕碰划伤。
三、现场检验要求
1、以车间主任为第一责任人,对工序工件实行三检。即操作者自检、操作者同专职检验人员检查、操作者之间互检。
2、检查过程中,要自检、自分、自打标记,不让废品转入下工序。
四、建立三板制
1、建立现场定置管理图板。车间需要的设备及工位器具均应反映在定置图上。凡定置图没有的,应视为车间不用的,应清除出车间。
2、建立生产计划进度展示板,板中应反映出当月计划,计划完成情况等。
3、建立综合管理板,板中应反映出技术质量、设备情况。
五、检查考核标准
1、加工件不落地,配件、半成品、产成品整齐摆放在指定位置。
2、不合格品与合格品严格区分,标志明显。
3、不野蛮移动工件,工件无磕碰划伤。
4、边角余料不乱堆、乱放,必须放在工位器具架上或铁箱内。一个批次生产任务完工后必须立即清理出现场。
5、工具、量具必须按定置管理要求摆放,不得乱放。
6、工位器具架、车,按定置管理要求摆放,不得乱停、乱放。
7、工作完后必须清擦设备,保证设备干净无积灰、黄袍。
8、不许在通道上作业,通道上无工件、车辆、杂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