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校2022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部门会议精神,为切实抓好学校开学防疫工作,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确保师生平安返校,现制定学校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工作总要求
始终坚持把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措施,有序推进秋季学期开学,统筹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各环节疫情防控。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
二、成立开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
成员:XXX、XXX、XXX
三、具体工作措施
(一)做好开学前疫情监控,各班建立疫情防控台账,确保师生健康平安返校。
1. 市内师生员工返校要求
⑴市内低风险地区师生开学时持“健康码”绿码入校,
入校前由学校组织所有师生进行核酸检测。
(2)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健康码”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黄码、红码转为绿码后,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入校。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2. 市外师生员工返市返校及新生报到要求
在外低风险地区的师生员工应至少提前14天返回省内居家观察,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返市入校。
3. 近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健康码”黄码、红码的师生员工暂不返市返校。所在地风险解除后,须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返校,到校后第一时间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学校应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4. 近14天内有本土确诊病例报告但暂未划定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未返校的暂缓返校;已返校的应立即再次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的纳入社区管理至离开疫情发生地14天为止。学校按相关规定做好师生健康管理。
5. 境外师生返校严格遵守相关部门有关规定,经批准入境后方可返校,入境后按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落实“14+7”隔离管控及各项防控措施。
6. 返校前一周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
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及时向学校报告,治愈后返校。
(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1. 建立家庭、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多级防控机制,及时沟通信息。
2. 做好市外返回学生信息登记。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班要精准撑握学生情况,做好登记台账。
3. 对学校现有防疫物资进行一次彻底清理盘点,按照学校规模、师生数量、应急要求等及时补充足够数量、符合要求的防疫物资。规范设立医务(卫生室)、临时隔离观察区。大力开展校园爱国卫生运动,彻底消除卫生死角,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三)开展应急演练,应对突发事件。
1. 开展开学前核酸检测、新生报名入学演练工作,避免人群拥堵。
2. 明确防控链条各环节责任人和联系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疫情防控政策、指南、方案及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培训。科学制定发热病人处置、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等场景应急演练脚本,开展桌面推演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实境演练。
3. 根据应急演练情况进一步优化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后勤保障、信息发布等环节应急处置流程,确保人员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演练掌握到位。
(四)优化校园管理模式。
1. 校园管理要严而有度,既保证师生正常学习生活,又严控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因疫情暂缓返校师生的关心关爱与服务保障工作,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抚慰和心理疏导,在生活、工作、科研、学习等方面进行细致安排。做好校内后勤服务、食堂卫生等保障工作。
2. 动态掌握返市、返校师生中“黄码” “红码”人员,并加以分类指导,妥善安置。优化报到流程,合理布分区,不提倡学生家长陪同学生返校,家长或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内。
3. 查看师生新冠疫苗接种记录,建立健全应接未接人员台账。
(五)开学后防控工作。
按照上级部门最新版防控技术方案要求,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分阶段、安全有序加快推进12岁以上无禁忌师生XX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确保应接尽接。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强化法律意识,履行疫情防控法定义务;向师生宣讲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和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遵守疫情防控规定,服从学校安排;教育引导师生和家长关注疫情形势,防止负面舆情炒作;引导家长加强对自身和子女的健康监测,强化家校协同防控。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要坚决克服思想上行动上的麻痹松懈,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守住校园疫情输入关、扩散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织密筑牢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网,严防疫情输入校园。
(二)压实防控责任
校长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分管行政为具体责任人,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以及疫情防控小组为具体疫情防控工作负责。
(三)加强督导检查
学校在开学前和开学初期,就疫情防控、开学准备、校园安全、教学安排等工作对各部门逐项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到位。各班要及时查漏补缺,确保防控措施落地落细落实到位。
2022秋季学期开学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我校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确保秋季学期开学有序进行,确保全校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上级部门部署做好2022年暑假期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一、各年级返校、上课时间
非毕业班返校安排(X月X日上课)
毕业班返校安排(X月X日上课)
二、报到前准备
师生员工返校提前准备下列材料,并至少提前2天提交
1. 本人居住地健康码截图。
2. 本人居住地风险等级截图。
3. 返校前7天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4. 本人及家庭成员近14天健康情况申报。
注:以上4样截图需建一个文件夹备注姓名,返校前2天发给负责人。
三、返校报到条件
低风险地区(包含本人或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曾为确诊病例、核酸检测呈阳者、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
1. 持健康通行码“绿码”
2.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中风险地区(包括近期从境外返回)
1. 师生员工需集中或居家医学观察14天后
2. 持健康通行码“绿码”
3.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中风险地区师生返校第二天算起,健康观察14天,第16天早上结束观察)
四、报到指引
1. 返校师生员工持学生证或一卡通、身份证原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本人手机返校。
2. 进校门时,核验身份、扫描“健康码”显示绿码后、
检测体温,合格后进校。
五、返校后纪律
1. 学生返校后须遵守校纪校规,未经审批不得返校,返校后非必须不得离开学校。
2. 学生需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要勤洗手、勤消毒、勤通风、不串寝、不扎堆;按时就寝不熬夜。
3. 返校师生员工在校内未经审批,不得组织各类聚集活动。
4. 教职员工离市须履行审批报备手续,坚持非必须不离市,因私确需离市的,须经本单位审批,报疫防办备案;教职工返校正式开学后,学校开通每日班车,取消点对点接送;教职工要坚持“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减少外出。
4. 师生在校期间如遇身体不适,须立即报告门诊部、宿管老师、班主任,主动配合筛查和送医诊断,由各单位考勤负责人和辅导员协助完成因病请假手续。
六、餐饮生活
1・1家超市营业,满足校内人员的日用品需求
2. 食堂供餐方案:
供餐方式:堂食
供餐时间:早餐7:-9:
中餐 11:-13:30
晚餐 17:-20:
七、校门管理
1. A门:A门仅供经审批许可的教学办公区和施工区人员凭学校核发的出入证通行。
2. B门:B门继续关闭,禁止通行。
3. C门:供家属区内教职工和家属凭学校核发的出入证通行。
4. 经审批许可进入学校的人员,需接受保护部及门卫核验身份、查验健康码、监测体温,配合做好登记手续;校内人员出校时出示校园出入证,经核查登记后方可出校。
5. 校外人员原则上不许进校。因公或私确须进校的人员,提前预约审批,并经保护部核验身份、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合格可入校,凭临时会客单出校。
6. 校内无出入证人员禁止出校;校外无出入证人员禁止入校;外卖人员禁止进校。
7. 家属区内设置临时快递点,每日限时开放,以方便师生员工取寄快递。
8. 严禁翻越围墙、栅栏进出校园。
八、教学运营与安排
1. “两压缩、两不压缩”,即整体压缩行课教学周、压缩休息休假时间。
2. 但不压缩课时学时、不压缩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