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于扶梯机房转向站空间不够的风险控制探讨
随着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出超市、广场、天桥、地下通道及地铁等室内外公共设施,自动扶梯成为了上述场所中疏导人群不可或缺的运输工具。由于不同场所的土建结构不尽相同,而扶梯通常为整体框架进场安装。因此安装完毕后会出现不同的提升高度、倾斜角度、机房转向站位置及空间等。为了保证扶梯保养修理人员作业时的人身安全,GB16899-2021的要求:自动扶梯桁架内部的转向站内应具有一个没有任何固定设备的、站立面积足够大的空间,站立面积不应小于0.30 m2,其较小一边的长度不应小于0.50m。
实际检验中碰到的案例
在一起杭州市某项目扶梯监督检验案例中,有2台安装在下沉式广场中的自动扶梯。该扶梯为2021年出厂,其产品型号为1200HX-N、额定速度为0.5m/s、倾斜角度为35°、梯级名义宽度为1000mm,提升高度为4.8m。
经笔者实际测量后发现,其转向站内最小一边的长度仅为0.3m小于0.50m,站立面积也不够0.3m2,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检验判断其转向空间不够,将对在转向站内作业的人员造成安全风险,需要整改。可据观察,两台扶梯下转向站位置四周均为结构承重大梁,且底部悬空,下面为人行道,导致转向站结构不可更改。所以只能合计通过技术保护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来尽可能降低作业人员保养、修理、改造时存在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分析及评定
针对上述由于转向站作业空间不符合国家标准GB16899-2021的要求且无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空间大小的现象,笔者近一步剖析了其中的风险情节。
风险评估-DB33/T 869-2021中对风险要素(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的评估对照表:
表1 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说 明1—高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2一中严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3—低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4—可忽略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
表2 概率等级
概率等级说 明A-频繁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常常发生B-很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发生C-有时概率几乎为零D-极少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E-不大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F-几乎不可能概率几乎为零
将扶梯断电,拆下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的防护装置,由一名作业人员进入转向站中模拟对扶梯梯级踏板、驱动链条、安全开关等各部件进行修理保养,过程包含了伸手、转身、起立、下蹲、挪动等必要的肢体动作,发现其四肢及头部接触梯级和链条的频率较大。分析当扶梯正常运行或检修运行时,作业人员接触运动部件的概率将大于扶梯静止时,因此,判断作业人员被梯级刮擦、剪切及挤压的概率相当大。依据表格,得出此风险严重程度为2-中,概率等级为B-很可能。
风险评定- DB33/T 869-2021对安全风险的评估和评定参照表:
表3 安全风险评估和评定
概率等级严重程度1-高2-中3-低4-可忽略A-频繁1A2A3A4AB-很可能1B2B3B4BC-有时1C2C3C4CD-极少1D2D3D4DE-不大可能1E2E3E4EF-几乎不可能1F2F3F4F
依据对评估过程的反复试验,记录下发生的现象,结合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确定此风险等级为2B。
表4 风险评定
风险类别风险等级采用的措施Ⅰ1A、1B、1C、1D,2A、2B、2C,3A、3B需要采用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Ⅱ1E,2D、2E,3C、3D,4A、4B在合计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有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用保护措施是否适当Ⅲ1F,2F,3E、3F,4C、4D、4E、4F不需要任何行动a.社会可能不同意残留某些特定的风险。然而,进一步的措施可能使电梯的使用、维护等等成为不切实际的或不可能的。
由于风险等级为2B,从上表可知风险类别为I类,则需要采用保护措施以降低风险。
风险控制的措施
标准EN115-1:2008+A1提出降低此类风险可采用的保护措施为:机房、驱动站和转向站,如果作业空间的最小尺寸不能满足,则应在机房内设置一个探测人体的装置〔如利用光束〕来减少风险。如果发现有人进入机房,则设备的正常和检修运行模式都被锁定。在楼层盖板打开的状况下,如果没有监测有人进入机房,则设备只同意在检修模式下进行操作。
结合上述风险分析评定过程并引用标准EN115-1,笔者总结以下两项降低风险的技术保护措施:
3.1.在转向站内两侧分别增加一红外线发收装置和一镜面反射装置,并安装在一水平线。光束由发收装置发出至反射装置后反射回发收装置,系统默认为正常状况;当有作业人员进入转向站时,便阻隔在了红外线发收装置和镜面发射装置之间。此时光束发射至人体并中断,系统判断为非正常状况,此时扶梯的正常和检修运行模式都被锁定。
3.2.在转向站内梯级和踏板转向部分的防护装置增加一个类似于盖板开关的监测开关,不同的是此安全开关要串入安全回路,如果防护装置被拆掉,则扶梯的正常和检修运行模式都被锁定。同时采用三项管理措施:
3.2.1.依据具体状况,电梯单位应对该4台扶梯制定专门的维护保养程序并记入安全技术档案。
3.2.2.电梯单位应对保养修理作业人员进行专门的操作安全培训并进行现场考核。
3.2.3.应在转向站设置警告标志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
通过以上的试验与分析,笔者认为,在电梯监督检验碰到扶梯转向站空间不够时,引用相应标准和加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其进行作业人员风险分析并采纳技术管理措施进行风险控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整改方法。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构建成熟的电扶梯风险控制体系,从而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