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成功》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99242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功》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功》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功 教学目标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观点。 2、能运用文中的观点对具体现象进行探究。 3、能联系生活,对文章的基本观点进行拓展。 核心知识 课文学习   1、作者如何对“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中的“预期”进行说明?作者提出的成功的公式是什么?   明确:作者借助词典,诠释“成功”,就成功定义中的“预期”作了说明。人的预期不同,结果自然不同,因而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所以作者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去谈。“预期”不能不说,但是也无法多说,因为“无法界定”,所以有理由不去谈它。但是从作者从下文对“天赋”的分析来看,文章还是谈了“预期”的。作者声明是“大题小做”,既然是“小做”,就可以择其要点而不及其他。然后以自己的治学经验,就这一个论题,用一个公式提出自己的见解:   天资+勤奋+机遇=成功。   2、作者如何看待“天资”的?   明确:作者的态度是承认天资,不惟天资。特别提到“文革”中的“天才”闹剧,对自我标榜唯物主义却大行封建迷信之实的丑陋行为深恶痛绝。对当今一些“自我感觉过分良好”的人,说“我除了羡慕”“不敢赞同一词”,顺带讽刺。作者主张每个人都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这也就照应了“成功”内涵中“预期”的含义。   3、作者认为“勤奋”在成功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指出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也赞同。作者在分析勤奋的作用时,已经顺便提到天资与勤奋的关系,认为即使天资高,不勤奋也无用,说“事理至明,无须饶舌”,意思是,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公理,无须证明了。   4、作者如何看待“机遇”在成功中的作用?   明确:作者针对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指出要正视它的存在,而且指出其重要性,并以实例为证,“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现在这个样子”。作者在说“成功”,但不以成功者自居,这样来阐述一个公式,更能显示出是一种基本规律。   5、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明确: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定“天资”,而机遇也没有办法预期,人在这两个方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勤奋。这是作者最想告诉读者的内容。文章在前面对“成功之道”作了许多分析,都是为铺垫出这条“成功之路”。然后引用韩愈的“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说明这是公认的真理。   6、作者引用王维的经典比喻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引用并分析王国维的经典比喻,来说明勤奋是成功之道。王国维是治学的成功者,他的三种“境界说”在学界已经成为一种经典比喻,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考虑到角度不同,不再展开论述,而是抓住王国维“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再次强化了中心论点。 典型例题 一个人在事业上要想取得伟大的成就,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精神。①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②赫胥黎说得好:“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24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24小时。”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0多岁后仍然每天挥笔作画,一天至少五幅。③他说:“不叫一日闲过。”有一天过生日,客人多,没有作画,他第二天又追画几张,以补“昨日的闲过”。科学家阿基米德一次正在研究数学,敌人冲进了城,他的研究工作还没有做完。他没有逃走,而是坐在那里专心致志地画圆圈,计算着深奥的数学题。当一个罗马士兵持刀向他奔来时,④他向士兵说:“我的朋友,在你杀死我以前,让我先画完这个圆圈吧!”   1.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句子的确切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共引用了四个人的话作论据,其中①②属________,③④属________。   4.本文的论点和论据是否统一?请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阅读议论文的综合能力   【分析】:   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文段论点的能力。本段的内容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阐述的,因此第一句话是论点。   2.本题考查的是对特殊含义的句子的理解能力。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利用时间的人,时间给他的就多;不能利用时间的人,时间给他的就少。   3.本题考查的是辨别什么是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第①②句完全引用名人的话来阐述一个道理,因此是道理论据。③④句主要叙述一个故事,在故事中引用的人物对话,因此是事实论据。   4.不统一。论点着眼于“持之以恒”,论据着眼于“珍惜时间”。文中的论据本来可以证明论点的,只是需将“珍惜时间”与“持之以恒”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   5.讲道理 摆事实 思考练习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1、给红色的字注音。(3分)     浩劫(  )  日晷(  )  言简意赅(  )      兀兀(  )  饶舌(  )  阑珊(  )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4分)   A、话不多,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   B、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    )   C、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   D、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3分)   A、囊萤、映雪、悬梁、剌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   B、小朋友矫揉造作的表演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C、晚上,我辗转反侧,高兴得睡不着觉。   D、湖水平静,宽阔无垠,令人心旷神怡。   4、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B、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   C、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派的老巢——南京城冲去。   5、下面句子含有讽刺意味的一项是(  )(3分)   A、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   B、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同一词。   C、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   D、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   6、在“秋风一阵阵地吹来”的后面,接下去最顺当的一组句子是(  )(3分)   A、树枝摇曳着,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响声。   B、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月光和树影也一齐晃动起来。   C、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 ,发出沙沙的响声,树枝摇曳着。   D、月光和树影一齐晃动起来,树枝摇曳着,发出沙沙的响声。   7、请写出三句有关勤奋的名言,并写明作者。(3分)   二、阅读理解(18分)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此第二境也。‘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的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和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8、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宋词原句。(3分)   9、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这是他的体会,你能对这两句话作一些说明吗?(3分)   10、“业精于勤,荒天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什么意思?引用韩愈的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3分)   11、作者为什么说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3分)   12、王静安是谁?作者引用他的话的目的是什么?(3分)   13、请概括以上文字的中心。(3分)   参考答案   1、jié  guǐ  gāi  wùwù  ráo  lán    2、言简意赅  错综复杂  家喻户晓  实事求是   3、B  4、D  5、B    6、题目要求中的“顺当”就是连贯。因此,B项正确。   7、例: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8、望尽天涯路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9、作者说“无能为力”是说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人也不可能随意创造机遇。但是人不甘于落后,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一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而机遇虽然说“不期而来”,但是机遇不可能垂青不努力的人,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一样要靠主观努力。   10、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为了说明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   11、在成功的三个条件中,作者认为人无力决定“天资”,而机遇也没有办法预期,人在这两个方面无能为力。既然如此,就只剩下一条路——勤奋。   12、王国维  作者基本赞成“预期——勤奋——成功”的“成功之道”,但是对此也有保留,认为自己公式中的“天资”与“机遇”也是重要的,抓住王国维“三种境界”中最重要的一条“衣带渐宽终不悔”,提醒人们,必须以勤奋精神去做学问或干事业。   13、勤奋是成功的根本条件,希望人们能以勤奋的精神治学工作,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