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早秃相关知识.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99199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1.84KB 下载积分:5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早秃相关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早秃相关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早秃相关知识 【概述】 早年秃发(alopecia prematura)也称男式脱发(male pattern alopecia)、家族性秃发(familial baldness)、寻常秃发(common baldness)。早年秃发是指在老年之前,于青壮年时期头发过早地逐渐脱落。常从前发缘向后脱落,或头顶部头发稀薄直至除发缘外整个头皮头发全部脱落。脱发常呈进行性,有家族倾向,多见于男性。 【诊断】 根据家族史,秃发部位等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女子弥漫性秃发须排外其他原因,如产后秃发,或伴有其他系统性疾患如伤寒、贫血等。 【治疗措施】 消除思想顾虑,减少精神负担,避免过多洗涤及外用刺激性药物。 一般对不必治疗,若伴有脂溢性皮炎可做相应处理。 【病因学】 过早脱发原因未明了。但病人常有较明确的家族史,遗传因素和血液中有较高水平的雄激素是两个重要因素。血液中有足量的雄激素是常是早秃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下列证据:①男性在青春期前不发生早秃,但用睾丸酮长期治疗者可发生早秃;②早秃随年龄增加而加重;③早秃者的胡须、阴毛和腋毛不脱落;④发现初期受累的毛囊有5-a-二氢睾丸酮积聚,它可能抑制毛囊代谢。但进一步原因尚不清楚。 本病常伴皮脂溢出,但已证实其与早秃无因果关系。另外,局部因素如帽子太紧、夜间戴压发帽、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头等均非主要因素。 【病理改变】 最早可查觉的变化是毛囊结缔组织中毛板鞘的下部出现变性,伴血管周围嗜碱性变化。毛囊逐渐萎缩、变小,终于被毳毛所代替,最后许多毳毛、毛囊消失,毛囊逐渐留下一束硬化的玻璃纤维样结缔组织。最后脱发区的毛囊生长期缩短,休止期毛囊百分比增高,其毛发松动易掉,表皮菲薄。表皮突变平,表皮下毛细血管丛几乎消失。真皮中含硫的粘多糖沉积增多,毳毛毛囊酶的活性一般正常。 【临床表现】 常出现于20〜30岁的成人。男性占80%,称男式脱发(malepattern alopecia);女性占 20%,称女性式脱发(female patternalopecia)。本病在白种人发生率较高,而我国发病率明显较低。据上海1976年调查,早秃的发病率为0.63%。 男式脱发主要发生于顶额部、发前缘尤其额部两侧发际向后退。因而前额变高,尤以两鬓角明显,向上向后延伸。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头顶部一片光秃,仅枕部及两侧颞部仍保留剩余的发缘。脱发处头皮光滑,可见纤细的毳毛,无自觉症状或仅有微痒。 不同病人的脱发形式及脱发速度不同,但大多病程缓慢,可伴有脂溢性皮炎或皮脂溢出。有的较轻病人仅表现为两鬓角处脱发,头顶部毛发稀疏。 女式脱发少见,程度也轻。一般是弥漫性头发脱落,以头顶部位明显。逐渐脱落,但不脱光,两鬓角也很少脱发。头发柔细并失去光泽。患处头皮变薄、可有灼热感,发痒或按痛。以后很难完全再长出新发。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