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落实五项管理一课外读物管理制度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切实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让学生与好书为伴,浸润书香,读书圆梦,我校制定以下课外读物遴选制度。
一、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领导小组,强化课外读物管理
组长:XXXX
副组长XXXXX
成员:XXXXX各学科组长
职责
组长:负责统筹管理方案执行情况,违纪教师的处理。副组长:负责整体调控课外读物情况,组织指导、落实方案,监督执行情况。
成员:
二、指导思想
以一为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养教育理念;以“功课改为契机”,深化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承担,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动素养教育的深化实施。
三、具体要求
(一)规范教材教辅。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材料。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
(二)严格读物管理。学校要将推荐的教辅和读物目录转发至家长,作为家长学生选购依据。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中小学的用书环境。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社会和群众监督渠道。
(三)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校内课外读物认真排查清理,杜绝《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中图书存在。
(四)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人人皆知。
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五)控制教辅种类。坚持一科一辅的原则,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选用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学习之友》,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不征订购买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家委会推荐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
(六)加强监督管理检查。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督查和抽查工作,接受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的监督检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是否有违规进校课外读物,一经发现违规现象,并把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的师德考核。情节特别严重的,交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
(七)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促进书香校园建设,教务处要采取措施,组织各班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各班要把学生读书作为缔造书香教室的主要内容之一,创造条件便利学生阅读;语文学科组要担起学生读书的责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八)严格图书管理。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四、工作目标
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
五、课外读物管理细则
(一)加强排查,剔除不宜读物。
教学中心要带领图书室管理人员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查学校馆藏、班级柜藏,发现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要封存管理,不准借阅。各班要随时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要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家长。各班要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应剔除,禁止学生阅读。
(二)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
各班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
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三)健全机制,提升校外读物进校管理水平
1、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校园课外读物全面排查,全面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课外读物,并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的监管。
2、严格按程序组织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各种刊物进入校园,须报请校长批准,教务处备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后由图书管理员签收,并按要求摆放与发放。
3、对学生读物管理进一步细化,满足不同学生阅读需求。
4、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大力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
(四)推动师生、亲子共读,建设书香校园、书香家庭。
做好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的落实工作,不断丰富校园藏书,制定图书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建设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班级,使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五)建立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
学校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初进行一次。推荐前,须进行审查和备案。具体环节分为初选推荐、分组审读、集体评议、公开公示、上报备案。学校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教育教学干部、各学科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读物进校园推荐阅读目录。学校推荐书目确定后,每年9月要上报区教委基础教育科备案,并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六、课外读物管理监管
(一)根据工作的需要每学年召开家长委员会代表会,对“五项管理”工作开展座谈、调研,针对问题调整工作思路。
(二)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
(三)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五项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