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中学课外读物遴选、审核、推荐制度珍藏版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制定本制度。一、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 3号)文件要求,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制定了本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二、工作目标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三、组织领导组长:X
2、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XXX四、规范要求(一)重视阅读教学。把阅读作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持续推进阅读工程,保障晨诵、午读时间,上好阅读课。(二)加强监督管理检查。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专项督查和抽查工作,接受社会各界和家长朋友的监督检查。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是否有违规进校课外读物,一经发现违规现象,并把检查结果纳入教师的师德考核。情节特别严重的,交有关部门进行严肃处理。(三)为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我校设立读书节、班级图书角、漂
3、流书柜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每年读书节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发挥家长、家委会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四)提高政治站位,压实主体责任课外读物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有利于提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有利于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整体育人合力,有利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各学校需进一步提高政治认识,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充分意识到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把手要亲自抓,以实际行动推动制度完善和工作落实,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生态。(
4、五)学校应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班级图书、漂流图书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读书风气、构建书香校园。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六)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程序为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1)分管学校图书工作的领导、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2)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3)学校图书审核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
5、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五、运行措施(一)学校应向师生和家长主动公开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教师对学校推荐的书目负有导读责任。(二)严格遴选各类捐赠读物。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受捐赠课外读物进校园,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加强审核,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按照“谁受赠谁负责”原则,确保捐赠图书质量,并报区教育局备案。(三)学校成立学校教导处、德育处、学科组长和图书馆等相关负责人等共同组成的课外读物活动工作组,负责制定实施学校学生校课外读物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四)强化管理,严禁非法读物进入学生书包。各班
6、主任及全体教师要深入学习教育部办法,掌握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的具体要求。在符合上级要求的情况下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要严把“十二种情形”关,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推荐学生课外读物要坚持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要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五)各级各类需要在校园内使用课外读物的活动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不得接受请托、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得违规干预课外读物推荐。(六)学校组织
7、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明确采购渠道,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局图工委审核备案。六、加强监管(一)根据工作的需要每学年召开家长委员会代表会,对“五项管理”工作开展座谈、调研,针对问题调整工作思路。(二)每学年开学初召开全校新生家长会,宣传“五项管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三)严格督查制度。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或不定期,通过走访调查或查看资料等形式加强对各班落实的“五项管理”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五项管理”落实落细。对不严格落实“五项管理”的班级和个人,了解原因,并及时制订纠正方案和落实整改。对拒不整改落实的班级、老师进行问责处理。(四)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五)提高思想认识。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中小学部要站在为国家为民族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高度,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细化工作措施,做细做实各项工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