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班语言活动突然设计意图生活中常常会突然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能是令人惊喜的、惊吓的、惊奇的、气愤的、悲伤的,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的情绪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结合突然这一风趣幽默,极具想象力的故事,引导孩子大胆猜故事情节,在感知故事情节变化的过程中体会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绪变化。孩子通过描述图片和表达自己的猜想,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得到锻炼。极具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引孩子进入一个充满“突然”的世界,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领会到突然的意思,体验到突然的奇妙,从而实现让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的教育目的。活动目标1 .能根据画面表述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并用“突然”的句式大胆猜想
2、故事内容。2 .理解“突然”的意思,体验“突然”的趣味,感受“突然”带来的情绪变化。3 .喜欢并认真倾听故事,积极参与故事的续编。重点难点1.活动重点:尝试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突然”的句式表达画面的内容,并能大胆猜想故事发展。2.活动难点:理解“突然”的意思,尝试讨论续编故事。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有续编故事的经验。2 .物质准备:(1)故事突然的PPT情绪卡片:惊喜、惊吓、难过、生气。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出示封面,教师提出问题,幼儿发表看法。师:孩子们,最近老师看了一个关于“突然”的故事,于是想问问你们,你们有不有遇到过突然发生的事情呢?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关于“
3、突然”的故事里都突然发生了哪些事情吧!二、阅读猜测,理解故事1.根据故事图片1、2,引导幼儿观察,感受蜘蛛情绪的变化。(1)出示图片1,师:看!它是谁呀?它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一只蜘蛛在树上荡秋千)师:你觉得蜘蛛心情怎么样?我们也来和小蜘蛛一起开心地荡秋千吧。(2)师:一只小蜘蛛正吊在树枝上荡秋千,荡呀荡呀,突然咦,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幼儿猜测)(3)出示故事图片2,鼓励幼儿表达师:看,这只蜘蛛到底怎么样啦?公鸡是怎么吃掉蜘蛛的呢?(嗯,一只公鸡跳起来,“啊呜”一 吞掉了它!)引导幼儿感知蜘蛛在面对这件突然发生的事情时的心理变化。2 .幼儿尝试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描述画面并拓展思维,猜想公
4、鸡突然怎么了。(1)师:吞掉蜘蛛的公鸡会去干什么呢?(幼儿猜想)出示故事图片3,师:瞧!公鸡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公鸡在草垛上唱歌)师:哈哈!公鸡唱歌多开心呀!有不有小朋友愿意模仿一下公鸡唱歌的样子(幼儿模仿)(2)师:公鸡高兴地站在草垛上唱歌,突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会是什么呢?出示故事图片4,师:一只狐狸扑过来,“啊呜”一吞掉了它!3 .熟悉句式“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突然”(1)出示故事图片5,师: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狐狸去了湖边喝水。)来,我们来学学狐狸喝水的样子。(2)出示故事图片6,师:突然一一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突然只狮子窜了出来,“啊呜”一吞掉了它!)4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5、巩固对句式的应用。(1)出示故事图片7,师:饱餐了一顿的狮子觉得太满足啦!它又去什么地方干什么?(2)出示故事图片8,师:狮子正在灌木丛中撒尿,突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突然,一只霸王龙冲了出来,“啊呜”一吞掉了它!)5 .完整欣赏讲述故事图片1-8,复述故事。教师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顾故事,鼓励幼儿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突然”的句式复述故事(幼儿单独讲、一起讲、相互讲)。三、续编故事,激发想象出示故事图片9,师:霸王龙吃了一只大狮子,它会去干什么呢?哦!原来他正躺在太阳底下休息呢!突然,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幼儿讨论,教师观察指导)请个别幼儿表述讨论结果,教师做适当回应并根据幼儿猜想梳理突
6、发事件所带给人的情绪体验,出示相应情绪图片。四、欣赏故事结局出示故事图片10、11,揭示故事结局。师:哈哈!霸王龙打了一个太大的喷嚏,把蜘蛛、公鸡、狐狸、狮子全部都喷出来了。你们觉得这件突然发生的事情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从不同角色的角度思考)五、联系生活,说说“突然”1.教师出示图片,举例引导幼儿感受突然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1)出示礼物图片,引导幼儿多角度表达,如:在做什么时突然收到一份礼物;在打开礼物时突然(2)出示打碎的玻璃杯的图片,引导幼儿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谈论这件突然发生的事情的性质。2 .幼儿分享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事,并描述情绪体验。3 .师幼小结“突然”的含义师:今天我们看了关于
7、突然”的故事,还一起分享了很多突然发生的事情,现在,你们知道“突然”的意思了吗?小结:我们知道“突然”就是事情发生得很急,它可能是的,可能是的,可能是的,也有可能是的,不论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样子的,总之它们都是在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六、游戏“突然”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突然”的游戏!抽掉一把椅子,老师敲动手鼓,小朋友们跟随着鼓的节奏绕椅子跑,当你听到鼓声突然停止,请立即找一把小椅子坐下。看哪些小朋友能快速反应过来!活动反思大大班语言领域活动突然是一个极具趣味性的活动,绘本突然内容风趣幽默,能很好的激起孩子阅读与表达的兴趣和欲望。在整个活动的开展中,大部分孩子能专注的阅读,认真
8、的思考,孩子们注意力较集中,也能够根据对故事前半段的了解以及自身已有的经验猜测和表达后来突然发生的事情。该活动准备充分,环节清晰,过渡自然,但仍应注意以下事项:一、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该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幼儿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突然”的句式表达画面的内容,并能大胆猜想故事发展。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强调既定句式以及“突然” 一词的应用。而在后面的回顾图片,复述故事前半段的环节中,教师应将重点落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突然发生了什么事”上,注重句式梳理,鼓励幼儿大胆表达。二、教师控制性不宜过强,避免幼儿思维受限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应给孩子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较强的控制性会导致孩子的思维受
9、到限制,以至于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联系生活说说“突然”的环节中,教师出示礼物图片和碎玻璃杯的图片后,没有给孩子充分的时间思考和讨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这一突然事件,而是将发生这一突然事件的情况作出限定,极大程度的阻碍的幼儿发散思维的锻炼何培养。在后面的小结“突然”的含义这一环节中,教师也没有给幼儿足够的交流和表达机会。幼儿学习和接纳知识是以直接经验为主,教师应让孩子有更多自己思考、探究、讨论、交流、总结经验的机会。三、教师语言需简练、准确,注意反馈的及时有效。教师语言需简练,不重复 嗦,在回应孩子时,不应采取复述孩子所说的话的方式。教师应明确每一环节的目的和重点,根据孩子的回答及时判断和提取其与活动目的、重点有关的词、句进行强化,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弱化无关的信息。在回应孩子时应做到具体,有针对性,如:“惊喜”这个词用得很准确,这个想法很特别等。应避免使用“真聪明”、“真棒”等笼统概括的词语。另外,教师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应多留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和较胆小的孩子,鼓励他们积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