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88037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电子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中生物电子题库 知能演练轻巧夺冠新人教版选修 1.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解析:选D。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目的不单纯是环境保护,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建立“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弃物的生产体系在资源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先生产,后治理,提高经济效益ABCD解

2、析:选B。本题旨在考查生态经济的概念,原则是“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系统的生产原料。“先生产后治理”则不讲究生态效益,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违背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3.(202开封高二检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并且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转化

3、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不是可持续发展,没有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化学农药污染环境。开垦湿地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 4.“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 (1)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 (2)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原理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解析:选B。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的意义: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保持系统很高的生产力;物种多样性原理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协调与平衡原理的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可避免系统

4、的失衡和破坏;整体性原理的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三北工程”中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是“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考虑到树种多样性问题是为了“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系统的生产力”,故只有B正确。 5.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A人为调控B自我调控C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D不需要调控解析:选C。生态工程的调控是一种遵循自然规律,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这里面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同时人工给予辅助。 6.(2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

5、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所固定的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和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解析: (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的需

6、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分层、分级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并增加生物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4

7、)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工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答案: (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 (3)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和工程学原理。 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D促进人

8、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只有C项不正确,单纯追求粮食产量有可能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2.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会违背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整体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工程学原理解析:选C。每个生态系统都有其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容量,一旦超过环境容纳量,就会引起系统失衡和破坏,而损害了协调关系和平衡的杠杆。 3.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A系统整体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以上都不是解析:选B。从本

9、题中可以看出在生态恢复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到生态效益,还要考虑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应属于整体性原理。 4.“2”体现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A物种多样性原理B整体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析:选D。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有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之分。其中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2”。 5.下列哪些生物之间的关系能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多选)A藻类和珊瑚虫B初级消费者与次级消费者C大豆和根瘤菌D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解析:选AC。从系统整体性分析:失去了藻类,珊瑚虫无法生存,失去了大豆,根瘤菌也无法生存。 6.生态系

10、统内即使某个物种由于某种原因而死亡,也会很快有其他物种占据它原来的生态位置,从而避免了系统结构或功能的失衡。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A协调与平衡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整体性原理解析:选B。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很多,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因此应体现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7.生态经济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A循环经济和生态工程3B整体性原则和生态工程C循环经济和工程学手段D无污染原则和生态工程解析:选A。生态经济主要通过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8.位于胶东半岛的昆仑山

11、林区,曾大规模营造马尾松纯林,结果遭到松干蚧的毁灭性打击。这一事例说明,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必须遵循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整体性原理答案:B 9.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病病发率高达8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系统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解析:选B。虽然该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使库区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10.下列有关物种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繁多使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

12、定性B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越多C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大D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提高系统的生产力解析:选C。生物种类多,由于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不会引起病虫害增加,相反,连年种植单一品种,往往会造成病虫害增加,环境恶化。 1.材料:英国的一位生态农业专家曾指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它必须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一切副产品都要再循环,尽量减少损失,提倡使用固氮植物、作物轮作以及正确处理和使用农家肥料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它必须实行多种经营,种植业用地与畜牧业用地比例要恰当,这样才能使系统自我维持,并增加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产出最大的生物量。

13、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条件强调的是生态农业应遵循_原理,这是借鉴了_模式,这种经济模式的突出特点是_。 (2)上述条件所强调遵循的原理是_和_,这有利于_。 4解析: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答案: (1)物质循环再生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利用,无废弃物,无环境污染 (2)物种多样性原理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维持系统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优化结构,完善功能,增加生物量的产出 2.济宁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

14、光合作用产生的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放进行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_。这种肥料用于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_。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自身散热、地热、_和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答案: (1)二氧化碳氧气 (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太阳能发酵产热 (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效利用 3.我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

15、学前往市郊调查农业生态系统,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了下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入这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是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2)图示的生态系统能充分利用废弃物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_原理,与此密切相关的生物为_。 (3)在充分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通过饲养家禽、家畜,栽培食用菌,不仅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还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原理。 (4)如果要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对生态系统的利用不能超过生态系统的5_能力;另一方面,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例如_(写出点即可),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答案: (1)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物质循环再生腐生细菌和真菌 (3)整体性 (4)自我调节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答点即可)6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生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