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87220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城市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推动物流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 (2022 -2024 年) 为进一步提升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有效性, 补齐全市物流体系短板弱项,更好发挥物流业在经济循环中的基础 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助推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依据《“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区现代物流 发展“十四五”规划》《区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 施方案( 2022 -2025年)》《岸物流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等,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推 动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全国性铁路物流基地、中心城市物 流枢纽、丝路现代物流城市为目标,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发展有 序高效物流市场为重点,以补齐软硬件短板为支撑,以完善流通体 系和政策为路径,健全服务网络,丰富物流业态,激发市场主体活 力,扩大物流运输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管理服务创新,建立 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实现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联动、集聚发展, 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市、美丽新提供有力支 撑。 (二)发展目标。 全市物流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初步构建内畅外联的运输网络, 建立起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多式联 运枢纽中心、“一带一路”及陆海新通道国际班列集散中心、地区 粮食、能源应急物资储备基地、都市圈物流服务中心。补齐铁路通 道及编组短板,重点物流枢纽节点、物流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培 育一批技术先进、模式创新、竞争力强的现代物流企业,企业一体 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物流先进技术装备广泛应用, 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现代物流作业方式较快发展,信 息化、标准化、集装化水平明显提升。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物流业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到2024年底,全市社会物流总 额达到119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物流业增加值达到70亿 元,年均增长10%以上,占服务业比重20%以上。 社会物流成本进一步下降。到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降低2个百分点。 物流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新建物流园区4个,专业物流中心 2个,组织实施31个重大岸物流项目,完成投资170亿元。 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培育招引一批大型物流服务品 牌企业,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实现较快发展,到2024年底, 引进、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以上。 智慧物流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成覆盖全市的物流信息 服务平台,推动物流信息平台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系统对接,增强 协同运作和服务能力。 进出贸易扩规增效。着力培育外贸及国际物流企业,完善国 际贸易“单一窗”功能。进出总额年均增长17.41%以上,到 2024年底,进出外贸总额突破50亿元。 二、主要任务 (一)实施交通物流补链强链行动。 1. 推进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建设。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综合货 运枢纽补链强链三年实施方案(2022年一2024年)》通过国家 评审、批复。加快完善国家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和现代流通体系,积 极打造面向地区辐射全国的铁路枢纽、连接都市圈物流服务中心, 国际班列集散中心和粮食、棉花、能源应急物资储备基地,促进实 现快货物流圈”。铁路枢纽能级进一步提升,在地区的枢纽地位、 辐射全国能力及资源要素配置能力进一步强化。在区的核心带动作 用更加突出,与枢纽集群物流协作协同水平明显提升,与京津冀、 成渝双城经济圈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的物流保障更加便捷 高效。 2. 推进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公铁空联运 等联运方式,提升多种运输方式衔接水平,形成与我市现代产业体 系相匹配的立体化物流体系。加快建设多式联运枢纽中心,积极争 取并实施锰产业链高效协同国际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一核心、三通 道多支点” “Y”字型陆海空沿黄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打造区域结 构优、高效率、低成本的“公铁海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 3. 补齐铁路通道短板。围绕以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 点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连接地区陆海新通道,连接都市圈的东向出 海物流通道,建成高铁快速专线、钢铁热电铁路专用线、特钢铁路 专用线,争取扩建火车站,加快推进高速与铁路建设;积极协调推 进铁路扩能改造段,启动工业园区至经济开发区铁路专用线等前期 工作,推动铁路物流高速、干线、专线网络化,打通铁路物流堵点。 加快推进公路项目,实现国、省、县道与市域内物流园区、中心、 站点全覆盖。完成机场二期扩建项目,培育发展航空货运企业,增 强高端物流市场服务能力。新开通航线,旅游包机,至2024年底, 开通航线15条以上,航点20个以上,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0万人 次。 4. 健全物流平台功能。积极协调铁路集团,改造提升铁路货运 场站、编组站,提升铁路货运场站服务能力,提高铁路货场资源利 用效率。支持铁路运输企业与物流园区加强合作,支持铁路货运场 站向综合物流基地转型升级,积极发展铁路快运。加快工业园区公 铁物流园、保税物流中心、物流园区等专业物流园区建设。实施物 流园区服务功能完善工程,支持具备改造条件、经营良好的物流园 区提档升级,推进物流园区多式联运设施建设,注重引入铁路专用 线,完善园区的公路、铁路周边通道。鼓励物流公司、铁路物流等 企业提高仓储、中转设施建设水平,改造装卸搬运、调度指挥等配 套设备。鼓励园区依托互联网推动仓储资源在线开放和实时交易, 提高仓储利用效率。 5. 补齐岸设施短板。建成30万吨、50万吨保税仓库项 目,推进保税物流中心(8型)、“一带一路”粮食储加销基地等 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主要物流节点城市联系,常态化开行始发国 际班列,打造国际班列集散中心,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二)实施物流企业培育壮大行动。 培育优质创新的物流企业,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支持物流企业 做大做强,推动现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 6. 壮大一批。鼓励物流企业创新模式、发展壮大。完善税收、 财政等相关政策,支持加快培育A级以上物流企业,积极推动主 辅分离,发展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采取支持物流企业现代信息技 术,改进传统作业和管理模式、拓展融资渠道、整合产业链、优化 资源配置等措施做大企业规模,提升经营效益和服务水平,发展壮 大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以上。 7. 培育一批。通过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精神、打造 品牌、扶持政策引导、支持中小微物流企业创新创业,培育区级以 上重点物流企业5家以上。 8. 引进一批。着力引进国内外大型专业化物流企业,支持整合 资源、利益共享,组建物流企业联盟,整合社会分散的运输、仓储、 配送等物流业务资源,推动实现合同签订、车辆调度、运费结算等 统筹管理,提高货运组织化水平,带动中小企业集约发展,完善物 流产业链,提高行业竞争力。 (三)实施产业联动发展行动。 9. 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鼓励物流企业面向制造业转 型升级需求,拓展综合服务范围,为生产企业提供采购物流、入厂 物流、交付物流、回收物流等精细物流服务,重塑业务流程,降低 产业物流成本。支持生产型企业整合内部物流资源,成立供应链公 司,或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外包合作,提升作业效能。建设大宗 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区域战略物资储备物流中心、等项目。年完成矿 石、煤、焦炭、氧化铝等大宗商品铁路物流10万吨以上。开展 “大宗商品+金融+物流”业务,年交割金属锰、硅铁、蛋氨酸等 30万吨以上。 优化提升运输装备水平。引导货运车辆向大型化、标准化、专 用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厢式运输、甩挂运输、电卡 运输和集装箱作业;到2024年,厢式货车、集装箱车和电卡货车 比例达到30%以上。 10. 推动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加强综合交通枢纽与物流枢纽布 局的衔接,统筹确定布局方案、功能定位、建设标准。加强铁路物 流基地与公路的衔接配套,推动建设专用铁路、公路进产业园区项 目,完善公路物流枢纽服务功能,解决枢纽布局不合理、集疏运体 系不畅、信息孤岛等问题,推动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发 展,提高综合效率效益和服务水平。 11. 促进物流业与现代农业联动发展。实施“物流+农产品”出 村进城工程。围绕肉牛、枸杞、优质果蔬等农业产业,规划建设集 预冷、加工、冷藏、配送、追溯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产地集配中 心,鼓励企业构建覆盖主产区的产地集配体系,提升农产品现代物 流水平。加快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引导冷链物流 企业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及高标准冷库,建立健全适应农 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 12. 促进物流业与商贸业联动发展。加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应用,探索“商贸+互联网+物流”融合发展新模式,增强物流协 同服务能力,完善四季鲜、创业城等大型批发市场物流服务功能, 支持物流有限公司、中通速递服务有限公司等物流企业建设物流配 送分拨中心,开展同城配送业务,提高城市集中配送率和配送精细 化水平,助推商贸物流融合发展。 13. 促进物流业与金融业联动发展。引导银行、风投、创投积极 发展物流金融,推行代客结算、仓单质押、动产质押、保兑仓等金 融业态,为物流业提供金融保障。 (四)实施智慧物流培育行动。 14. 搭建智慧物流平台。支持网络货运平台发展,推动公路物流 集约化、高效化、规范化发展。支持元泰、明达、盈度等网络货运 平台稳定运营、不断升级优化平台功能,鼓励在大宗物流货源组织、 运输管理、市场服务、金融服务等环节上开展供应链一体化服务, 上线车辆保持在3万辆以上,年结算运费1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 无车承运、物流信息平台,综合物流交易中心、等平台建设。 15. 打造“智能物流园、智慧供应链”。加快建设物流公共信息 平台、园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物流金融服务平台等,做到区域物 流资源信息共享,实现全市及周边地区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 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企业间横向整合,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社会 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形成“规模化” “一站式”区域 物流协作、信息共享、平台共用机制。支持传统物流企业通过导入 仓储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新型供应链管理技术等电 子物流方式,提升现代物流企业管理水平,整合功能、延伸服务领 域,实现运输、仓储、配送一体化管理。 16. 实施智慧物流示范工程。以重点物流园区为试点,推进重点 物流园和骨干物流企业运营智慧化、标准化示范工程建设。支持物 流企业建设企业物流标准,推动基础设施和干支物流网络智能化改 造、升级,形成以区域智慧管理服务中心为“大脑”,智慧基础设 施为“骨架”,智能设施设备为“四肢”,智慧链接为“神经系统”, 以智能预约、智能识别、智慧引导、智能监管、智能装卸、智能仓 储为一体的智慧运营模式,打造功能板块和业务流程高效运转的智 慧物流园。 (五)实施城乡配送提升行动。 17. 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强市域公共配送节点网络建设, 结合主要商贸设施布局,支持各物流园区、企业在各县(区)建设 用地集约、设施先进、运转高效的城市配送分拣中心;完善公共配 送末端网点和配送车辆停靠、装卸作业设施,增强公共配送服务能 力。支持利用在乡镇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商超等公共服务建 设物流快递取送点,增强公共配送服务能力。建设智能快递箱。 18. 提升城乡统配统送能力。加强农村物流设施网络规划和建设, 推动物流企业、电商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供销合作社利用现有物 流资源开展深度合作,发挥邮政的网络配送寄递和服务优势,服务 站在市县乡村布局建设四级网点,乡镇、村、超市(便民店)统配 统送服务站点,提供“快递代收、网络代购、农产品代销”等服务, 促进农村快递物流服务双向一体化发展,到2024年,建制村站点 覆盖率达到90%以上。 19. 优化城乡配送服务。结合城乡发展规划,开辟配送专线,改 善城乡配送车辆通行环境,规范配送运营活动。鼓励企业推广标准 编码、带板运输、物流袋分拨配送等配送技术,提高城市配送专业 化水平。 (六)实施物流服务优化行动。 20. 提升行业监管服务水平。完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物流 业发展监测和信息发布制度,促进物流业统计信息交流,建立健全 共享机制,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加强物流运行监测, 通过数据收集、分析和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物流运行监 测、预测预警、公共服务能力。 三、实施步骤 (一)转型提升年( 2022年)。 以补齐物流设施短板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运 输方式、运输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物流体系。重点续 建特钢铁路专用线、果蔬产业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农产品交易冷链 物流体系建设、果业50吨苹果冷藏保鲜库、商贸仓储物流、物 流园区建设、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更新7个项目;新建钢铁集团热电 铁路专用线、机场二期扩建、特钢铁路专用线翻车机、物流园公共 配送中心、锰业30万吨保税仓、锰业50万吨保税仓、开发 区蔬菜加工及冷库、工业园区换电重卡绿电交通项目、县大宗商品 物流交易中心、新能源装备制造物流10个项目。 (二)体系健全年( 2023年)。 着力争取实施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等工程构建对外的公 铁空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对内的市县乡村四级物流配送体系。 重点续建钢铁集团热电铁路专用线、特钢铁路专用线翻车机、 赫迪新能源装备制造物流、县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机场二期扩 建、30万吨型保税仓、50万吨保税仓、工业园区换电重卡 绿电交通等8个项目;新建至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农产品快递电商 物流园、多式联运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集装箱公铁海多式 联运示范工程、保税物流中心(8型)6个项目。 (三)提质增效年( 2024年)。 构建高质量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提升物流经营的集约化和物 流供应链管理水平,初步建成地区多式联运样板城市。重点续建机 场二期扩建、50万吨保税仓、县大宗商品物流交易中心、农产 品冷链物流建设、农产品快递电商物流园、工业园区换电重卡绿电 交通项目、至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多式联运建设、国家粮食和物资 储备集装箱公铁海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保税物流中心(8型)10 个项目;新建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工业园区公铁物流园、工业 园区至经济开发区铁路连接线、危化物流园、区域物流中心、“一 带一路”粮食储加销基地、综合物流交易中心、承运物流信息平台 8个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专班,统筹物 流业发展重大事项,加强对物流业相关规划、重大政策、物流园区、 重点物流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等的指导协调。各县区也要建立 相应工作机制,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制定具体工作 方案,加强协作配合,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强化政策扶持。对纳入我市“十四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2022-2024年)的重点物流园区、 物流建设项目,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上优先安排。市财政安排专 项资金对市区重点物流园区(中心)和物流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进行扶持。积极争取国家、区相关项目、资金、政策支持。 (三)强化督查考核。把现代物流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 (2022-2024 年)工作任务列入市政府对各县(区)和市直有关 部门的工作考核,实行定期督查、定期通报,全力做好项目的跟踪、 督查、服务工作。对项目进展顺利、成效明显的及时予以表彰,对 重视不够、行动迟缓,未按时完成任务的,通报批评,确保三年行 动计划各阶段任务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