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0KV及以下电缆线路验收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10KV电缆线路的验收工作。
2.引用文件:
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
4.工程的交接验收
内 容
资料状况
验收人
备注
交接验收提交资料
1、电缆线路路径的协议文件
2、制定资料图纸、电缆清册、变更制定的证实文件和完工图
3、直埋电缆输电线路的敷设位置图,比例宜为1:500。地下管线密集的地段不应小于1:100,在管线稀有、地形简单的地段可为1:1000;平行敷设的电缆线路,宜合用一张图纸。图纸必必须标明各线路的相对位置,并有标明地下管线的剖面图
4、制造厂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件及安装图纸等技术文件
5、隐蔽工程的技术纪录〔隐蔽工程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中间验收,并作好签证〕
6、电缆线路的原始记录:
1〕电缆的型号、规格及其实际敷设总长度及分段长度,电缆中端和接头的形式及安装日期
2〕电缆终端和接头中填充的绝缘材料名称、型号
7、试验纪录
5.验收内容
验收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状况
验收人
一般要求
1、电缆规格应符合规定;排列整齐,无机械损伤;标志牌应装设齐全、正确、清楚
2、电缆终端的相色应正确,电缆支架等金属部件防腐层应完好
3、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角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4、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制定要求采纳抗干扰措施
电
缆
管
一般要求
1、电缆管不应有穿孔,裂痕和显著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平滑;金属电缆管不应有严重锈蚀。硬质塑料管不得用在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场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纳足够强度的管材
技术要求
1、管口应无毛刺和尖锐的棱角,管口成喇叭形;弯制后,不应有裂缝和显著的凹瘪现象,其弯扁程度不宜大于管子外径的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入电缆的最小同意弯曲半径;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不应超过2个
2、金属电缆管应在外表涂防腐漆或涂沥青,镀锌管锌层剥落处也应涂以防腐漆
3、电缆管的内径与电缆外径之比不得小于1.5;混凝土管、陶土管、石棉水泥管还应满足内径不小于100mm
敷设连接
1、明敷时电缆管安装牢固,支持点间的距离不宜超过3m;塑料管的直线长度超过30m时,加装伸缩节
3、引至设备的电缆管管口为止,应便于与设备连接并无妨碍设备拆装和进出,并列敷设的电缆管管口应排列整齐
5、电缆管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电缆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地下水和泥浆渗入
电缆支架
配制
1、钢材应平直,无显然扭曲,切口应无卷边、毛刺;支架应焊接牢固,无显著变形,各横撑间的垂直净距与制定偏差不应大于5mm;金属电缆支架必必须进行防腐处理,位于湿热、盐雾以及有化学腐蚀地区时,应依据制定作特别防腐处理
2、电缆支架的层间同意最小距离符合制定要求,当无制定要求时可采纳规程中表4.0.2的规定,但层间净距不小于2倍电缆外径加10mm
3、电缆梯架〔托盘〕、电缆梯架〔托盘〕的支〔吊〕架、连接件和附件的质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
4、电缆梯架的规格、支吊跨距、防腐类型应符合制定要求
安装
1、电缆支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托架支吊架的固定方式按制定要求进行;各支架的同层横挡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凹凸偏差不应大于5mm,托架支吊架沿桥架走向左右偏差不应大于10mm
2、在由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物上安装的电缆支架,应由于电缆沟或建筑物相同的坡度
4、组装后的钢结构竖井,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其长度的2/1000;支架横撑的水平误差不应大于其宽度的2/1000;竖井对角线的偏差不应大于其对角线长度的5/1000
5、梯架〔托盘〕在每个支吊架上的固定应牢固;梯架〔托盘〕连接板的螺栓应紧固,螺母应位于梯架〔托盘〕的外侧;铝合金梯架在钢制支吊架上固按时,应有防电化腐蚀的措施
6、当直线段钢制电缆桥架超过30m、铝合金或玻璃钢制电缆桥架超过15m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纳伸缩连接板;电缆桥架跨越建筑物伸缩缝处应设置伸缩缝
7、电缆桥架转弯处的转弯半径,不应小于该桥架上的电缆最小同意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8、电缆支架全长均应有合格的接地
电缆
敷设
1、电缆通道畅通,排水合格,金属部分的防腐层完整,隧道内照明、通风符合要求
2、电缆型号、电压、规格应符合制定;电缆外观无损伤、绝缘合格;
3、并联使用的电力电缆其长度、型号、规格宜相同;电力电缆在终端头与接头四周宜留有备用长度
5、并列敷设的电缆,其接头的位置宜互相错开;明敷时的接头应用托板托置固定;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
6、电缆敷设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7、直埋电缆接头盒外面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保护盒〔环氧树脂街头盒除外〕。位于冻土层内的保护盒,盒内宜注以沥青
标志牌
1、在电缆终端头、电缆接头、拐弯处、夹层内、隧道及竖井的两端、人井内的地方,电缆上应装设标示牌
2、标志牌上注明线路编号,无编号时,应写明电缆型号、规格及起止地点;并联使用的电缆应有顺序号;标志牌的字迹清楚不宜脱落
3、标志牌规格统一,标志牌应能防腐,挂装应牢固
固定
1、在以下地方应将电缆加以固定:1〕垂直敷设或超过45度倾斜敷设的电缆在每个支架上;桥架上每隔2m处;2〕水平敷设的电缆,在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弯、电缆接头的两端处;当对电缆间距有要求时,每隔510m处;3〕单芯电缆的固定应符合制定要求
2、裸铅〔铝〕套电缆的固定处,应夹软衬垫保护
3、护层有绝缘要求的电缆,在固定处应加绝缘衬垫
生产厂房内及隧道、沟道内电缆的敷设
1、排列应符合: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凹凸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状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2、并列敷设的电缆,其互相间的净距符合制定要求
3、电缆在支架上敷设符合:控制电缆在一般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超过3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一般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超过2层;交流单芯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 按紧贴得政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绑带扎牢
4、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当受到条件限制时,应采纳隔热保护措施;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与热力设备和热烈管道的上部
5、明敷在室内及电缆沟、隧道、竖井内带有麻护层的电缆,应剥除麻护层,并对其铠装加以防腐
6、电缆敷设完毕后,应及时清除杂物,盖好盖板。必要时应将盖板缝隙密封
管道内的电缆敷设
1、在以下地点,电缆应有一定机械强度的保护管或加装保护罩:电缆进入建筑物、隧道、穿过楼板及墙壁处;从沟道引质电杆、设备、墙外表面或屋内行人容易接近处,距地面高度2m以下的一段
2、保护管埋入非混凝土地面的深度不应小于100mm;伸出建筑物散水坡的长度不应小于250mm。保护罩的根部不应高出地面
3、管道内部应无积水,且无杂物堵塞
4、穿入管中的电缆数量应符合制定要求;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入钢管内
直埋电缆的敷设
绝缘线的连接和绝缘处理
1、在电缆线路路径上有可能使电缆受到机械性损伤、化学作用、地下电流、振动、热影响、腐植物质、虫鼠等危害的地段,应采纳保护措施
2、电缆埋深符合:;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0.7m;穿越农田时不应小于1m;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物交叉及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浅埋,但应采纳保护措施;电缆应埋设与冻土层以下,当受到条件限制时,应采纳防止电缆受到损坏的措施
4、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交叉时,应敷设于牢固的保护管或隧道内。电缆管的两端应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伸出排水沟0.5m;在城市街道应伸出车道路面
5、直埋电缆的上、下部应铺以不小于100mm厚的软土或沙层〔不应有石块或其它硬质杂物〕,并加盖保护板,其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各50mm,保护板可采纳混凝土盖板或砖块。
6、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100m处、电缆接头处、转弯处、进入建筑物等处,设置显然的方位标志或标桩
7、直埋电缆的回填土前,应经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回填土应分层夯实
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1、木桥上的电缆应穿管敷设;其它结构的桥,应在人行道下设电缆沟或穿入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管道中
2、悬吊架设的电缆与桥梁沟架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5m;在经常受到震动的桥梁上敷设应有防震措施;桥墩两端和伸缩缝处的电缆,应留有松弛部分
电缆终端和接头
1、电缆终端和接头应采纳强化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户等措施,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并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2、电缆终端和接头各部尖尖的配合或搭接处必必须采纳堵漏、防潮和密封措施
3、电缆终端上应有显然的相色标志,且应与系统的相位一致
4、控制电缆终端可采纳一般包扎,接头应有防潮措施
电缆的防火与阻燃
1、必必须按制定要求防火阻燃措施施工
2、在电缆穿过竖井、墙壁、楼板或进入电气盘、柜的孔洞处,用防火堵料密实封堵
3、在电力电缆接头两侧及相邻电缆23m长的区段施加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采纳耐火或阻燃型电缆
4、在封堵电缆孔洞时,封堵应严实可靠,不应有显然的裂痕和可见的孔隙,孔洞较大者应加耐火衬板后再进行封堵
评估内容
符合性
优
可操作项
良
不可操作项
可操作性
优
修改项
良
遗漏项
存在问题
改善看法
10KV电缆线路验收记录
线路名称编号:
起始位置:
电缆通道名称:
电缆通道类型:沟道、管井
终止位置:
验 收 情 况
验收内容
验收结果
验收看法
相关试验报告
制定资料
完工图
电缆护套
电缆头
电缆沟道
标桩、标志
井盖、盖板、支架
接地装置
气体、积水
备注:
验收人: 验收日期: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