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七年级期末复习试题答案〔二〕
一、积存与运用〔25分〕
1.〔8分〕歧 驯 锢 诞 zhuó tān pán páo
2.〔10分,每空1分,添字、漏字、错字则该空不得分〕〔1〕影入平羌江水流〔2〕夜吟应觉月光寒〔3〕僵卧孤村不自哀〔4〕何当共剪西窗烛〔5〕潮平两岸阔〔6〕温故而知新〔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分〕〔1〕〔2分〕陶醉 俗艳〔2〕〔2分〕如果把乐趣比作种子,那么,你从自己所热衷的乐趣中得来的欢娱,便是它的花朵了。
4.(3分)B (A.《藤野先生》不是描写童年生活的;C.《吕氏春秋》是杂家的代表作;D.律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对仗的)
二、古诗文阅读〔19分〕
5.〔3分〕B 6.〔4分〕〔1〕神情〔2〕挖洞〔3〕被〔4〕等到
7.〔3分〕A〔B.只,仅仅;停止C.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D.上前,向前;上次的〕
8.〔4分,各2分,关键词语解释正确,句子通顺,句意合理,即可得分〕〔1〕才明白前面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来诱惑敌人的。〔2〕蛇入洞,老鼠就过来;蛇出来,它就走开,像这样反复了好长时间。
9.〔2分〕[甲]文的情感态度是批判和讽刺;[乙]文的情感态度是肯定和赞扬。
[译文] 杨天一说:(曾)看见两只老鼠出洞,其中一只被蛇吞下,另一只小眼瞪得很圆,像花椒的果实,非常愤慨,但它只是远远地盯着不敢向前。蛇吃饱了肚子,就蜿蜒地向洞内爬去;刚爬进一半,那只老鼠猛地扑来,狠狠地死咬住蛇的尾部。蛇生气了,急忙退出洞来。老鼠本来就非常灵巧敏捷,便飞速地跑了。蛇追不上,又入洞。老鼠又跑回来和上次一样咬住不放。蛇入洞,老鼠就过来;蛇出来,它就走开,像这样反复了好长时间。最后,蛇爬出洞来把吞下的死鼠吐在地上,那只老鼠才作罢。它用鼻子嗅着自己的同伴,吱吱叫着悲鸣痛悼,(继而)用嘴衔着死鼠离开了。我的朋友张历友为此写了一篇《义鼠行)。
(二)〔3分〕
10.〔1分〕深秋晚景图
11.〔2分〕游子〔天际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意近即可〕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13.〔4分〕“哭〞反映了悟空的自尊高傲,“跪〞又表现了他忍辱负重〔或机智灵活、
随机应变、能屈能伸、重情重义等任一点〕的性格〔2分〕。〔意近即可〕
14.〔4分)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佛祖制服悟空并压他在五行山〔两界山〕下〔意近即可〕
15.〔2分〕牧羊人居住的环境具有结实、整洁的特点。〔意思对即可〕
16.〔3分〕房子结实、不漏雨,表现出牧羊人做事认真、严谨〔1分〕;房间整洁,表现出牧羊人是一个勤劳的人〔1分〕;牧羊人精心挑选橡子,表现出牧羊人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1分〕。
17.〔3分〕这句话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橡子时一丝不苟的态度,也为下文橡树长大成林做了铺垫。
18. 〔3分〕怜惜 艳羡不已 无限感慨〔每处1分〕
19.〔6分〕〔1〕“有约而至〞表现出作者看到这株菊花后,心生喜爱与感动〔1分〕,认为菊花身上的清宁的姿态、不羁的模样、高洁的品性与自己的心境相合、心灵相通〔1分〕。同时,进一步表露了自己期望有菊花一样的处事态度〔1分〕。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菊花在万物萧瑟的秋天依旧充满顽强的生命力,极尽的绽放出自己生命的能量〔1分〕,表达出作者对白菊花虽凌霜傲寒,但依旧绽放似火的不屈精神的敬佩〔1分〕。
20.〔4分〕①作者通过写“那些风华娇艳的花儿们〞在其它季节极尽张扬,但却在晚秋的萧瑟与寒凉中纷纷衰败,与“白菊花〞凌风傲霜、独立寒秋形成鲜亮对比。②也用“那些风华娇艳的花儿们〞来衬托“白菊花〞从容淡定的生命境界和高贵品性,也表达出作者对白菊花的喜爱与敬佩。〔每点2分〕
21.〔2分〕“风骨〞是指白菊花在百花落尽之后,依旧凌风傲霜、独立寒秋,从容不羁、静默淡然地任凭繁华落尽,只留下芳香如故〔1分〕。作者希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的人们能够将心与世俗隔离,去持守一份人淡如菊的执着,以一颗清宁的心,不艳羡繁华,回归最初的简朴与淡定〔1分,意思对即可〕。
四、作文〔63分,含书写3分〕
[写作指导]“站点〞,公共交通中可供停靠的地点。人生的“站点〞是比喻意,“站点〞即人生的某一阶段。“风光〞,既可以是自然界的花草树木、山川河流,也可是生活中所感受的美好的人和事,甚至还可以是貌不起眼的凡人小事,但仔细挖掘,其中蕴藏着那样美好的情感。写作时要扣住“站点〞。要写出这种美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给自己心灵的影响。或是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舒展休憩,或是成为自己前行的动力,或是给自己人生的启发,或是引发自己对人生的心得,让自己对生活、对生命有独特的观察和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