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热控设备的运行和检修一般注意事项
1、热控人员在热控设备没有退出运行的状况下带电、带气作业时,应办理工作票。
2、热工仪表和控制设备〔以下简称热控设备〕的标志牌和铭牌应正确、清楚、齐全。
3、工作场所的照明应该确保足够的亮度,在电子室、工程师站、控制室、操作盘、重要表计等地点,还应设有事故照明。
4、电子室、工程师站或控制室热控设备着火时,应马上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灭火。消防器材的配备、使用、维护,消防通道的配置应遵守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的规定。
5、作业人员在现场碰到异常状况〔例如主燃料跳闸、应急跳闸或辅机跳闸等〕时,不管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马上停止工作,保持现状,待查明原因,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方可继续工作;假设异常状况由本身工作所引起,应保留现场并马上通知运行值班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6、工作前应做好准备,了解工作地点、工作范围、设备运行状况、安全措施、试验校验方案、上次试验校验记录、图纸、整定值通知单是否齐备并符合实际,检查仪器、仪表等试验校验设备是否完好,核对使用软件版本号是否符合实际。
7、检修工作结束后,应对控制室、电子室通往电缆夹层、隧道、穿越楼板、墙壁、控制柜、盘等处的所有电缆、测量管路的孔洞和盘面之间的孔洞、缝隙采纳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
8、电源系统经过检修或异动后,电源系统的绝缘电阻、供电电压应进行测试并满足技术指标规定要求。在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防止人体碰触接线端子。
9、检修过程中,拆下的电源线或信号线应分别包扎好接线裸头;恢复前,应严格检查,严防强电串入信号系统。带电设备的检修应在停电后进行,工作前应进行验电。
10、在检修模件或进行由可能触摸道模件的作业时,作业人员应做好防静电措施。
11、运行中处理热控设备重大缺陷应得到值长同意。工作前应了解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核对相关系统的图纸、定值或备品规格型号。
12、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13、热控就地设备。
〔1〕就地热控设备应满足防雨、防尘、防腐蚀、防冻的要求。
〔2〕对可能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操作开关或事故按钮,要有防人为误操作的措施〔例如加装防护罩、"与'逻辑开关等〕。
〔3〕凡接触高温高压物体的作业,作业人员应戴好防护手套或其他防护设备。
〔4〕从事含有腐蚀性或毒性介质仪表的作业时,应戴防护手套,必要时,穿防护服、戴口罩。作业过程中应慎重操作,严防介质泄漏或喷溢。
〔5〕对运行中的就地设备检修时,阀门或电源开关的操作均应遵照规定顺序进行。泄压、停电之后,在一次门〔二次门〕和电源开关处应挂警告牌。应做好相关设备的隔离。
〔6〕检修过程中,应做好敞口部件的封堵保护工作,防止异物入内。
〔7〕在拆卸测温元件时,应戴防护手套,在严格检查端盖部位无泄漏后才同意拆卸。
〔8〕在机组运行中检修或校验压力变送器,应先确认管路无泄漏。拆卸过程要缓慢操作,发现有阀门未关严或系统未泄压等造成介质外泄的危险状况时,应停止继续拆卸,并将松动的接头恢复紧固。
〔9〕在电动执行机构检修前,应对系统进行隔离;停电后,应进行验电;切断电源后才同意拆线,电源和控制信号的接线裸头应分开包扎。
〔10〕拆卸带弹簧的部件时,应防止弹簧弹出伤人。
〔11〕行机构应标有显然的开关方向标志,其手轮操作方向的规定应一致。
〔12〕运行中或带压状况下改换电接点水位计的电极时,应先做好测量筒的泄压降温工作。
〔13〕在标准气体校准氢纯度仪表时,应确保场地通风合格,工作地点严禁烟火。
〔14〕热控设备上的警示牌,除原来放置的热控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15〕湿手不得触摸热控电源开关和电子设备。
〔16〕热控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的或带电总分外露时,应马上处理好,否则不准使用。
17、电源
〔1〕机组正常运行时,分散控制系统应由UPS供电,不能直接由厂用电提供。关于未设冗余备用UPS备用电源的状况,当UPS故障时,同意短时直接取自保安电源作为备用电源。每路进线应分别接在不同供电的母线段上。
〔2〕UPS二次侧未通过批准不得随意接入新负载。最大负荷状况下,UPS的容量应有20%~30%的余量。在分散控制系统供电回路中不应接有任何大功率用电设备。
〔3〕控制设备电源不得用作检修电源、动力设备电源或外接照明电源。
〔4〕运行中如发现电源熔断器熔断,应先查明熔丝损坏的原因,熔断器的额定电流、熔丝的熔断电流应符合使用设备及系统的要求。
〔5〕运行中如果由于外部电源故障造成分散控制系统机柜上一级供电电源全部失去,应首先停掉相应机柜内部负载及电源开关,查明原因后再按顺序逐一恢复外部电源及柜内设备电源,禁止越级恢复供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