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组织措施
1.1环保教育宣传
对环境知识和意识的培训、教育工作实行分级负责、统筹安排,将环境培训教育计划纳入员工培训教育计划。
侧重对分公司、项目部领导、环境保护专(兼)职管理人员的教育工作。
1.1. 负责对员工和劳务工进行《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所在地政府和项目部的有关环境保护规定的学习教育,进行岗前环保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熟悉环境保护的法规标准和管理办法,掌握本岗位的环境影响和环境因素,提高环保意识。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前,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控制的技能培训。
施工工地进行必要的标语、图片、文字宣传,教育员工和劳务工树立“爱护地球、保护自然生态、环保从我做起”的思想。
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紧密结合企业环境保护的形势,广泛深入环保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
各项环保活动要安排具体、目标明确、力争实效,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员工个人环境知识和意识培训教育档案。
1.2办公区域环境管理
1.2.1 为维护公司、分公司办公场所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卫生,特制定本制度。
办公场所采光必须良好,空气能够充分流通,在特定的季节里有设备或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
1.2. 工作场所(包括办公室、会议室等)内均须保持整洁,不得堆积有碍卫生的垃圾、污垢。
1.2. 铲禁随地吐痰,贴有禁烟标志的区域禁止吸烟。
提倡节约用水,生活废水应有专用管道引送与市政管网相连。
清洗物品时使用无磷洗涤剂,严禁将茶叶残渣及其他污染物倒入下水
道。
办公场所不得大声喧哗,如因装潢施工或其他原因可能出现噪声污染时,应尽量安排在正常上班以外时间进行。
1.2. 协公垃圾分类存放,并在垃圾桶(箱)上贴有明显标记。
提高节电意识,在保证照明情况下,减少照明灯具或降低总能消耗,下班时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的电源。
加强消防意识,各区域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在使用汽油、柴油、液化气、电器等易燃、易爆品时应严格执行说明书的规定。
1.3采购管理
物资采购
(1)在物资采购过程中,要把好物资进场检验关,着重检验物资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技术指标、包装储存是否符合环境法律、法规的要求。
(2)对电钻、电锤、空压机、切割机等主要施工设备,主要检验噪声的排放,以及设备使用燃料的管线密封性是否符合要求。
(3)对油漆、油料、化学材料等物资,主要检验产品的质量是否合格,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是否稳定,产品的使用说明、包装运输是否详尽规范,物资储存是否有特殊要求,要制定方案确保该物资进场使用中不得泄漏。
(4)采购其他物资时,均要求对设备或材料的耗能作比较选择,原则上首先选购节能低耗、环保少污的产品。
(5)材料采购时要求供方提供符合环境要求的有关证明。
劳务采购
(1)把好劳务输入关,按劳务分包相关规定执行。
(2)检查相关的证明,如资质、单位诚信度等。
(3)加强对劳务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1.4施工噪声管理
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
,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布局作业机械,妥善安排施工时间,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
建筑施工作业噪声可能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项目部应按当地有关规定向对该项目有管辖权的环保部门提出申报。
施工现场禁止使用产生强烈噪声的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等),若因条件所限,确需使用的,应报环保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治环境污染措施后,方可使用
。
对确因技术条件所限,通过治理排放的噪声仍不能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排放标准的,应采取限制施工作业时间等有效措施,把噪声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对周围居民造成的影响,同时在环保部门主持下,与受影响居民协商解决。
在城市建成区内,项目部必须遵照法定的施工时间,禁止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有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企业(抢修、抢险作业除外),符合条件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经建设部门预审后向环保部门申请,经批准取得《施工噪声许可证》后,方可施工。
重大节假日,严格按环保部门和主管部门所限定的施工时间进行施工
。
1.5固体废弃物管理
1.5.1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施工生产、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弃物按《固体废弃物清单》进行分类。
1.5. 废弃物的标识
(1)不可回收废弃物:制作标牌悬挂于废弃物堆放处,并标明不可回收及名称。
(2)可回收废弃物:制作标牌悬挂于废弃物堆放处,并标明可回收及名称
。
(3)有害废弃物:单独放置在密闭容器内或对其进行全封闭,并注明“有害”字样。
1.5. 废弃物的收集
(1)废弃物应放在指定地点,有毒有害废弃物必须使用有盖容器或全封闭,单独存放,防止再次污染。
(2)易燃废弃物的存放应注意防火,必要时设置消防器材。
1.5. 废弃物的运输与处置
(1)由专门人员负责将废弃物运输到指定存放地点,并分类堆放,在运输过程中,确保不撒漏、不混放。对有毒有害废弃物,利用密闭容器储运。
(2)废弃物处置的实施及跟踪检查:责任部门在废弃物处置时,做好可回收的废弃物和有毒有害废弃物的统计,包括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处置方向。
(3)对于产生危险废物的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并自觉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和日常检查。
1.6能源、资源管理
工程开工前及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施工现场相关人员,根据本项目具体情况,在施工方案中制定水电及施工材料的使用控制计划。
用水、用电的控制措施
(1)宣传节水意识,人走关闭水龙头,杜绝常流水。
(2)尽量采用再生水浇水、降尘、冲洗车辆及冲地。
(3)水龙头、阀门、水管漏水应及时修理。
(4)清洗餐具等用品尽量避免流水冲洗。
(5)在保证照明情况下,减少照明灯具或降低总能消耗,采用节能型灯管。宣传节能意识,杜绝常明灯,及时关闭设备的电源。
(6)采用环保低能耗办公、施工设备。
施工方案中施工材料使用控制计划应包括:
(1)预算用量及预订节约指数。
(2)制定符合工程情况的材料消耗计划。
(3)对应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即对材料采购、运输贮存及发放等各环节的管理要求。
(4)对应制定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管理控制措施及技术处理方案。
(5)确定责任及督促检查的部门人员。
(6)严格对各道工序加以控制(包括交底、检查及验收)。
能源、资源的运行控制
(1)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工程师必须根据所管理控制内容、目标对相应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工程施工中质检员应随时检查计划措施的执行情况及效果,必要时报项目工程师进行研究分析及调查。
(3)计划措施结束后由主任工程师或项目工程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
1.7污水排放管理
施工现场的污水有雨水、生产污水、生活污水。
施工及生活区域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设置,保证向市政雨水管排放未经污染的雨水。
生产污水管理
(1)项目部必须建立与市政管网相连接的污水管网。
(2)凡需要向有关职能部门办理排污申请登记注册的,应在工程开工前办理有关登记注册手续,项目部负责办理。
(3)严禁将油漆、油料等倒入管网。
生活废水管理
(1)提倡节约用水,减少生活废水的排放。
(2)食堂、餐厅应设置废油桶,严禁食物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菜倒入下水道。清洗餐具使用无磷洗涤剂,污水出处设立隔油池或沉淀池并及时清理。
(3)生活洗涤不得使用含磷产品。
(4)施工现场临时厕所,应设置相配套的化粪池。
(5)生活废水应由专用管道引送与市政管网连接。严禁在生活污水管线中倾倒化学品及其他污染物。
1.8环境经费计划管理
本着满足环境保护需要的原则,必须注重施工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经营
投入。环境保护的投入归生产术部管理,实行年度计划管理。
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及重要环境因素,要重点研究环境技术措施、保护方案及应急预案,测算相关费用,纳入环境投入计划。
使用环境资金时,经办人必须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效单据,财务部门方可列帐。财务部门要优先安排,保证环境投入的资金供给,并建立辅助帐项
。
1.9监督检查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各级领导、各部门都对环境保护负有检查、督促、指导的责任和义务,都应通过各自业务工作的开展,保证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环保组织机构依法对违反环境法规、构成重大环境、事故隐患和环境危害,提出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法,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
生产技术部是环境保护检查监控的主责部门,牵头组织定期的环境大检查,并负责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制止,督促整改。
各级、各类检查均应做好记录,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