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防火防毒措施.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79400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火防毒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防火防毒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火防毒措施 一、消防安全管理 1、班组级防火责任人职责 〔1〕贯彻落实消防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布置的防火工作任务,检查和监督本班组人员执行的防火安全制度状况。 〔2〕教会有关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灭火器,掌握适用范围。 〔3〕催促做好本班组上下班的防火安全检查工作,不留火险隐患,杜绝事故发生。 〔4〕负责本班组人员所操作的机械电气设备的防火安全装置,运转和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5〕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生事故马上补救,及时向义务消防队和消防领导小组汇报。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遵守陕西省有关建筑工地防火管理各种规定,做好消防管理工作。 〔2〕与各工作签订消防管理责任协议书,明确消防防火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3〕木工棚、木料仓库、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处严禁吸烟,悬挂或张贴有危险字样的显然警告标志牌。 〔4〕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不准随便离开工作岗位,下班后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方可离开。 〔5〕施工现场、仓库、食堂、生活区、工棚、建筑物脚手架、易燃物品等地方必须设置有足量的消防器材和工具,不得随便借作它用。 〔6〕各种压力容器在使用时要有安全阀,压力表要避免爆晒。 〔7〕使用乙炔气发生器离明火10m以上,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之间最小距离须在5m以上。 〔8〕严禁使用电炉等,不准使用电灯取暖。 〔9〕床上禁止吸烟,不准乱拉电灯和各种电具。 〔10〕组织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教育,熟悉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适用范围,正确使用消防设施。 〔11〕发生火灾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首先积极抢救外,需及时报告并保护现场,以便查明原因,做到"四不放过',即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责任没有处理不放过,没有整改措施不放过,教训没有吸取不放过。 〔12〕对消防工作及时总结,以便进行必要的奖励或处罚。 3、消防器材的管理 〔1〕工地的消防器材,由义务消防队成员负责管理、检查和保养。 〔2〕消防器材要安放在指定位置,不准随意移位和挪作他用。 〔3〕强化检查和保养,每月检查一次,每半年保养一次。消防器材〔柜〕损坏、缺少和动用要及时上报,以便及时恢复使用。 〔4〕防火器材要坚持充足、干燥,缺少和潮湿要及时处理或改换。 〔5〕消防器材损坏、缺少、随意移位或挪作他用,要追究分管人责任。 4、消防器材的使用 〔1〕依据起火状况使用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不得乱用。 〔2〕动用过的消防器材,及时填写《火灾事故及消防器材使用状况》,并及时上报。 5、动用危险品规章制度 〔1〕按照有关规范、规程使用、存放如乙炔、氧气、油类、油漆等易燃危险物品,并配备足量有效的消防器具、器材,落实责任人员,安全标志醒目。 〔2〕漆类、油类、香蕉水等各种易燃物品进工地后及时进仓,由仓库保管员按指定地点存放,各领用部门严格控制限额领料,严格出入登记手续,施工现场内不宜存放过多,不用物品及时退回仓库,不准到处乱放。 〔3〕氧气要注意安全运输,进工地后由焊工负责保管,氧气瓶应作好标记,不准堆放。 〔4〕现场内从事电焊、气焊工作的人员均应受过消防知识教育,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在焊接过程中不准擅自离开岗位。 6、防火安全检查 〔1〕岗位、班组防火检查由操作工结合清洁、文明等对本岗位的防火安全随时进行检查。 〔2〕消防领导小组防火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由组长组织成员会同义务消防队员和班组责任人参加,并做好检查结果登记。 〔3〕平常消防安全检查可结合各级安全生产检查进行。 〔4〕对查出的火险隐患及时整改,本部门难以解决的及时上报。 二、施工现场防毒措施 1、 项目部个施工队伍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施工现场的卫生工作,采用综合措施,消除有害物危害,不断改善劳作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2、防毒、卫生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有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证自由场所符合国家规定和卫生标准,采用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有毒物料的接触,定期检测和体验。 3、 施工过程中发生和散发的有毒、有害物质,噪音、高温、高频射线等作业,都要采用相应的措施治理和防护。 4、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的物料,应采用密封的设备和隔离操作,或以无毒、低毒物料代替,革新工艺,采纳机械化、自动化。 5、对散发出有毒有害物质的施工部位,要强化通风和采光,并应回收利用或净化处理,不能随意排放。 6、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施工部位,不能设置住房及在此区域内吃食物。 7、 对产生和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强化维护定期检修,坚持设施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各种防毒防尘的设施,未经批准不准拆掉。 8、使用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依据毒物的性质,设置防护和急救药品,以及洗眼、冲淋装置,并设有警告牌。 9、 所有盛装有毒有害物质的容器,必须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和扩散,容器外部应有警告标志。 10、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职工,应该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器具。危害特别大的毒物,要配备隔离服等个人防护器具。 11、项目部配备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人员,定期进行岗位的监测化验分析,每月至少一次,并将检测结果通知有关单位,同时报安全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