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课时:认识木材
教学目标
知道木材是天然材料,了解木材的种类及用途。了解木材在国民经济 中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家里有哪些家具吗?都是使用什么材料做 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木材。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木头的特点
小组讨论交流:木材有哪些特点呢?
师点拨:有沉浮,轻的浮,重的沉;木头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 干木头不导电;木头有软硬程度;木头的花纹也不一样;
2、木材是天然材料;木材的用途木头是天然材料,在生活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节约木材。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谈谈木材在 国民经济中有什么意义?
(1)小组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木材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3、师介绍木材的种类及应用:
① .红松:材质轻软,强度适中,干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 涂饰、着色胶结性好。
② .白松:材质轻软,富有弹性,结构细致均匀,干燥性好,耐 水、耐腐,加工、涂饰、着色胶结性好。白松比红松强度高。
③ .桦木:材质略重硬,结构细,强度大,加工性、涂饰、胶合 性好。
④ .樟木:重量适中,结构细,有香气,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 涂饰、胶合性较好。
⑤ .紫檀(红木):材质坚硬,纹理余,结构粗,耐久性强,有光 泽,切削面光滑。
⑥ .人造板,常用的有三合板、五合板、纤维板、刨花板、空心 板等。因各种人造板的组合结构不同,可克服木材的胀缩、翘曲、开 裂等缺点,故在家具中使用,具有很多的优越性
(三)课堂小结:
木头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天然材料,而且在其它地方用途 很广。
第二课时:认识木工工具
教学目标
认识一些常用的木工加工工具;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① 展示一些精美的木制建筑和物品(土木建筑、家私、礼盒等)
② 【演示实验】:神奇的鲁班锁
传说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 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 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中 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sui) 卯 (maD )结构.所以,孔明锁亦称鲁 班锁、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
二、木工工具介绍
这环节主要是介绍一些常用的木工工具,用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 生识别。介绍的过程中以实物结合PPT的结构或使用的图片帮助学生 了解各工具的功能。
1、斧头一一大开大合,对木料进行粗加工时使用。
2、刨子一一对木料表面进行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处理。
(在课件图注明:刨身(刨堂、槽)、刨铁(刨)和枕子等 部分组成。)
3、 锯子 切割木料使用的工具
框架锯中国传统的木锯,齿纹不对称,外平内斜
手板锯对称齿纹
台锯——电动木锯
曲线锯一一手持式电动木锯
堂上练习使用的是板锯。
4、厚身刀 切削木料时使用
5、雕刻刀雕刻木料时使用
6、凿子开槽、开眼时使用
7、羊角锤子上钉子时使用
8、 木工锉对木料边缘去棱时使用
三、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学会画线
教学目标
1、能使用画线工具画线。
2、认识、了解锤子、钉钉子等木工工具及使用注意事项。
3、学习实践基本的用锤子、钉钉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谁知道鲁班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鲁班是木工的创始人,是祖师。下面我们了解我国传统劳动技术 木工的木工工具知识。二、新授
1. 我们先来看一段木工工具视频。了解常用的木工工具及使用 注意事项。
2. 看后说一说木工工具分几类。
3. 实践
(1) 用直尺在木板上画一条直线,
(2) 再在直线上画三条间隔相同的与直线垂直线。
(3) 在交叉点上用锤子钉三个等高的钉子。
4. 教师巡视指导
5. 展评
三、总结
第四课时:制作简易木凳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木工加工技巧。学会制作简单木凳,培养思 考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 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一、明确实践任务(课前发放学案,预先让学生清楚今天的任务)
课堂上老师只需要提出实践流程和评分要求。
实践流程:
1、一名同学根据图样用铅笔画出木件的板样;
2、两名同学负责把板锯开;
3、两名同学负责凿榫槽;
4、两名同学负责钉接木件;
5、一名同学负责边缘的修整。
二、示范制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要领
1、锯子使用技巧:把木板用脚固定在凳子上,先轻移开出切割 ,保持锯面与板的角度不大于15°,然后前后均匀抽拉,按照习 惯前推用力,后拉轻放。手不要晃动,保持沿线切割。到了末端以慢 速切割,锯面与板面的角度可以大点。榫深度为木件宽度的一半, 榫宽度略小于木件厚度。
2、凿子使用技巧:凿子开断是两边对半开;
3、锤子使用技巧:先轻锤把握下锤子的位置;
4、钉钉子技巧:兰花指的手势抓钉。钉钉子的位置可以先在凳
面上标记,先把钉子平齐钉进凳面然后再加固。
这里要提醒学生们,锯木板是在室外进行的,锯木板别过快,有 足够时间的。如发现问题马上找老师。
三、学生制作木凳
这过程老师必须时刻留意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纠正使用过程 中,存在危险的动作。
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锯子的角度不当,造成切割困难;
2、再次放锯时,容易出现偏离切割线的情况;
3、钉钉子的手法不当,容易把钉子钉歪;
4、两块底座的榫槽的深度不对应,造成底座不稳;
四、整理工具
五、课堂小结
1、指出这堂课学生使用工具的常犯的错误
2、展示完成的较好的学生木凳
第五课时:制作相框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绘制平面图和排料方法;
2、初步掌握常用木工工具(手工锯、木挫、砂纸板、旋具、C字夹、 小锤)的使用方法;
3、初步掌握粘接、元钉及木螺丝钉的连接方式;
教具准备:
1、教具:木工工具、胶水及相关材料;
2、学具:相架一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①生活中你喜欢拍照吗?那么你最喜欢用什么方式来保 存相片呢?②如果有一个精美的相架,不仅可以珍藏你美丽的相片, 还可以点缀美好的生活,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式样的相架?这个相架 有哪些功能?要用到哪些材料?
通过欣赏作品分析思考:
讲授新课
1、教师提供多种式样相架或图片,组织学生欣赏,观察这些相架的 材料特点和造型特点,分析思考它们的优缺点。
2、教师讲解、示范相架制作过程,学生观察:
(1)划线:划线时排料要合理,注意各部之间留有加工余量(锯缝 2-3毫米)注意木纹方向、做到“直线用直尺、垂线用角尺”;
(2)锯:下料时用C字夹把坏料夹紧,同时垫一块衬垫,避免把的 材料表面压坏;
(3)粘:胶接两面都要涂胶,待胶水干后再吻合压紧,随时用角尺 检查部件之间垂直角度;(新课)
(4)锉:用木工锉粗加工,然后用细砂纸磨光滑,砂磨方向与木纹 方向一致;作品合成后再打磨修样。(新课)
3、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4、讲评小结
1、讨论交流:我们的作品完成了,那我们可以使用哪些展示方式, 来推销自己的作品呢?将作品照片上传到学校主页上网发布;
2、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有关节约木料、保护环 境的知识和加强了质量意识,而且学会了相架的装配,通过自主探究、 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3、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表现,具体包括:作品制作、 纪律、合作、安全和环保意识等方面,同学们表现多很好,希望发扬 广大。
学会识图的基本知识,能看懂简单的机械零件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