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
1〕无爆破制定说明书或未按爆破制定进行装药、起爆工艺不合理,造在放炮事故。
2〕未按《爆破安全规程》要求作业,爆破作业前未划定危险边界、未设置岗哨、未发出警戒信号,或警戒方位、警戒人员数量、警戒距离不够、警戒信号不明确或不清楚、矿区的爆破警戒范围外未设置爆破警戒标志等,存在作业人员未撤离或其他人员误入危险区遭到放炮伤害的危险。
3〕炮孔装药前,未对炮眼参数进行检查验收,测量炮眼位置、炮孔深度是否符合制定要求:未严格按照预先计算好的装药量装填,可能因装药量过大,发生爆破飞石伤人的危险。
4〕未对爆破器材的性能进行抽样检查,在同一次爆破中使用不同产家、不同时间生产的爆破器材;爆破器材质量有问题、爆破环境不良或管理不善;出现早爆、迟爆、拒爆现象,可能发生伤害事故。
5〕处理盲炮时未按正确的处理方法,或打残眼,存在盲炮爆炸的危险。
6〕雷雨天气、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及夜间进行爆破作业,可能发生爆破伤人事故。
7〕爆破工未经过培训、考核,不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可能导致误操作引起的爆破事故。
1.2 事故类型
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
1.3 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
可能发生事故区域:采场
A、突然性;
B、造成财产损及人员伤亡。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组长:爆破班组长
组员:爆破班全体人员。
2.2 职责
1〕组长职责:
〔1〕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
〔2〕组织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指挥应急行动。
〔3〕及时掌握现场事故灾害和险情;
〔4〕依据事故现场状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状况;
〔5〕组织落实现场善后恢复。
2〕组员职责:
〔1〕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依据现场状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
〔2〕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依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保证事故现场井然;
〔4〕疏散无关人员至安全地带。
3应急处置
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1〕事故信息接受和通报程度
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 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 的方式通知各成员,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2〕扩展应急响应程序
启动本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后,当事故不能有效处置,或者有扩展、发展趋势,应急自救组长向应急指挥部申请启动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应急措施
〔1〕发生放炮和火药爆炸事故后,以事故发生点300m范围设立警戒区域、疏散人群、减少不必要伤亡;
〔2〕引导应急救援车辆及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3〕对受伤人员实施救护,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或联系救护车到现场救护。
2〕警戒、疏散程序
〔1〕警戒:由组员负责人员车辆控制,设立警戒区,禁止除外来救援车辆、人员外的其他人员和车辆进入。
〔2〕疏散:由组员疏散现场人员,并清查有无人员留在事故区内。
〔3〕疏散线路:事故点--安全地点。
3.3报警 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
报警 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系方式和人员状况见附件《应急指挥部、应急专业小组和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
事故发生后,企业应当在1小时内向政府有关单位报告,可以先用 报告,简要说明事故的类型、危害、损失、原因、救援状况等。待事故救援完毕后再以书面形式补报。
4 注意事项
〔1〕发生事故时,应第一时间报警;
〔2〕进入现场抢险救人之前,必须先确定事故现场无二次爆炸危险;
〔3〕做好个人防护,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4〕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