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狂犬病的诊疗及护理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与动物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极高。病毒侵人人体后,引起弥漫性脑脊髓炎。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肌肉痉挛和麻痹。
【主要表现】
(1病史:有被狗、猫、狼等动物咬伤、抓伤或“舔伤”史。潜伏期一般209 0日,短者10日,长者可10年以上。
(2症状体征:①前驱期。常于劳累及饮酒后发病,可有低热、乏力、恶心、、纳差等一般症状,最具特征性表现为原被咬伤部位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发痒、疼痛或蚁走等异常感觉,本期持续14日。②兴奋期。恐水、怕风为本期特异症状,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虽极渴而不敢饮水,饮水后也无法下咽,甚至闻流水声也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唾液增多、出汗多。有的可出现精神异常、表情痛苦,有特殊的“濒死感”,此期为13日。③麻痹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多见,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迅速死亡,此期为618小时。
(3辅助检查:血常规检验白细胞计数轻度或中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脑脊液检查符合病毒性感染表现。
【治疗与护理】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主要在于加强护理。
(1支持疗法:注意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
(2镇静药:对狂躁、痉挛者,应给予足量的镇静药。
(3)对症处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氧气吸人,必要时气管切开置管,有脑水肿者,给予甘露醇、呋塞米及糖皮质激素治疗。
(4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严密隔离于安静的单人房间内,避免强光、噪声、流水声及其他各种刺激。②消毒措施。患者的唾液及其污染物严格消毒,医护人员事先应接种狂犬病疫苗。③预防指导。加强家犬的管理,病死动物予以深埋。被犬咬伤的伤尽快用肥皂水或0.05%氯已定(洗必泰)液冲洗至少30分钟,力图去除狗涎。伤一般不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小提示】
凡被犬咬伤者或其他动物咬伤者,均需做预防性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