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体温测量制度范文.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74718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体温测量制度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体温测量制度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体温测量制度 根据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我校建立对学生进行体温监督制度。具体要求如下。 一、学生体温自行检测制度 1. 学生体温检测时间:每日二次。即:学生早晨到校前。 2. 学生在家,由家长负责对孩子进行体温检测,并在钉钉记录。 3. 每天早晨学生到校时,各班级统一检查,然后把详细情况上报学校。 二、学校体温检测制度 1. 早晨学生到校时,通过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热成像仪器对学生体温检测,进入教室前由班主任教师进行检测,并在统一制定的记录卡上做好记录,并签名。 二、班主任在学生进入班级后,对体温有发热的学生,应立即送往观察室隔离,并用体温计再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 三、班主任每天三次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分别是早晨、午餐前、放学时间,将本班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登记统计,学校卫生教师负责每天将全校学生的检测结果进行登记统计、汇总。如发现体温高于37.3度的学生应立即按晨检制度要求处置。 四、复学学生体温超过37.3C,由班主任送至校医处复测体温,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时间10分钟。如果体温仍超过37.3C,由班主任或学校指定人员通知家长,乘坐私家车到指定发热门诊进行检查,全程要规范佩戴罩(教师陪同);在发热门诊再次复测体温,并进行血常规等检查,同步进行核酸检测,采集完标本后,发热学生回家中休息,等待检测结果。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处于发热咳嗽等状态学生,要等症状消失48小时后才能上学,有呕吐、腹泻等情况,需症状消失72小时后才能上学;检测结果为呈阳的,立即由负压救护车转运至定点医院实施诊疗,由疾控部门指导学校实施进一步应急处置。 五、每天下午放学时,学生由班主任将学生记录卡交给学生本人,带回家中交给家长。记录卡应妥善保管,每周更换一张,由学校统一制作,统一发放,每天带回家检测,早晨入校。 中小学校园管理制度 一、校园规划完善,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相对独立。校园力求做到净化、绿化和美化。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教学、办公、生活场所卫生责任到班、到人,定期检查评比。校园环境整洁,无乱堆、乱放、乱建现象。校内排水通畅,道路平整,路面硬化。车辆停放整齐,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损,无卫生死角。 三、搞好校园绿化。种好管好树木花草,无随意攀摘、践踏现象。校园绿化与建筑布局相适应,绿化覆盖率达三分之一以上。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环境布置高雅大方,体现教育性;校门端庄,校牌得体,校训上墙。按规定悬挂、张贴国旗和地图、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师生书画作品;校园内要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黑板报、宣传橱窗及时更新,内容健康;大力推广普通话,布告、通知等用字用语规范。 五、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杜绝学校周围有毒、有害和污染(包括噪声)环境的生产经营活动。学校周边无电子游戏机营业点、歌舞厅等营业性娱乐场所,2米内无网吧。 六、校内商店具有经营许可证,不强迫学生消费,不出售无保质期和过期的食品。 小学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为加强学校安全管理,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防患于未然,杜绝或尽量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制度。 一、安全职责分工: XX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安全工作。 XX负责安全工作的检查与监督。 班子成员、班主任、科任教师:负责安全工作落实。 学校教师实施“一岗双责”,每人负责一日安全工作。 二、安全责任具体划分 1、班级负责人是所负责班级的第一责任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为: (1)负责拟定本班级安全工作措施和办法。 (2)负责所辖工作范围的安全督查和责任人职责的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留任何隐患。 (3)回复有关人员的报告或情况反映,及时解决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问题。 (4)汇报和落实安全的有关工作。 (5)安全事故发生后,在采取紧急措施的前提下,20分钟内向校长报告,并在1小时内拟出事故报告草案。 2、教学楼安全工作:校长为直接责任人。 3、班级学生安全工作: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班级经学校同意外出参加活动时,班主任是各班的具体责任人,活动的组织者负主要安全责任。 4、重大活动或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含外出社会实践活动)安全工作:组织者为全过程的直接责任人。 5、一周常规管理安全工作:校长为直接责任人。责任人要对学校公共场所的学生活动进行管理,对学生活动安全负责。 6、消防安全器材的购进、安置和管理由总务处负责。 7、防病、防疫管理工作:后勤处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为: (1)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做好疫情的防治、监控和报告,防止各类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流行。 (2)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和传染病预防知识的教育,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卫生习惯。 8、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应履行的安全责任为: (1)重视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治理工作,主动联系派出所抓好治理工作。 (2)做好校内的巡视工作,还要注意对校园附近环境的巡查,发现校外不良分子袭击学生时,要及时报告 “110”或附近派出所,保护学生的安全。 (3)教育学生敢于与坏人作斗争,并教给学生方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护能力。 9、全体教职工是自己岗位和工作内容范围的直接责任人: (1)对本岗位工作(含值班)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2)对本岗位工作范围的安全工作,若需采取措施应及时报告主管领导。 三、安全责任追究 安全工作事关全校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关系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责任重大、意义重大,各责任人务必高度重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以对学生、对家长、对学校和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切实做好安全工作。 学校发生安全事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失职、谁负责”的原则承担相关责任。 (一)各班级不履行安全职责发生安全事故时,追究班级负责人责任。 (二)各班级一但发生安全事故,要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将事故情况报告学校;各班学生出现的重大伤亡事故要立刻报告校级领导;学生旷课一天,班主任必须及时与学生家长联系,并将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教导处。瞒报、迟报、漏报的出现安全事故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不经学校同意,各班级不得组织学生外出宣传或参加庆典活动以及其他活动。擅自外出活动的,追究相关负责人和班主任责任。 (四)各科教师在教学活动时要严格按照学科教学要求保证学生的安全,上课期间,教师不得要求学生中途离开教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应按安全规程严格要求。违反的,追究该课任教师的责任。 (五)每日值班教师应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工作,经常性地对学校的校舍、围墙、固定设施、水电、电杆、树木等进行检查如果有危险并作记录,保证楼道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学校主管领导,并采取措施,及时修缮和处理。因疏于管理而发生意外时,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 (六)学校采购或为教学提供的设备、仪器物资要符合相关规定和安全标准,如因质量问题造成事故,追究采购人员的责任。 (七)学校集会、做操应由学生处统一指挥,保证集会、做操的纪律。学校集会、做操应以班为单位排队进场,上下楼时不要拥挤,不催促学生快跑,进出会场要有序,严防挤压、踩踏事故的发生。组织集会、做操负责人要负责维持秩序、保护学生安全,避免意外事故发生。组织者管理不到位而发生意外事故,追究组织者的责任。 (八)在遭遇不可预见的洪灾、火灾、地震等灾害时,应组织学生紧急疏散和撤离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请求有关部门和社会的援助,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救火、救灾等。否则,组织者负全部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