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细则(试行)
第一部分 总则
一、为了深入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增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实现一日活动规范化,为幼儿的发展创设良好的一日活动环境与条件,确保幼儿在一日活动进程中持续、健康、和谐成长。特制定本细则。
二、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实施幼儿园保育教育的主要途径,是每日保教活动的总和,包括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等活动,是幼儿和保教人员共同经历的、家长参与的活动过程。
三、《幼儿园一日活动行为细则》是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各类人员遵循的基本的、具体的行为要求和规则。
四、幼儿园一日活动应尊重幼儿人格与权利,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关注生命需要,关注个体差异,保教并重,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园生活愉快有序,帮助幼儿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
第二部分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细则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来 园
活 动
1. 精神饱满、态度亲切,主动向幼儿、家长问好。
2. 帮助幼儿脱衣、脱帽,放在指定的位置,摆放整齐。
3. 观察幼儿情绪,与个别家长简谈(如孩子服药、接送以及用餐情况等),并做好晨检记录。
4. 有计划的组织晨间活动,于前一天准备好活动材料,指导幼儿进行区角游戏等。
1. 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2. 遵守消毒制度,用消毒毛巾将幼儿可触摸到的地方进行擦拭(如门把手、洗手水龙头、桌椅等)
3. 协助教师检查、整理服装,提醒幼儿适当减衣服。
4. 指导幼儿用正确方法清洗双手。
5. 准备餐具、餐点。
1. 乐意上幼儿园,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早,情绪愉快地接受晨检、不携带危险物品。
2. 将自己的外衣、帽子等叠放整齐,放在固定的地方。
3. 愿意接受晨检,并懂得将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4. 积极参加区角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1. 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以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幼儿愉快来园,主动打招呼.
2. 幼儿因病或其它原因无法来园时应主动向本班教师请假,并说明病因。
3. 与教师做好药物交接.
4. 如需与教师进行沟通而情况不允许时,可将沟通内容以文字形式交与老师或放入家园信箱。
盥 洗
与
早 餐
1. 观察照顾个别幼儿,教育幼儿不挑食。
2. 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3. 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的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
1. 创造安静、整洁的进餐环境,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
2. 强调盥洗常规,指导幼儿正确洗手并让幼儿随洗随吃.
3. 领取和分发食物。
4. 烫类热食品必须放在固定的桌子上,防止幼儿碰到烫伤,掌握好温度,开饭时有一定的安全程序.
1. 入厕、洗手有秩序,方法正确,不玩水.
2. 按要求拿餐具、食物,进餐时不高声讲话,安静进餐。
3. 吃完后有序送餐具到指定地点,做到轻放并及时擦嘴、漱口。
4.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剩饭菜,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
5. 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
6. 饭后擦嘴、洗手。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早 操
及
户外活 动
1. 制定科学合理的户外活动计划,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密度。
2. 做好集体游戏准备工作,面向全体,与孩子一起准备材料,一起游戏,指导幼儿整理收拾玩具。将幼儿活动控制在教师实现范围内。
3. 不穿高跟鞋和运动不方便的服装(筒裙、一步群、长裙).
4. 教师精神饱满,口令、示范动作准确、熟练.并注意幼儿基本动作的练习和操节变换。
5. 集中精力,全程关注幼儿活动情况,不聊天,不因各种原因远离幼儿,任幼儿自由玩耍。
6. 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7. 活动内容在周计划内注明,按计划进行活动
8. 及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
1. 活动前认真检查器械所需数量及清洁、安全状况。
2. 指导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在活动中观察幼儿表现,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 活动后提醒幼儿及时穿衣、擦汗.
4. 户外活动结束后,带领部分幼儿(学大班)整理游戏资料。
1.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遵守游戏规则,喜欢玩各类游戏,学习自我保护有安全意识。
2. 听音乐有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姿势正确、动作整齐,有力到位,努力达到锻炼目的.
3. 与同伴友好合作玩耍,爱护运动器械,在老师指导下整理材料。
4. 活动中能运用协商、合作、求助等方式,学习化解矛盾与冲突,愉快游戏。
5. 发现自己或同伴有特殊情况时及时告诉老师,学习掌握简单的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
6. 活动中懂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擦汗,增减衣服.
7. 用轻器械进行操节后能放回原处,注意爱护。
喝 水
1. 根据幼儿身体状况,活动量大小及天气情况及时调整饮水量,提醒幼儿用自己的杯子喝水,不拥挤。
2. 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确保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1. 每个幼儿的口杯应入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标识明显.保持幼儿口杯的清洁、整齐。
2. 保证班上随时有温度适宜的饮用水,幼儿接水时确保幼儿安全.
3. 关心室内外卫生,随时保持和水区地面干燥.
1. 喝水时有秩序,不喧哗,不玩耍。
2. 能较快的找准自己的口杯,接水时注意安全,防止被烫伤。
3. 同伴间友好交往,不追逐,不打闹.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集体
教育
活动
时间
小 班
(10—15)
大 班
(20-25)
学 前
(25—30)
1. 准备充分: (1)充分理解、熟悉教学内容,提前一周写好教育活动计划,文字材料能背诵,示范动作熟练、准确.(2)教学具应于前一天准备好。(3)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身心准备.
2. 保证教育活动质量: (1)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2)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师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指导和帮助,积极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学习、分享快乐.(3)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并灵活运用,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通过集体、小组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努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有创造性。(4)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态和握笔的姿势,保护幼儿视力。
3.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不生硬。
4. 亲近、赏识幼儿,富有童心,师生关系融洽,能形成良好互动.
5. 引导幼儿客观分析评价绘画、手工等作品,注意展示和保留。
6. 教育活动结束后,注重反思,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以便今后改进。
1. 教育活动时间不随意打断教师的活动,不随意进出活动室,保持安静。
2. 需要时协助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及时处理活动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以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做好保育、卫生工作。
1. 入厕、洗手,逐渐转入安静状态.做好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
2. 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3. 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
4. 与老师、同伴分享活动经验。
5. 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6. 活动后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7. 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位。
能配合教学需要与孩子共同收集、准备有关资料和材料。
如厕
1. 掌握幼儿大小便习惯,提醒幼儿及时入厕,教育幼儿便后洗手,节约用水.
2. 对如厕过程中存在的喧哗、嬉戏等个别问题及危险行为及时进行指导教育。
3. 引导幼儿主动做好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活动前的如厕准备.
1. 指导能力弱的幼儿正确如厕,配合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活动,确保幼儿安全。
2. 进行下一个活动的准备工作。
1. 活动中有序、讲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
2. 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及时告诉老师并正确如厕。
3. 知道在厕所逗留、玩耍有危险,能安静有序如厕,养成良好的如厕习惯。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区 角
活 动
1. 提供丰富、安全的区角活动材料,在每项活动中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材料,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认知能力,让幼儿轻松、自主的选择喜欢的有益的活动,自幼结伴,自由交谈。
2. 仔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做好教育记录(包括观察记录和个案分析)不断积累教育资料,总结教育经验。
3. 关注每个幼儿,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1. 协助教师指导幼儿区角游戏,并做好有关活动的准备工作.
2. 幼儿活动应在老师视线范围之内,保证幼儿安全.
1. 在指定范围内自选区角游戏,活动中专注、用心,爱惜操作材料.
2. 活动后及时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
3. 同伴间友好交往,不追逐,不打闹。
餐前
准备
·
进餐
活动
1. 指导幼儿用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懂得节约用手。
2. 组织安静的小型活动,做好餐前教育,为幼儿创设安静愉快的用餐环境,教会幼儿一些用餐技巧。
3. 根据幼儿进食量分饭。
4. 以少食多添的原则,随时为幼儿添饭、盛汤。
5. 关心幼儿用餐情况,指导、提醒、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6. 组织好幼儿餐后活动,及时协助做好清理工作。
1. 做好餐前准备:消毒桌面、准备餐具。
2. 领取和分发食物,注意卫生。
3. 饭菜放置要适当,防冷防烫.
4. 在幼儿用餐时,指导、提醒、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餐后及时做好清理工作。
5. 对饭菜质量进行客观评价
1. 安静就座,注意保持良好秩序。
2. 正确盥洗,保持小手和桌面干净。
3. 愉快进餐,正确取放使用餐具。
4. 细嚼慢咽,不挑食,根据需要加饭、盛汤,吃完自己的一份,保持桌面、地面、衣服的整洁,餐后漱口擦嘴。
5. 餐后安静游戏,不打扰还在就餐的同伴。
餐 后
散 步
安 静
活 动
1. 教师组织幼儿散步,散步前明确要求,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散步常规。
2. 时间以20分钟为宜。
1. 整理桌面、地面。
2. 收拾清洗餐具、用具。
3. 关心有特别情况的,留在教室里的幼儿 。
4. 严格按照服药登记表中的要求为幼儿服药。
1. 有序排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散步。
2. 散步进教室后注意安静,自觉做好睡前准备.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午 睡
1. 午休时,要全面关心幼儿,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缀脱落纽扣,做好值班记录,按时量体温.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做自己私活、看书、睡觉等,不离岗,不串岗,不待客.抽空学习、备课、制作教玩具.
2. 提醒入厕,为幼儿创设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巡回指导关心幼儿,及时、细致地为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夏天酷热时,用柔软毛巾为幼儿请轻轻地擦去汗水。
3. 随时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天暖无风时可打开窗户,拉上窗帘,但应避免对流风在幼儿身上。
4. 不断巡视,发现幼儿神色异常应及时报告与处理。
1. 有序做好餐后整理工作,关心幼儿入厕,完成相关工作后与教师交接班。
2. 协助教师组织管理好幼儿午睡前的准备工作.
3. 做好开窗通风工作。
1. 按需要先入厕,后就寝。
2. 独立、迅速、有序的脱衣服(中大班),摆放在固定位置。
3. 不带小玩具上床,迅速盖好被(毯),不东张西望,闭上眼睛,安静入睡。不硬性同伴入睡。
起 床
活 动
1. 按时请幼儿起床,了解睡眠情况.
2. 指导与帮助幼儿起床、穿衣、整理床铺等一系列的常规和要求(小、中、大班应有区别。小班照顾多,中班帮助多,学大指导多)
3. 注意观察幼儿外部表现:精神、皮肤、呼吸等,发现幼儿发烧等异常情况及时与医务人员联系。
1. 指导和帮助幼儿穿衣。
2. 按要求尽快整理好幼儿床铺。
3. 带生病的幼儿及时到医务室就诊。
1. 按时起床,掀开被子,按顺序正确穿衣服。
2. 学习整理床铺,把被褥铺平或折好,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小中班由老师帮助,先做些辅助工作,学大班要求独立做好)。
3. 穿好衣服后能按老师要求进行后面的活动,不追跑、打闹。
4. 会使用饮水设备,能主动喝水保证饮水量。
在家培养幼儿独立穿脱衣物的能力。
活动
内容
教师
保育员
幼儿
家长
集 体
教 育
活 动
1. 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前提醒幼儿收拾玩具、入厕,做好身心准备。
2. 保证教育活动质量:(1)教育目标明确、具体,符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2)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以幼儿发展为出发点,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方式给予指导和帮助,积极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学习、分享快乐。(3)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并灵活运用,通过集体、小组和个别教育相接的形式,努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具有创造性。(4)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和握笔的姿势,保护幼儿视力。
3. 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练、准确、规范、儿童化.亲近、赏识幼儿,富有童心,师生关系融洽,能形成良好互动。
4. 引导幼儿客观分析评价绘画、手工等作品,注重展示和保留。
5. 教育活动结束后,注重反思,认真总结经验与不足,以便今后继承和改进.
1. 教育活动时间不随意打断教师的活动,不随意进出活动室,保持安静。
2. 按照一日常规要求做好保育、卫生工作。
3. 需要时协助教师组织好教育活动,及时处理活动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以保证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1. 入厕、洗手,逐渐转入安静状态,做好活动准备。
2. 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
3. 注意力集中,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或提问。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4. 与老师、同伴分想活动经验。
5. 幼儿逐渐形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运用已获得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6. 活动后能对自己完成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7. 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位。
了解幼儿园教育内容给予积极配合
盥 洗
与
午 点
1. 观察照顾个别幼儿,教育幼儿不挑食。
2. 餐前、餐中不处理问题,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氛围,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3. 进餐时教师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
1. 负责消毒桌子、准备点心等.创造安静、整洁的进餐环境,进餐时,不拖地、不扫地。
2. 强调盥洗常规,在洗手这一环节除了对幼儿进行卫生方面的教育,还要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1. 入厕、洗手有秩序,方法正确,不玩水。
2. 按要求拿餐具、食物,进餐时不高声讲话,不洒落点心,安静的吃完自己的一份。
3. 吃完后有序送餐具到指定地点,做到轻放并及时擦嘴、漱口.
4. 进餐时要细嚼慢咽,不慌不忙,不咂嘴,不挑食,不用手抓食物,不弄脏桌面,地面和衣服,不东张西望。
5. 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轻放椅子,离开饭桌,送回餐具。饭后漱口、洗手。
活动 内容
教 师
保育员
幼 儿
家长
户外
自由
活动
1. 做好游戏的一切准备,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合理安排游戏环节。
2. 尽量让幼儿到户外自由的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尊重幼儿意愿,切实指导幼儿游戏,注意观察、引导幼儿,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
3. 鼓励幼儿正确进行游戏评价,为游戏的进一步开展做好铺垫。
1. 做好游戏的一切准备,协助教师组织游戏活动。
2. 幼儿活动应在教师视线范围之内,注意安全。
1. 情绪愉快,积极参加。能自选游戏、自选角色,根据游戏规则展开活动。
2. 同伴间友好交往,遇事积极思考,学习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3. 能正确使用玩具、自制游戏材料、爱护并整理活动材料.
离 园
活 动
1. 组织幼儿开展各类活动,并与幼儿进行简短谈话,回顾一天的生活,肯定他们的进步,提出新的要求。
2. 有计划的引导幼儿带亲子小游戏回家和父母一起玩,培养幼儿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3. 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子等是否穿着整齐,提醒幼儿带好回家的用品.
4. 来接幼儿的成年人,一定要是见过面的家长,对生人来接幼儿原则上不放行。对父母离异的幼儿,一方来接一定要征求另一方是否同意,以免闹矛盾。
5. 主动与家长交流幼儿园情况,特殊情况的幼儿须仔细向家长交待,有针对性的做好家园沟通。
6. 过了幼儿离园时间家长还未来到的,一方面要与家长联系,另一方面要安慰好幼儿,共同等待。
1. 下班前做好室内外地面的打扫和整理工作,关好水、电阀和门窗。
2. 配合教师组织好幼儿离园活动。
愉快的离园回家,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
1. 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2. 注意观看每日的《家教园地》《温馨提示》,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各项工作。
3. 离园时同幼儿一起有礼貌地向教师道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