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灌云县西片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73326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灌云县西片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灌云县西片2020年苏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监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 积存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8分〕 在黄海之滨,有一座美丽的城市——连云港。她文化厚重,物产丰饶,风光美丽。这里是中国最著名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乡,这里有中国最古老的岩画——将军崖岩画。这里的水晶玲珑tī〔   〕透,这里的云雾茶沁人心脾,这里的金镶玉竹摇曳多姿,              。这里有令人心kuànɡ〔    〕神怡的山海胜境:海天一色的苏马湾,神奇浪漫的花果山,世外桃源般的宿城,飞珠溅玉的龙潭瀑布……好一幅“海〞“古〞“神〞“幽〞的美丽画卷! 〔1〕在横线上,依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2〕仿照画横线的句子结构,续写一句能体现地域特色的话。〔2分〕 〔3〕结合文段内容,请你生动介绍连云港某一景点。〔120字左右〕〔4分〕 2.依据所学知识填空。(10分) 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陆定一《老山界》〕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 《泊秦淮》〕 ④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⑥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诗人舍生取义思想的诗句是 , 。 ⑦杜甫《春望》中运用通感手法表达伤时忧国之情的句子是 , 。 3.以下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敌我力量悬殊,与其负隅顽抗,寡不敌众,不如撤退,以保全有生力量。 B.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C.节日的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D.校园里传来了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刚作文比赛获得了全国一等奖。 4.仿用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请以“时间〞开头,结合自己的心得,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2分〕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时间 5.为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班上展开“爱国主义教育〞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7分〕 ①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条宣扬标语。〔2分〕 ②你们班参加歌咏比赛的曲目是《歌唱祖国》,请依据歌词说说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2分〕 歌唱祖国〔歌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③假如班级要展开一次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作为主持人,你想在开始时怎么说?〔3分〕 第二部分 理解心得〔60分〕 〔一〕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下面问题〔7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国尚思为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一语双关,应怎样理解?〔3分〕 7.“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4分〕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之罪有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日:“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已毕,请杀之。公日:“勿杀!寡人闻命矣。〞 8.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4分〕 ①齐之习辞者也〔  〕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③何坐〔   〕 ④寡人反取病焉〔   〕            9.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停顿〔限2处〕。〔2分〕 使 吾 君 以 鸟 之 故 杀 人,是 罪 二 也。 10.翻译文中的句子:〔4分〕 ①吏二缚一人诣王。 ②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王笑曰〞你如何来理解楚王的笑?〔3分〕                          12.结合以上两则关于晏子的故事,说说晏子在说理方面的技巧。〔4分〕                                 〔三〕阅读《园林建筑的空间美感》,完成下面的习题。〔17分〕 ①园林建筑的艺术处理,是处理空间的艺术。 ②中国的园林是很发达的。北京故宫三大殿的旁边,就有三海,郊外还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等,这是皇帝的园林。民间的老式房子,也总有天井、院子,这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 ③宋代郭熙论山水画,说“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这也是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园林中也有建筑,要能够居人,使人获得休息,但它不只是为了居人,它还必需可游,可行,可望。“望〞最重要。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颐和园的长廊不但引导我们“游〞,而且引导我们“望〞〕,就是“住〞,也同样要“望〞。窗子并不单为了透空气,也是为了能够望出去,望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获得美的感受。 ④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颐和园乐寿堂差不多四边都是窗子,四周粉墙列着许多小窗,面向湖景,每个窗子都等于一幅小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出去,景色都不相同。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增多了。 ⑤明代人有一小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窗子的美感作用:一琴几上闲,数竹窗外碧。帘户寂无人,春风自吹入。 ⑥这个小房间和外部是隔离的,但经过窗子和外边联系起来了。没有人出现,特别了这个小房间的空间美。这首诗好比是一幅静物画,可以当作塞尚画的几个苹果的静物画来欣赏。 ⑦不但走廊、窗子,而且一切楼、台、亭、阁,都是为了“望〞,为了得到和丰富关于空间美的感受。 ⑧颐和园有个匾额叫“山色湖光共一楼〞。这就是说,这个楼把一个大空间的景致都汲取进来了。苏轼诗“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就是这个意思。颐和园还有个亭子叫“画中游〞。“画中游〞,并 说这亭子本身就是画, 说,这亭子外面的大空间好像一幅大画,你进了这亭子,也就进入到这幅大画之中。所以明人计成在《园冶》中说:“轩楹高爽,窗户邻虚。纳千顷之汪洋,收四射之烂漫。〞 ⑨概括说来,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美,当如沈复所说的:“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这也是中国一般艺术的特征。 13.在作者看来,中国园林建筑除了应该遵循 的思想外,尤其应该满足 的要求。〔2分〕 ③段,请用简短的话说说中国园林建筑中的窗子主要具备那两种功能?〔2分〕 ⑦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3分〕 16.依据本文所提供的知识,说说为什么民间老式房子的天井、院子,也可以算作一种小小的园林?〔4分〕 ⑧段的横线处填充一组对应的关联词。〔2分〕 18.积存链接:在小学时,我们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绝句》,其中有两句诗写出了门窗“可望〞的审美效果,请你默写出相关诗句。〔4分〕 〔四〕阅读《选择》,完成文后习题(共19分) ①他本在一家外企供职,一次意外,使他的左眼突然失明。为此,他失去了工作,到处求职都因“形象问题〞连连碰壁。“挣钱养家〞的担子落在了他那“白领〞妻子的肩上。 ②妻子日渐感到他的老父亲是个负担,不只一次跟他商量把老人送到老年公寓去,他都没同意。一天晚上,他们在卧室里吵了起来,妻子嚷:“不把你爸送走,咱们就离婚!〞 ③第二天早饭时,父亲说:“有件事我想跟你们商量一下,你们天天上班,孩子又上学,我一个人在家太冷清了,所以,我想到老年公寓去住,那里都是老人……〞 ④他一惊,父亲昨晚果真听到他们争吵的内容了!“可是,爸——〞他刚要说些挽留的话,妻子瞪着眼在餐桌下踩了他一脚。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 ⑤第二天,父亲就住进了老年公寓。 ⑥星期天,他去看父亲。父亲问他工作怎么样,身体好不好……他好像被人打了一记耳光,脸上发起烧来。“你别过意不去,我在这里挺好,有吃有住还有得玩……〞父亲看上去很满足,可眼睛里却慢慢涌起一层雾。 ⑦几天来,他因父亲的事寝食难安。挨到星期天,又去看父亲,刚好碰到市卫生局的同志在向老人们宣扬无偿捐献遗体器官的意义,问他们有谁愿意捐,很多老人都摇头。父亲站了起来,问了两个问题:一是捐给自己的儿子行不行?二是趁活着捐可不可以——“我不怕疼!我也老了,捐出一个角膜,生活还能自理,可我儿子还年轻呀,他为这只失明的眼睛,失去了多少工作的机会!要是能将我儿子的眼睛治好,我就是死在手术台上,心里也是甜的……〞 ⑧所有人都停止了谈笑,把震惊的目光投向老泪纵横的父亲。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他满脸泪水,迈着繁重的步子,一步步走到父亲身边,和父亲紧紧地抱在一起……父亲用手给他捋了捋衬衣上的皱褶,疼爱的目光像一张网,将他兜头罩下。他再次哽咽,感受如灯的父爱,在他有限的视力里放射出了无限神圣的光亮。 ⑨当天,他就不顾父亲的反对,把父亲接回了家。至于妻子,他已做好最坏的打算。 19.第⑥段中画横线句子属于    描写,表现了父亲               的心理。〔2分〕 20.揣摩第④、⑨段中画曲线的两句话,回答问题。〔4分〕 ①“他只好又把话咽了回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②他已做好的“最坏的打算〞是什么?                                                         第⑧段中“一股看不见的潮水瞬间将他裹围〞一句。〔4分〕 22.从全文看,父亲的“选择〞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4分〕 23.你对文中的人物有什么评价?请任选其中一个人物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5分〕 第三部分 表达交流〔60分〕 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都那么不同平常,也可能是某一个随时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请以“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1〕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 〔2〕600字左右,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