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为做好疫情防控管理期间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师生提高心理调适能力,构建平安、友善、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按照学院整体防控工作的要求,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一、成立组织,认清责任。
统筹成立心理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师生开展心理防护与干预工作。按照“学校一班级一宿舍”四级心理危机预警体系,明确责任,开展工作。认真执行《班级晴雨表》周报制度,由心、理委员负责联络本班学生,每周汇总并上报学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要及时研判,并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心理援助服务。
二、多种形式,提供援助。
开展教职工和学生的心理援助和疏导。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采用线上的方式为师生提供常态化的心理咨询服务,开通电话预约、微信预约服务,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团体心理辅导,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针对不同XX分层次组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心理辅导的覆盖面,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解决防疫期间遇到的心理困扰。
三、精准帮扶,抓住关键。
要密切关注特殊XX (有发热咳嗽症状的、被隔离的)、高危学生XX,及时掌握心理动态,排查情况,分类管理。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进行网络或电话一对一沟通交流,定期了解学生健康状况,鼓励他们调整心态、坚定信心,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
四、家校联系,加强沟通。
要创设多种途径,如电话、电子邮件、QQ、微信等,保证与家长间的沟通渠道畅通;在学生出现心理危机时,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家长或监护人明确认识到学生的危机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建议家长或监护人寻求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检查、评估和治疗,依法依规与家长或监护人协商危机学生的休复学、陪读陪护等事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帮助他们度过心理难关。
五、重在预防,及时干预。
充分利用心理危机四级网络体系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时通过加强课堂考勤、夜间查寝、参加实践活动情况评估以及同学之间观察等途径,及时识别心、理危机学生个体;畅通危机干预渠道,依托四级工作体系,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转介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对于因心理疾病休学返校的学生,按照规定出具专业精神卫生机构的诊断后,办理复学手续。
六、做好教学,知识普及。
组织开展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发挥课堂普及心理知识的主渠道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学中要设计加入疫情防控知识、心、理调适方法和生命教育等内容,保证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操作性与实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会学生基本的心理调适技能。
七、宣传活动,拓展创新。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不断丰富宣传途径,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文明理念和健康意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心理保健能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八、心理援助,延时服务。
为方便师学生求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疫情防控封闭期间,开通心、理疏导线:XX-XXX,并增加休息时间心理疏导:每天中午13: 00—14: 00,晚上19: 00—20: 30。同时,开放心理宣泄室,方便学生进行情绪疏导和宣泄。不同校区的师生可以通过专题网站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心理健康状况,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等进行预约网络咨询。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干预,缓解师生的不良情绪,引导他们积极面对生活,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为全面做好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师生的健康教育,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加强疫情防控宣传。
通过校园网站、校官方微信、校官方微博、校内各单位微信、QQ工作群等多种渠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及时做好有关疫情防控重大决策部署的政策宣传和解读,引导全校师生员工了解掌握学校疫情防控措施和工作要求,增强“防控疫情、人人有责”的意识,坚定信心,群防群控,齐心协力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普及疫情防护知识。
充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台、校报、宣传栏、新媒体平台、电子屏、横幅标语、主题海报等各种宣传渠道,通过各单位微信、。。工作群等便捷方式,及时发布新冠疫情的预防知识和健康提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疫情防控科普宣传,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师生员工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开展疫情防控心理健康服务。
启动疫情防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通心理支持热线,协同校内外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通过组织线上及线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师生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指导师生做好自我调适和心理防护,提升信心,以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科学应对疫情,减少心理疾患的发生。
四、开展疫情防控专题学习。
邀请XX市医院、市区疾控中心相关医生、专家来校为师生员工开设新冠疫情防控专题讲座,帮助师生了解新冠的防治基本知识,掌握防护方法,知晓发现疫情后的正确处理手段,识别对于新冠的一些认识误区,科学理性地看待疫情。
五、加强学生日常健康教育。
把新冠疫情防控的健康教育作为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组织各班级通过开展线上或线下主题班会、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卫生健康意识和防护意识;加强学生日常健康教育和管理,主动关心关爱学生,通过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举办卫生知识讲座、“美好青春、健康同行”主题团日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理念,合理安排日常作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平衡膳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预防学生心理状况的波动和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帮助学生科学对待疫情,减轻疫情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促进校园和谐稳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统部署,坚持统领导,全体人员相互配合;科学防控,快速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分级负责;加强宣教,全员参与,坚决执行各项要求,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动态掌握疫情期间我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缓解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伤害,保障我校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二、工作目标
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坚定抗击疫情必胜信心,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做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疫情防控期间意识到位、职责到位、保障到位,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依托开展工作,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疫情防控工作整体部署,制定工作计划方案,有序推进相关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要工作:
1.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工作方案》;
2. 组织各班级开展心理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学生进行
重点关注和反馈;
3. 各班级配合、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
4. 开展在线心理咨询;
5. 组织举办在线心理健康讲座;
6. 在线宣传疫情防控期间的心理保健和心理危机预防干预知识;
7. 指导各班级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各班级主要工作:
1. 结合实际,各班级制定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
2. 实施心理排查,并向心理中心反馈排查结果;
3. 组织开展线上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及其他宣传教育;
4. 活动结束后各班级将活动图文资料报送至学校心理中心。
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主要工作:
1. 及时了解和掌握本班、本宿舍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向辅导员及时上报问题学生;
2. 做好朋辈帮扶、危机识别和抗疫知识、心、理调适方法的普及和活动宣传工作。
(二)加强学生心理状况的精准排查
学校辅导员、各班主任、学生干部和家长的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要加强对学校原有重点关注学生的排查。宿舍长执行“宿舍成员心理健康状况日报制度和零报制度”,每日填写“疫情防控期间宿舍成员心理状况日报表”向班级心理委员报送舍员心理动态;心理委员执行“班级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周报制度”,填写“疫情防控期间班级成员心理健康状况周报表”,每周将汇总的班级成员心理动态上报至辅导员;辅导员填写“疫情防控期间心理问题学生周报表”,每周对上报的问题学生心理状况进行分级分类,将需要心理中心协助的学生信息报送心理中心、。如发现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和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需立即上报辅导员。针对原有重点关注学生,辅导员需每周与其进行心理谈话,并与其家长一对一沟通学生心理状况,有效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在精准排查的基础上,心、理中心老师需根据学生心理分级分类情况,反馈学校指导意见,共同进行重点关注学生XX的跟踪监护、精细帮扶。通过在线心理咨询和朋辈互助为学生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
(三)加强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
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危机体系识别学生的心理危机,同时通过夜间查宿、同学之间观察和公寓畅通危机干预渠道,管理员的观察等途径,及时识别和上报心理危机学生个体;依托“学生一辅导员一学院一心、理中心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五级心理危机预机,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工作,做到危机干预工作链条运转及时、快速、合力;利用校医合作平台,对已在服药治疗的学生,做好医疗保障服务,确保学生能够及时复诊和药品;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转介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四)完善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工作机制
心理中心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力量,提供校内外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学校心理中心开通电话、微信和QQ等形式的咨询方式,为受疫情及封控管理措施影响的学生及时进行情绪疏导和心理支持。具体联系方式为:马老师、李老师,心理中心和学校需积极向学生宣传介绍“抗疫心理援助平台”,鼓励广大学生积极、主动求助。
(五)举办抗疫心理健康讲座
心理中心充分利用兄弟学校的优质学习资源共同举办“抗疫心理讲堂”公益讲座,帮助师生因疫情防控而产生的压力。心理中心根据讲座时间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前发布,提醒我校学生按时聆听。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宣传教育和校园文化活动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抖音、QQ群、网络课堂等“云”形式开展心理健康班会、沙龙、疫情防控心理调适知识讲座等主题教育活动,重点从珍爱生命、情绪宣泄、压力调节、睡眠调控、疫情心理健康指导、职前心理适应等方面,引导学生调整心态,提升心理应对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