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我公司按照《环境管理体系标准》(GB/T241 —1996 idt
ISO141: 96)的要求加强环境管理,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大连市建设委员会等的有关要求,制定详尽的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在本标段施工中,我公司通过增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环境整洁优美,场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建成无大气污染、无水污染、无噪声污染的花园式、景点式工地。
1.1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方针
“科学管理,环保创优,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作为本工程环境保护方针和主要指导思想,贯彻工程施工的始终。
1.2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
⑴文明施工目标
创建文明安全工地,创建“文明四区”,不断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的管理,使文明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认真贯彻大连市政府和业主有关文明施工的各项要求,科学组织施工,做好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工作。
⑵环境保护目标
结合本工程特点及施工现场环境特征,项目经理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目标确立为:“场区四季常青,建成无大气污染、无水污染、无噪声污染的花园式、景点式工地。”
1.3建立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的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体系,运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施工,明确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和目标,确定人员及相应的职责。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对施工期间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由文明施工、环境保护队负责协调、监督、检查项目经理部各部室、作业队的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
作。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环境管理体系详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 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图
1. 4文明施工管理
搞好文明施工管理是开展窗达标、创建文明安全工地活动、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途径,是两个文明建设在施工生产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开展二次经营活动、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抓好文明施工管理,推行现代管理方法,科学组织施工,以文明施工为龙头,创出一流品牌,带动各项管理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在本合同段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建设部、大连市建委关于“文明安全施工”的有关规定,达到各相关标准的要求,争创市级“文明安全”工地。
1.4. 1文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按照业主及大连市建委等有关部门的要求,本工程施工场地采用全封闭的围蔽形式,围护设施采用集团标志的彩板围档。
在施工现场入的显著位置设立“一图六版”,内容包括现场施工总平面图、总平面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质量控制、材料管理等的规章制度和主要参建单位名称和工程概况等,并按规定内容表明各项目内容。
严格按照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各项临时设施,场内大宗材料、成品、半成品和机具设备等堆放整齐,同时挂上规格型号标志牌。做到场地清洁、道路平顺,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达到标准化作业要求。
施工现场临时道路进行路面硬化处理,厚度、强度满足施工和行车要求,周边设排水沟。
在施工现场明确划分办公区、施工区、民工生活区和职工家属区,搞好“文明四区”建设。
1.4.2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积极开展安全、文明施工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提高文明施工认识,使全体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企业的形象、队伍素质的反映,是安全生产的保证,以提高职工文明施工和加强现场管理的自觉性,做到每个施工人员懂法、守法,共同创造便民利民不扰民的良好社会环境。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对项目经理部及各项目分部负责人进行明确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章可循,做到事事有人负责,处处有人管。
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主要注意以下方面:
⑴用电线路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安装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并按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施工现场必须设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压和工地照明。
⑵机械、车辆管理
施工机械、车辆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和线路行驶,不得任意侵占场内道路。各种施工机械进场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能使用;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机组责任制,按有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
⑶现场办公、生活设施、卫生管理
施工现场设置各类必要的职工生活设施,搞好环境卫生和内务,建好职工之家,搞好文体活动,办好职工食堂、饮用水供应,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确保职工身心健康。
保持施工现场道路畅通,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状态。随时清除建筑垃圾,保持场容场貌的整洁,在车辆、行人通行的区域施工时,设置施工标志。
⑷监督检查
加强检查监督,从严要求、持之以恒,使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真正抓出成效。项目经理部对文明施工现场实行定期检查,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对照评分,严格奖惩,交流经验,查纠不足。
1.5环境管理工作的实施与运行
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实行封闭、半封闭管理,通过对施工过程中人员操作和使用设备的控制,达到减少噪声污染、减少扰民,确保施工生产正常顺利进行。
施工前与所在地区环保管理部门签定环境保护协议,承诺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范围以外的土地及植被进行保护,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施工现场的噪声检测工作;开工前与所在地区的文物保护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施工范围内文物的埋藏情况,对地下文物进行保护。
1.5. 1针对不同噪声源的控制措施
⑴项目经理部设备物资部制定专项控制措施,对达不到噪声标准的设备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
⑵项目经理部组织现场人员进行环保教育,尤其是机械操作人员及施工员。
⑶所有机械设备按照“施工设备技术保养规程”要求进行保养,最大限度地减少有形磨损,确保设备在正常状态下使用。
⑷新购置设备及修理后设备均达到原机噪声排放标准。
⑸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按照《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执行。
1.5.2噪音扰民预防措施
⑴ 进行噪声作业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晚22时〜早6时不得作业,特殊情况要连续作业时,需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证,并采取降噪措施,配合建设单位按规定在所在地区环保部门备案后再施工;
⑵采取有效的管理制度控制人为活动噪声,杜绝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
⑶电锯、电刨、搅拌机、空压机等机械安装在隔音工作棚内,工作棚四周设严密围挡。
1.5.3水污染控制管理
⑴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提倡节约用水,切实减少生活废水,杜绝水资源的浪费,项目经理部内所有水龙头及其它各种洁具均采用节水型设施;
严禁将食物加工废料、食物残渣及剩饭等倒入下水道,设专人负责清扫,采用无磷洗涤剂清洗餐具,设隔油池,定期掏油,由专人每月清理一次,废水经除油后排出;
生产场地的卫生间污水经沉淀池处理后排放。
⑵施工中水污染的处理措施
施工现场的油料存放于库房内,库房地面进行防渗处理,油料储存和使用时,防止出现跑、冒、滴、漏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施工消耗的油性物资露天存放时,地面采取有效防渗漏措施。施工中更换的废油按有关规定妥善进行处理,以防污染水源和土地。
1.5.4大气污染控制管理
施工扬尘控制措施
在土方开挖出土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指挥挖掘机司机,采用全封闭自卸车及时清运,按标准规定装车,禁止盲目多装车。施工现场出处设置冲洗车轮的装备及相应的排水和泥浆沉淀池,将车辆槽帮和车轮冲洗干净,防止带泥上路和遗洒现象发生。车辆出现场到社会路面处,在路面上覆盖10〜15m长麻袋片或草帘。运输车辆进入消纳场应服从管理人员指挥,在指定地点倾倒。
施工现场制定洒水降尘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指定专人负责现场洒水降尘和及时清理浮土,正常情况下每天上、下午各洒水一遍,遇到风沙天气,每天洒水四遍。
施工过程中对水泥的使用,采取库存保管,装卸时注意避免扬尘。
施工垃圾及时清运,并洒水降尘。
施工现场设置的搅拌设备,搭设封闭式围挡并安装喷雾除尘装置。
施工现场使用的锅炉、茶炉、大灶符合环保要求,使用燃油锅炉、电热茶炉、液化石油气大灶。
拆除旧有建筑时,随时洒水减少扬尘污染环境。
1.5.5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
确保在施工生产、生活、办公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得到有效控制与处理,保证人身安全和健康,达到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目的。
1、废弃物的分类
施工现场办公区废弃物分类一纸张、电池、塑料制品、金属类;一次性餐具类;泔水类;其它类。
施工废弃物的分类一无毒害可回收类;无毒害不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
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专理组负责制作生产场所和办公区、生活区的废弃物标识牌,注明名称,并派人张贴或悬挂。
2、废弃物的管理
⑴ 在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四类垃圾箱,垃圾箱上张贴标识牌,分类盛放,并定期清理:
①纸张、电池、金属类;②一次性餐具类、塑料制品;
③泔水类;④除上述三类的所有其它类废弃物。
⑵施工垃圾分为三类管理:
① 无毒害可回收类;② 无毒害不可回收类;
③有毒有害类。
有毒、有害和是否可利用废弃物如下表,项目经理部按此表分辨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分别进行管理。
固体废弃物清单一览表
序号
类别
可利用
不可利用
1
无毒无害类
废钢筋头、废钢材、废木材、废铁钉、废铁丝、废办公用纸、废水泥渣、碎玻璃等
碎混凝土块、碎沥青混凝土、碎砖头块、碎石材、生活垃圾泔水等)
2
有毒有害类
废化工材料及其包装物容器等、废玻璃丝布、废铝箔纸、工业棉布、油手套、废旧桶、废灭火器、废塑料等
废激光打印机、复印墨盒,废电池,废复写纸,变质过期化学稀料,试验有毒害容器及溶液,灯管等;
对于施工及生活中产生的不可利用废弃物,项目经理部将设立垃圾临时存放点,并按要求每天清运至指定的垃圾消纳场,严禁现场焚烧垃圾。
3、应急准备和响应
为了预防或减少潜在的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对施工环境造成的影响,对可能出现的火灾、爆炸以及其他灾害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保证人员和物品的安全,减少可能发生的疾病和伤害,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少环境污染,特制定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4、防范重点
⑴易燃易爆(气)体:汽油、柴油、油漆、稀料、氧气瓶、乙炔瓶、液化气罐。
⑵可燃物体:木材、建筑垃圾、冬季施工保温材料等。
⑶作业点:土方开挖、脚手架、高处作业、电气焊作业点、吊装作业、机械作业、仓库、油库、施工现场配电室、配电箱、食堂。
⑷可能发生的工作事故:土方坍塌、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窒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
5、应急准备
⑴ 项目经理部成立应急准备领导小组,由项目副经理任组长,组员由办公室、工程计划部、设备物资部、技术测量部、安全保卫部等组成,负责事故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
⑵ 项目经理部制订应急预防措施,对应急小组成员进行应急培训,增强自防自救能力。
⑶ 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应急准备与响应工作检查,检查应急准备工作是否充分、得当。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专理组负责日常工作检查。
⑷ 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生产作业类别和各类活动场所地形、环境以及储存、运输物品的数量、品种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种类的应急器材,设置应急通道。对应急器材定期检查、测试,做好标识,防止失效器材影响应急使用。
⑸ 在重大节日、举行大型活动前,项目经理部制定专项应急准备和响应方案,并按其执行控制。
6、应急响应
⑴ 紧急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部主管领导和部室报告,并采取应急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① 向内部报告
简述出事地点、电话、报告人姓名。
② 向外部报告
详细准确报告出事地点、单位、电话、事态状况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相应紧急电话有:火警119、紧急警务110、急救120、交通事故122。
⑵重大安全事故应急措施
① 事故发生单位必须立即向项目经理部主管领导报告,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组织救援小组,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助。
② 各作业队设临时紧急事务联络员一名,负责紧急事务的联络工作。
7、加强监控量测,及时纠正,时时预防
对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进行监视和量测是保证环保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手段,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审核与监督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保证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持续有效进行。
环保监控量测工作由项目经理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专理组负责,每天对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监测,填写“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监控报告、施工场界环境保护监控原始记录”,对于不合格项要有记录、整改措施和落实结果。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检查,确实环境保护各项措施有效实施,确保环境安全可靠。
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境管理的相关文件,进场施工前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训,培养职工环境保护的主人翁意识,做到环保工作人人有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