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猜 想 与 评 判 课型: “表达交流综合施行 课时:1课时猜测与评判课前预习:1.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诗文并分类比较探究2. 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诗加以赏析或评价课程标准:“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施行的紧密结合。教学目标:1体验阅读:学会捕捉灵感,猜测走进文本的世界。2写作指导:学会搜集整理重组资料,勾画出心中的人物形象。评价任务:1.以生活体验为依托,探究经典诗文所蕴涵的思想感情。2.学会独立思索,能依据具体的作品进行猜测、评判。 教学重点:1.学会捕捉灵感,猜测走进文本的世界。2.学会搜集整理重组资料
2、勾画出心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学会独立思索,养成对作品做出自己的猜测和评判的习惯,尝试论文的写作。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叩问月亮:1、月文化:月亮在中国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它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优美的审美意境;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它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征人、游子对故乡和亲朋的怀念。月亮本身安宁与静谧的情韵,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索,使之成为永恒的象征。本单元主题是“叩问月亮,请大家背诵自己最喜爱的一首诗并加以赏析或评价。提示:复习背诵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中秋、夜上受降城闻笛、鸟鸣
3、涧,将诗文进行分类鉴赏。2、乡愁诗:如果全世界都可以放弃,诗人们就是不愿意失去故乡的消息。请大家罗列几首描写乡愁的诗句并思索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描写乡愁的。提示:复习背诵逢入京使、渡汉江,补充其他描写乡愁的诗如泊船瓜洲、黄鹤楼、春夜洛城闻笛等。3、送别诗:人生有欢聚,也必定有离别。正是一场场悲伤的离别才成就了一次次重逢的欢乐。请同学们背诵几首描写离别的诗句。提示:复习背诵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补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友人、赠汪伦等。小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同一首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读也有不同的体验。大家要敢于对自己喜爱的诗文进行分析、演
4、绎和描述,力求打开思路,读出个性。二、同中求异体会诗情1、比较水调歌头中秋与把酒问月,两位诗人为什么都把酒问月?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提示:两位诗人在现实中都壮志难酬,苦闷、孤独、寂寞之情难遣,在此都借酒消愁,同明月对话,借以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诗人们问天、问月,归根结底都是在问人生,经过一番认真探求之后,都得到了人生哲理的启迪。他们的人生感喟有相同之处,都是在经过一番感伤之后又流露出旷达乐观的情绪。苏轼的诗中比李白多了对亲人的怀念,对将来的美好祝愿,感情更加丰富。2、夜上受降城闻笛与月夜对月的描写有何不同特点?提示: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对月的描写十分出色: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显
5、得分外空寂惨淡,也使诗人激烈地感受到置身边塞绝域的孤独,而生发出思乡情愫。孤独的芦笛声起,唤起了戍边将士心中激荡的思乡之情。 月夜中没有实写月亮,而是通过闺中爱妻夜晚望月怀夫、久久不眠的情景,写出了月圆人不圆,思念之情刻骨铭心。鸟鸣涧中的“闲与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人之“闲有何不同?提示:鸟鸣涧中的“人闲说明四周没有人事的烦扰,体察到夜间花落,说明夜晚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闲静,并为春山空寂而惊叹。其“闲是心灵的静谧与美好。记承天寺夜游中的“闲,表面上看是闲情逸致欣赏月色之美,但其深层中则含有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饱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虽闲但绝不静。三、捕捉灵感大胆猜测1、猜测与评判的含义:猜测与
6、评判表面上看来是一种简单的看法或看法,是一种偶然的选择,其实有价值的看法或看法的提出并不容易,这体现了一个人基本素养和学术智慧,一个学者,一辈子做的事也可以说就是学养的增益和学术智慧的磨砺。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同学,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对此有所了解,懂得如何拓展学术视野,改善自己的智能结构。假设或猜测的提出,必定会面临两种状况,一是所提出的问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是“真的;一是所提出的问题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是“假的。学术研究和学术论文的写作,毫无疑问,所要求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但是,悖论随之发生,在任何人的学术道路上,却都难以做到这一点。如前所述,包括胡适、波普尔也概莫能外。其实所谓的“真,只不过是“
7、逼真度较高罢了,今天人们所认同的所谓的真理,只是相对来说较为逼近真理,并不就是真理。要使自己的假设与猜测具有较高的逼真度,别无快捷方式,唯有在“学养二字上老老实实地下工夫。学养包括从书本的和施行实验中获取的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成果和理论修养。诗人都是多情的,正因为有了多情而敏感的心灵,才有了诗。我们读诗,可以用猜测与评判的方法去寻求诗人之心。请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中找出对诗歌的猜测与评判的内容。提示:如“有一个诗人有一天晚上突然睡不着觉了,找不到原因,只觉得身子很暖和,原来经过一个冬天,地气开始回暖了,于是他写诗说“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是作者的猜测;“你们看,诗人的生命节奏,感
8、通着宇宙的生命节奏。一句属于作者对诗歌的评判。2、猜测与评判的方法我们在对诗歌进行猜测与评判时,可以加入时代背景,设置契合的环境描写,体会情与景的交融;在自然现象中读出深入的人生哲理,在对比中突显意蕴,借助联想生发,体会修辞的含义,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等等。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诗歌进行猜测与评判?老杜有一句诗:“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后代的诗人特别喜爱。那是安史之乱后黑暗的唐草社会,一个无月的黑夜,诗人忧心如焚,彻夜不眠,忽然,窗外那黑黝黝的山嘴里,一下子吐出了一轮晶莹的明月,楼外的水池,月色之中,也波光粼粼,明亮起来了,诗人的心境,也由忧苦而惊喜,而充满了对天意的
9、默默感动。胡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比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么,是不是宇宙就死掉了呢?没有,“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越是雪大风寒,越是千山万径,越显得那个钓鱼的渔翁,生命力十分强健。胡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又如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听起来诗人好伤感啊,怜香惜玉的一个样子,但你没有读懂。你想一下诗人半夜里被风雨惊醒,但清晨又是一个号天气,又是一个春光明媚,他也又是一个号心情,躺在被窝里,听叽叽喳喳鸟儿窗前啼叫,阳光透过窗格儿满满地洒进来,好不开心!哪些风风雨雨,雨雨风风,总会过去,而人类社会,宇宙自然,正是这样,在风风雨雨中
10、花开花落中,永恒地往前生长,往前发展,任何东西也阻止不了生命的生长。胡晓明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小结: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会不时产生种种要进一步分析作者和作品的愿望,从某种直觉中,冒出来一星一点的思想和形象的火花,这种灵性的感觉就是“灵感。它弥足珍贵,不仅因为可遇不可求,稍纵即逝,而且还因为,它是你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的。它需要长期的探究和积极的思索,它是积存的结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要及时抓住灵感,运用好灵感,让它为我们服务。四、心有灵犀妙笔评判1、我们在读诗时,要用一颗敏感多情的心与诗人交流,这样你便与诗人有了相通的语言,共同的情感,便有了读者与诗人的交会、契合,也便达到了读诗的最
11、高境界。你与诗人同歌同泣同喜同忧了,诗人便是你心中的诗人了。如一位考生在苏轼的赤壁一文中写道: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不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深思。作者展开想象的翅膀,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苏轼的精神世界,揣度人物的心理和动作,达到了与世人精神的契合。2、请同学们欣赏一篇例文,读后互相交流,试加以赏析亘古的感动 我心中的李白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献给李白 公元2005年的某一天,我独自站在如霜的月光里,举头仰望深邃的夜空,在
12、你离去后的第1233个秋天,怀念着你,带给我所有感动的你,盛唐的诗仙,李白。 开朗雍容的大唐,你用半个世纪的生命,在漂泊中走过。从中亚的碎叶到蜀地到荆楚再到山东,又由山东到大唐各地,你永远地行走,饮你的酒,洒你的泪,唱你的歌。你用你那天籁似的诗文,横空出世的才华,为盛唐增添了光辉,为后人留下亘古的感动。 你有着远大的抱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那时,带着对前途无限的憧憬,意气风发的你走入官场,像许多读书人一样,渴求通过仕途一展才华,挥洒人生,报效国家。宦海沉浮,你洒下了多少汗水,为了理想,又付出了多少心血!不管结局如何,我依旧为你而感动,感动于你那份执著,感动于你为了梦想的不懈追求
13、 你又是那么放荡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时,你愤然远离那片尔虞我诈的地方。在那个烟花三月的时代,他们期望你歌功颂德,取悦帝王,全然不顾你的治世贤才。于是傲然的你独上高楼,要力士脱靴,贵妃捧墨,你对他们说:“钟鼓馔玉不够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无论后来你得到的是一场放逐,我依旧为你而感动,感动于你不事权贵的傲岸,感动于你如天山雪莲般不为世俗玷污的高洁的情操。 你因此而注定孤独。那时,你手执金樽,立在花间月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也曾想“划却君山,你也曾想“醉杀洞庭,可是“众鸟高飞之后,天空的一片孤云也飘然离开,仿佛万物也都弃你而去。或许真的只有敬亭山才是你“相看两不厌的知
14、己?不过你知道自己的价值,你高唱“天生我材必有用,于是乎“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你又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即使无人理解,我也依旧为你而感动,感动于你寂寞中的达观,感动于你的孤芳自赏。 谁说你孤僻冷漠?那个暮春时节,不是你给王昌龄送去朋友无限的同情与关切?“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那落尽的杨花记得,那悲啼的杜鹃也记得! 谁说你心灰意冷?那个绿杨三月,不是你在感叹钱少阳秉烛饮酒的避世生活?“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早已鬓发花白的你,还是一腔热血,“誓取楼兰“杀敌报国,一杯白玉美酒,道尽你暮年不已的壮志雄心! 那一年,那一天。公元762年秋,你最后一次举起酒杯,却看到水里的玉盘,于是你忘情地扑
15、向水中,永远地,抱月而眠。认真又天真一世的你,又诗一般地离去,留下亘古的感动。 你是仙风傲骨的诗仙,是醉卧长安的醉汉,是遗世独立的仙鹤,更是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你的浪漫与癫狂,你的爱恨情仇,豪迈义气,全部达到极至;蜀道猿啼,赤壁风云,洞庭烟波,浩瀚江河,全都因你而飞扬!感动于你的执著,感动于你的傲岸,感动于你的达观,感动于你的一切! 青莲居士,今天,我再次怀念你,愿这文字,为你的诗文作证,也为这份亘古的感动作证。 1233年后的这个秋夜依旧“青天片无云,明月当空,我在这里怀念诗仙李白。 简评本文结构精巧。题记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对作者感动对象的距离,贴身关注李白的生活时代与个性才情。首尾照顾,反
16、复渲染“我在今天的月夜为你李白而“亘古感动。作者对李白的材料非常熟悉,“生平与“诗歌都用得很巧,特别是引用化用他的诗歌,如同己出,又使人不能不联想到李白的诗与人与他那时那地的情感态度,在还原中剖析人物的心灵世界,让读者陪同作者浸染在浓郁的文化氛围里。用厚重的文化底蕴提升作文品位,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现实需要和可操作途径。引领同学们把在平常积存下来的文化素养,通过自己的作文等反映出来,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与艺术品位,也同时提升了整个人的文化品位。 3、读了以上例文,请大家试着去猜测和评判你心仪的某一位诗人或文学家如李白、杜甫、苏轼等,以我心中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主题集中;3追求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猜测与评判;4字数不少于600字。教学反思:猜测与评判是阅读和写作中常常用到的两种方法,教师应善于启发和引导,以课本为例,通过对本单元所学诗歌的比较探究,同中求异,揣摩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为猜测与评判做好准备。 通过对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一文的赏读,让同学初步感知猜测与评判的方法,然后再结合例文进一步讨论探究,总结方法,进而学以致用,从阅读走向写作,这样就会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