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9(同课异构)鱼塘中心完小:秦X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
2.在故事情境中有滋有味地朗读,体会“?”、“!”、的作用,感受课文富有的童真童趣。
【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故事情境,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并借助“?”、“!”、来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对大自然对待小动物的无比热爱之情。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图文结合,看懂图意,感受课文富有童趣的,纯净透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童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故事的童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习旧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喜鹊一家,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故事,看看喜鹊妈妈是怎样教自己的孩子学习的。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读,体会情感。
1.学习第自然段
(1)生读。
(2)故事发生在哪里?教学生字:渡口。生读。请生指渡口在哪儿?(渡口旁的枫树上)教学渡船,渡河,摆渡。
(3)你看到了一棵怎么样的枫树?交流。(很大很高),请生读出这种感觉。想把什么词语送给枫树?四个字的词语。(枝叶茂盛)
(4)理解“遮蔽”。蔽的意思是什么?(遮、挡的意思)你发现了什么?(这个词语是由意思相近的两个字组成的)请生说说类似的词语。(阻挡满足喜欢)
(5)再读第一段,了解我喜欢什么?(喜鹊和枫树)把相关的句子划出来。出示:“我们村的渡口旁有一棵枫树,我很喜欢它。”“枫树上有一个喜鹊的窝,我喜欢极了。”
2.学习2-4自然段。学生默读,在小组内交流,把喜欢喜鹊阿姨、喜鹊弟弟的句子划出来。汇报。
(1)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生读,哪个词读出我特别喜欢阿姨。师范读,听出什么不同?生再读。
(2)还有这样有意思的句子,出示:我还像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喜鹊是我的喜鹊弟弟。
(3)把这两句变成诗形,生齐读。我像在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她是我的喜鹊阿姨。我还像童话书本里那样,在心中称呼小XX是我的喜鹊弟弟。
(4)交流其他喜欢的句子。
3.学习53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喜鹊妈妈是怎样教喜鹊弟弟知识,画出相关句子,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
(1)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她的鸟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喜鹊阿姨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2)仿写: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句子
(3)“鹊!鹊!鹊!”喜鹊阿姨教道。我知道,这便是、o、e喜鹊弟弟们也跟着学:“鹊,鹊,鹊”你从这组对话体会到了什么?
(4)指导感情朗读。
(5)今天早上,太阳从渡口对岸山冈后面升上来了,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体会出了什么?
4.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童真童趣呢?
(1)学生思考回答
(2)教师小结:本文介绍了枫树上喜鹊一家的故事。通过“我”的创造性想象,把喜鹊一家的生活描写得其乐融融、有声有色,让我们感受到了童真童趣,表达了对动物、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三)回顾课文,编写故事
1.跟阿姨和弟弟一起学拼音,看日出,还可能做些什么呢?
2.四人小组合作编故事。
(1)借助插图创设新情境,自由创编,鼓励选用“?”、“!”或者。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展示。我看见喜鹊阿姨逮了一条虫子回来,站在窝边。喜鹊弟弟一齐叫道:“鹊!鹊!鹊鹊鹊!”我懂得,他们的意思是:虫子,虫子,给我吃!喜鹊阿姨把虫子送到喜鹊弟弟的口中,叫起来:“鹊,鹊,鹊”我知道,她是在说:“快,快张开着,把它吃了。”
3.续编故事
(四)积累强化,课外拓展推荐郭X的另一首诗童话。童话-郭X小XX坐在篱笆的后面,侧着头,想到:“我长大了,要有一把蓝色的遮阳伞,那时侯,我会很好看,我要和蜜蜂谈话!”站在她旁边的蒲XX,插嘴到:“可是,那有什么好呢?”小XX马上问道:“可是,你会比我好妈?”“我长大了,会有一顶旅行用的黄色的小便帽;我要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旅行到很多的地方!”小XX沉思地说:“那真的很好,可是,我不要像你!”
(五)总结全文。童话是多么神奇而美好,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吧,把你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尽情歌颂,尽情赞美,我们也能成为了不起的小诗人、小作家!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