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62273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实验表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将有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也必将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注入强大动力。 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一方面要节约能耗,提升能效;另一方面,要通过净煤、减油、少气等方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鼓励光伏、热泵技术等应用开发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并且加大引进域外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产业是要重点突破的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地球家园,我国迈出决定性步伐,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 机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确保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国家 煤电发电量 故中和承诺 中国 5020% 是 2060 印度 11.00% — — 美国 10.60% — — 日本 3.10% 是 2050 韩国 2.50% 是 2050 南非 2.20% 0 2050 德国 1.90% 是 2050 俄罗斯 1.80% — — 印度尼西亚 130% — — 澳大利亚 1.60% — — 此目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将倒逼经济社会发展全面低碳转型,既是推进疫后经济绿色复苏、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的客观需要,也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路径,更是助力发展方式深刻变革,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和在未来的大国博弈中占据绿色低碳竞争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碳“即二氧化碳,“中和“即正负相抵。 “碳中和“其实是一个正在努力实现的方向,是指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在一年之内,生活、工作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 一、“碳中和“为什么总是和“碳达峰“一同出 现? “碳中和“和“碳达峰“确实总是一同出现。 “达峰“和“中和“有什么区别呢? 当每年碳排放量不再增加、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拐点开始出现,就叫碳达峰。 但是人类总是要排放碳,实在减不掉的就吸收掉,当吸收量二排放量,即实现排放二没排放,就是碳中和。 上述所说的"中和“是指二氧化碳达到相对零排放。这么说,应该是先“达峰“后"中和“。 我们国家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 “十四五“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实现碳达峰。因为只有碳先达峰了,碳中和才有基础和前提。 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到2030才达峰,现在可以无限制排放。 不是的,二氧化碳是一个长寿命的气体,它的寿命是百年量级的,如果你现在还不刹车,到2030年踩一脚刹车,肯定要再延续10年才能达峰。 所以“十四五“期间很重要的就是抓紧让能源结构转 二、联合国为什么提出把全球变暖限制在1.52C? 联合国给出的碳中和的重要目标是,把全球变暖限制在1.52C,而非29c或更高的温度。 因为这可以避免严重的后果,这也是我们努力争取碳中和的意义。 这一目标如果实现不了呢? 会全球气温上升,全球会有城市不断消失在海里; 气温上升会间接影响大气环流运动,加剧雾霾天气,让你无法呼吸; 天气会变得更加极端,202*年,东非多国因强降雨引发洪涝就是一场预演; 高温多雨导致蝗虫成灾,去年极端高温侵袭美国西部和澳洲,山火多发; 气温上升还将破坏生态系统,亚马逊雨林、北极冻土带等重要的多样生态消退,大量物种批量灭绝; 高山冰川也会慢慢消失,带来不可预料的灾害,00后很有可能会见证“世界末日“。 所以在全球科学界的基本共识是:全球变暖29c或更高的温度,将使地球不适合人类居住,这是人类无论如何都要 阻止的共同敌人。三、如何阻止全球变暖超过1.59c呢? 导致全球变暖的最大元凶是二氧化碳,占比约80%。 遏制全球变暖,首要的一点是减排。包括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物品生产。 碳中和中重要的操作之一是碳捕集,也就是把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捕捉回来。 目前的碳捕集主要有两条途径: 第一是植树造林,让绿色植物吸收大气中的CO2,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就能捕集一吨C02o 第二是常用技术捕集,化工厂排出的废气里CO2占比高达80%,在烟囱上加装吸附装置就能把大量CO2捕集回来 当然新兴技术捕集,全球的实验室在试验直接过滤大气,捕捉其中的C02o 四、碳中和跟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呢? 要实现全球的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作出改变,我们也可以从身边做起: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资源浪费; 尽量自带餐具,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 节约用水用电,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短途出行可以步行或骑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