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61989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阅读练习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 张岱年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需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假设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坚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关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所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背离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 以前曾经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庸〞。关于这个问题,应略以辨析。“中庸〞观念是孔子提出的,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关于中庸的含义无所解释。但是说“中庸之为德〞,而不是说“中庸之为道〞,足证中庸是指一种修养境界,而不仅是指一种抽象原则。孔子又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中行是较高的品德,应与中庸同义。《中庸》篇有云:“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所谓执两用中即关于中庸的解释。孔子尝说:“过犹不及。〞后儒解释中庸为“无过无不及〞,是正确的。 “中庸〞观念包涵一种熟悉,即许多事情都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和没有达到这个限度一样。这就是“过犹不及〞。有些事情,确实如此。如饮食衣着以及睡眠之类,确实是“过犹不及〞。但是,许多事情的限度是随时代的演进而改变的。例如所谓“君臣之义〞,过去认为是必需遵守、不可逾越的。但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打倒了君权,使人类历史大大前进了一步。又如中国封建时代排斥所谓奇技淫巧,阻碍了自然科学的进展;近代西方实证科学长足进步,技术远远超过了前代,促进了文化的高度发展。在历史上,在一定的范围内,超越传统的限度,往往可以实现庞大的飞跃。如果固守“过犹不及〞的中道,就不可能大步前进了。因此,“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曾经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我认为,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有删改〕 小题1:以下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小题2:以下对“中庸〞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小题3:依据原文内容,以下表述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1: 试题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即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也即作者的见解和主张,是作者思想和世界观的反映。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有时比较直接、显然、集中;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比较分散,需要对有关内容进行综合分析;而有时则隐含于字里行间,还需仔细分析和抽象概括。结合原文可知,D.因果颠倒。 小题2: 试题分析:D.“要坚决摈弃〞错,文中只是说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有利有弊,对传统文化还是继承发扬,取其利去其弊。 小题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属性的思维形 式,其语言表达形式是词或词组。"文中重要概念",是指对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是指依据具体语境准确领会文中重要概念的意义,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每一个概念都有其内涵和外延。"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就要既明确概念的内涵(特有属性),又明确概念的外延(包括哪些对象)。分析可知,C.这句诗表达的是一种人生短暂和无常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