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61033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 1.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初中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资源,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学习习惯和意识,让同学通过对网络平台上的语文知识的摄取,充实自身,充分了解学习内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同学们普遍乐于使用网络获得知识与信息,那么在教学衔接中就要抓住这一机遇,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让初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够提前与高中语文学习形成联系。 如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向同学播放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这档节目主要是为了宣扬中国文化,提升人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气息,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成语的熟悉程度。成语属于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在初中阶段关于成语的学习主要还是来自于课文,是必须要同学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中考中关于成语知识的视察并不多。而在高中阶段,成语学习是语文课程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也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让同学利用网络媒介了解更多的成语,在积存中获得语文知识,也为日后高中的成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利用网络平台形成初中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与互联网是互相连接的,这就给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学衔接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尤其是高中教师要充分地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帮助高中同学回忆与复习初中的语文知识点。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同学的语文应用和探究能力,这就必须要同学掌握语文基础,语文的基础在于字、词、阅读理解、写作和口语表达五个方面。而这五个方面重点的掌握和学习的时期是在初中阶段,所以高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同学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复习和积存,让高中同学利用网络平台中的复习资料和一些教学视频快速地回忆初中的语文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促进高中同学的语文学习热情,使他们乐于探究语文世界的奥秘。 3.教育部门要重视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初中、高中教学衔接的桥梁 最近一些年来,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常常会有一些新的变动,虽然变动的范围不会很大,但也给同学的学习带来了困扰,并影响了初中、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因此,必须要相关部门利用网络平台搭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教学衔接的桥梁,以此来促进初中、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这种教学衔接平台的建立,能够促进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让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师进行直接的交流,让他们彼此交换经验,针对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实现初中到高中的语文教学衔接。 2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1.知识层次的衔接。高中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学习相对较少,但少而精、容量大。它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宽加深,迁移性强,体现了语文和其他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特点。因此在初中阶段就应把基础打好、夯实。 2.思维能力的衔接。初中主要要求同学强化识记能力,培养一定程度的理解能力,而高中则主要培养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从知识的识记理解到分析运用,这一思维能力的转变是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又一关键。 3.教学方法的衔接。在初中,课文一般比较短浅,因此常采纳讲读、问答的方法。到了高中,主要是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所以多用一些分析、讨论、比较、启发的方法,注重革新意识和施行能力的培养,强化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并引导同学学会知识的迁移。 4.学习方法的衔接。随着高中知识层次的加深、知识容量的扩展、能力培养的重视,要求同学改变初中依赖老师的不良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渐培养和发展自学、抽象思维和革新等能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如假设不然,将很难适应高中的语文学习。 3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习兴趣,使同学乐于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插在这个土壤上。'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教师教得愉快,同学学得轻松,双方交流活跃,教学效果就会好一些。当课堂富有生气时,枯燥的知识传授就会变得生动而轻松,同学必定乐于学习。 2.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用平常、委婉的语言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来影响同学,使他们在生活中接受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熏陶,从而形成严谨、求实的学习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尽量使同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学习生活的丰富多彩。 3.及时给予评价,使同学坚持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上,同学学习的直接动机是使自己的观点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所以,教师不要小气表扬,不要小气微笑,哪怕同学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 "助燃'。教师对同学的评价是否合理、准确,会直接影响他下一次参加的欲望。如果同学回答问题出现了错误,教师直截了当地指出,同学会觉得很尴尬,教师再进行提问时,他就会羞于举手。如果教师的评价委婉一些,并用期待、希望的语言进行激励,那么这种期待与希望,则会激起同学的学习热情。这样保护了同学自尊心,他就会坚持参加学习的积极性,情绪饱满地投入学习。当然,激励要适度、准确。无论是对正确的肯定还是对错误的委婉谢绝都要恰如其分,使其永远向高一层次攀登。这样,有助于培养同学自尊的个性,自信的品行,持久参加学习的积极性。 4营造语文课堂优良氛围 讲究师生互动的形式,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同学参加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同学智慧潜力的开发。 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同学勇于参加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同学主动参加、交流、合作,使同学身心和谐展,全面提升同学的基本素养,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同学的人格,尊重同学的权利,树立同学观,因学行教,以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同学,以渊博的知识激发同学,以饱满的激情感染同学,以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同学,努力营造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对话、民主交流。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同学心中的形象。只有改善了师生关系,才干打开同学情感的阀门,形成优良的心理氛围,调动其参加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以同学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气氛,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巧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同学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同学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要实现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没有兴趣作保证,是绝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全方位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气氛,才干实现同学自主探究、参加合作等学习方式的改变。我们要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点燃同学学习的热情之火,以丰富的想象激活同学的革新思维,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尤其是语文课,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点燃同学心中的情感之火,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富有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有声的语言与无声的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波动同学的心弦,引起同学的感性共鸣,使同学与〔沟通〕感情,引发同学的探求热情,使同学"感知'、"求知',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予同学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激烈好奇心的同学来说,具有极深的吸引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就必将大大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创设情境,能吸引同学的注意力,开启同学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营造优良的课堂气氛。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