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泵安装规范.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61015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安装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泵安装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安装规范 泵安装规范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1条本篇适用于各章所列的泵的安装。 第2条本篇是泵安装工程的专业技术规定,安装工程的通用技术要求,应按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 的规定执行。 第3条本篇未包括的或有特殊要求的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4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复查; 一、基础的尺寸、位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设备不应有缺件、损坏和锈蚀等情况,管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三、盘车应灵活,无阻滞、卡住现象,无异常声音。 第5条出厂时已装配、调试完善的部分不应随意拆卸。确需拆卸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进行,拆 卸和复装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6条泵的找平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卧式和立式泵的纵、横向不水平度不应超过0.1/10;测量时,应以加工而为基准; 二、小型整体安装的泵,不应有明显的偏斜。 第7条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主动轴与从动轴以联轴节连接时,两轴的不同轴度、两半联轴节端面间的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 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用规定》的规定; 二、主动轴与从动轴以皮带连接,两轴的不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本规范第一册《通风规定》的规 定; 三、原动机与泵(或变速器)连接前,应先单独试验原动机的转向,确认无误后再连接; 四、主动轴与从动轴找正、连接后,应盘车检查是否灵活; 五、泵与管路连接后,应复校找正情况,如由于与管路连接而不正常时,应调整管路。 第8条管路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干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坏; 二、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或螺纹轴心线应平行、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 三、管路与泵连接后,不应再在共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如需焊接或气割时,应拆下管路或采取必要的措 施,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和损坏泵的零件; 四、管路的配置宜按参考资料进行复检。 第9条泵试运转前,应作下列检查: 一、原动机的转向应符合泵的转向要求; 二、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三、润滑油脂的规格、质量、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要求的部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 规定进行预润。 四、润滑、水封、轴封、密封冲洗、冷却、加热、液压、气动等附属系统的管路应冲洗干净,保持通畅; 五、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六、盘车应灵活、正常; 七、泵起动前,泵的出入阀门应处于下列开启位置: 入阀门:全开; 出阀门,离心泵全闭,其余泵全开(混流泵真空引水时,出阀全闭)。 第10条泵的试运转应在各独立的附属系统试运转正常后进行。 第11条泵的起动和停止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 第12条泵在设计负荷下连续运转不应少于2小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附属系统运转应正常,压力、流量、温度和其他要求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二、运转中不应有不正常的声音; 三、各静密封部位不应泄漏; 四、各紧固连接部位不应松动; 五、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高于75P;滑动轴承的温度应高于7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 件的规定; 六、填料的温升应正常,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普通软填料宜有少量的泄漏(每分钟不超过10〜20 滴);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宜大于10亳升/时(每分钟约3滴); 七、原动机的功率或电动机的电流不应超过额定值; 八、泵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九、振动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如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规定而又需测振动时,可参照表V-3.1 的规定执行; 泵的径向振幅(双向)表3.1 转速(转/分)< 375 >375 〜6 >6 〜750 >750 〜10 >10 〜15 >15 〜30 >30 〜60 >60 〜 120 >120 振幅不应超过(毫米)0.18 0.15 0.12 0. 10 0.08 0.06 0.04 0.03 0.04 注:振动应用手提式振动仪在轴承座或机壳外表面测量。 十、其他特殊要求应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13条试运转结速后,应做好下列工作 一、关闭泵的出入阀门和附属系统的阀门; 二、输送易结晶、凝固、沉淀等介质的泵,停泵后,应及时用清水或其他介质冲洗泵和管路,防止堵塞; 三、放净泵内积存的液体,防止锈蚀和冻裂; 四、如长时间停泵泵放置,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设备玷污、锈蚀和损坏。 第二章离心泵 第14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15条找平应以水平中开面、轴的外伸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等为基准进行测量。 第16条对于非中心支承的原动机如汽轮机或输送高液体的泵(如烟炉给水泵、热油泵等),在 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计及工作状态下轴心线位置的变化。 第17条起动前,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泵和吸入管路必须充满输送液体,排尽空气,不 得在无液体情况下起动,自吸泵的吸入管路不需充满液体。 第18条输送高、低温液体的泵,起动前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或预冷。 第19条离心泵不应在出阀门全闭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转;也不应在性能曲线中驼峰处运转。 第20条管道泵和其他直联泵(电动机与泵同轴的泵)的转向点动方法检查。 第21条屏蔽泵的转向应用下述方法检查:泵起动后,如泵的实际关死扬程与性能曲线规定的 关死扬程相符,表示转向无误;如相差太大,且确认并非由于泵内(包括屏蔽电机内)气体未排 尽而引起,则表示转向有误。 第22条水泵涡轮机组中的涡轮机的安装要求可参照同类型离心泵的规定执行。 第23条 水泵涡轮机组试运转时,当涡轮机尚未回收能量前,应确保电动机的电流小于额定值, 严防电机超载。 第三章深井泵 第24条本章适用于长轴深井水泵和湿式潜水电泵的安装。 第25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26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检查: 一、井管内径和不直度应符合泵入井部分外形尺寸的要求;井管内径一般应比泵入井部分的最大外形尺 寸大50毫米左右,使泵体在井内能自由上下,并不得损伤潜水电缆; 二、井管管伸出基础相应平面不应小于25毫米; 三、井管与基础间应垫放软质隔离层; 四、基础中部顶留空的尺寸应满足扬水管与泵座连接的需要; 五、井管内应无油泥和污、杂物; 六、扬水管应平直,螺纹和法兰端面不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 七、长轴深井泵尚应作下列检查; 1•泵的传动轴端面应平整,传动轴在两端支承的情况下,中部的径向跳动不应大于0.2毫米;螺纹不 应碰伤,并应清洗干净; 2. 轴承支架和橡胶轴承应完好无损,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 八、潜水电泵尚应作下列检查: 1. 法兰上保护电缆的凹槽,不得有毛刺或尖角,并应清理干净; 2. 电接头应浸入水中6小时,用50伏摇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5兆欧; 3. 电机定子绕组在室温水中浸渍48小时后,对机壳绝缘电阻不应低于40兆欧。 第27条泵组装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组装泵、扬水管、传动轴时,应在连接件切实紧固后逐步放入井中,严防机件和工具落入井内,潜 水电泵的电缆应捆绑在扬水管上; 二、螺纹连接的扬水管相互连接时,应加润油,不应填入麻丝、铅油;管子端面应与轴承支架贴合(长 轴深井泵)或直接贴合,两管旋入联管器的深度应相等;法兰连接的扬水管,法兰端面间应加垫片; 三、泵座与扬水管连接后放在基础上时,若井管略有偏斜,泵座应有相应的偏斜(切勿单纯校正泵座的 水平);泵座与基础间的间隙应以楔铁填实。 四、长轴深井示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传动轴相互连接时,两轴端面应贴合,两轴旋入联轴节的深度应相等; 2. 电动机与泵座应紧密贴合,其间不得加垫,如电动机轴与电机空心轴不同轴时,应在泵座与基础间 的加斜垫铁调整。 五、潜水电泵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泵与电机组装后,应通过电机灌水向潜水电机内灌满洁净清水; 2. 机组潜入水中的深度一般不应超过70米,如必须超过70米时,应对电机定子绕组、电缆和接头进行 耐水压试验。 第28条泵试运转前尚应作好下列工作: 一、长轴深井泵; 1. 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 2. 检查止退机构是否灵活、可靠; 3. 启动前;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用水预润橡胶轴承。 二、潜水电泵: 1. 计算电缆的电压降,应保证潜水电机引出电缆接头处电压不低于潜水电机的规定值; 2. 每次启动前,均应使井部分扬水管内充满空气; 3. 潜水电泵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 第29条长轴深井泵启动后20分钟,应停泵再次调整叶轮与导流壳之间的轴向间隙。 第30条对未能在入井前检查电机转向的潜水电泵,应根据启动电流的变化情况确定电机的正确转向。 第31条当扬水管中的水尚未全部流回井内时,泵不得重新启动,停泵至重新启动的时间间隔应符合设 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四章中、小型轴流泵 第3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33条泵就位前应作下列检查: 一、泵轴和传动轴不应弯曲;如弯曲,应调直; 二、橡胶轴承不应沾染油脂; 三、叶轮外缘与叶轮外壳之间的间隙应均匀,偏差应不超过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4条斜式轴流泵安装的倾斜角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第35条泵试运转前应作好下列工作: 一、检查叶片的安装角是否与使用需要相对应,否则,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调整叶片的安装 角; 二、启动前,应用清水或肥皂水预润橡胶轴承,直至泵正常运转。 第五章往复泵 第36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 第37条找平应以机身滑道、轴承座、轴外露部分或其他加工面为基准进行测量。 第38条安全阀应有出厂铅封、不得随意调整。 第39条隔膜泵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液压隔膜泵必须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加注液压油,并应确保液压腔内不含气体; 二、三阀(安全阀、补油阀和放气阀)出厂时已经调整,一般不需调整,如启动后动作不灵或不正确,可 在运转中调整。 第40条泵试运转时应按下述要求升压,无负荷(出阀门全开)运转不应小于15分钟,按工作压力的 1/4、1/2、3/4各运转不应小于半小时,最后在工作压力下连续运转不应小于8小时。在前一压力级未 合格前,不应进行后一压力级的运转。 第41条试运转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应在出阀全闭的情况下启动; 二、吸入和排出阀的工作应正常; 三、安全阀、溢流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 四、隔膜泵的三阀的工作应灵敏、可靠; 五、蒸汽泵不得产生"撞缸"现象; 六、计量泵的调节机构应灵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流量-一行程曲线"进 行复校; 七、计量泵和其他对泄漏有特殊要求的泵,填料的泄漏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八、超高压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三螺杆泵 第42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泵不应在无液体或出阀门全闭的情况下启动,启动前泵内应灌注输送液体; 二、输送液体温度高于60P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预热; 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 第七章水环式真空泵 第43条泵的安装除应按本篇第一章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试运转前,应向泵体内注入清水,盘车冲洗,洁净后放净污水,再注入常温清水; 二、泵应在进气阀门全闭、泵进端通大气的阀门全开的情况下启动; 三、试运转时尚应检查供水量和水温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四、试运转结束后,应放尽泵内积水,再注入清水冲洗。 第八章旋涡泵和中、小型混流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