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泥稳定石屑层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工程底基层采用4%水泥石屑稳定层,15cm厚,基层采用6%水泥石屑稳定层,30cm厚。
二、材料要求
1、水泥
宜采用号较低(如325号)的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受潮变质的水泥。
2、水
水应洁净,不含有有害杂质,也可采用一般饮水
3、石屑
石屑应坚硬、耐久、无杂质。基层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0%,底基层的压碎值不得大于35%。
三、混合料要求
水泥稳定石屑混合料按设计要求,分别采用石屑集料干重的4%及6%。
混合料的最佳压实含水量一般应通过试验确定,按JTJ057-94标准方法,混合料含水量不得超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压实含水量可控制在±2%的使用范围,现场外观检查,一般以能用手握成团,但不冒浆粘手,落地能散开为宜。
混合料配合比方案中应指明拟用的水泥,石屑和水的正确比例。
在任何情况下,提出的配合比方案中,水泥稳定集料中水泥剂量
应为总得重量的3〜8%,并应提出混合料按JTJ057-94-301标准试验的结果。
试验时混合料试件的养生相对温度不得低于95%,温度不超过20C±2。,试件应养生6天并在试压前浸泡24小时。
四、水泥石屑稳定层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施工测量-水泥石屑混合料(工厂集中拌合)质检运输T摊铺T整形T碾压(密实度检测)T再整形T养生7天T (回弹模量检测)T第2层石屑混合料施工。
五、施工方法
路槽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水泥稳定石屑层施工。
(1)混合料预拌和
水泥稳定石屑混合料拌和,为严格控制拌和均匀性,宜采用预拌和法(厂拌)。
混合材料在中心厂拌和时,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或连续式拌和机,但拌合要均匀,配合比要准确。
拌和都应按比例(重量比)加水,加水的时间或把水引入拌和机的进水,都应经过监理工程师同意。
所有的拌和设备,都应采用在拌和过程中能使水泥在土中均匀分布的方法来加水泥。
间歇式拌和机的一次装料量或连续式拌和机的喂料速率,都不应超过使所有材料彻底而充分拌和的容许量。
(2 )摊铺
混合料应采用摊铺机按要求厚度摊铺,在摊铺机无法工作的路段或部位,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可采用人工摊铺。
混合料应在拌和后立即铺筑,其存放时间不应超过3〜4小时(水泥类)。
(3)碾压
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混和料的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应在混和必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压实含水量时进行碾压。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8cm,最大为18cm。超过18cm应分层压实,下层压实后,表面洒水润湿,即可施工上层。
按照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完成摊铺,整平后应及时而连续地进行压实,直到全范围内都均匀地压实到>95%(重量击实)压实以上为止。完成压实后的表面不得出现高低不同的压实面、隆起、裂缝或松散材料。如果压实期间含水量不够,应给混合料洒水并继续压实。为了防止碾压推移,在碾压时应自两侧压向路中。最后应碾压至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
碾压过程中要注意找平,填补处要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严禁用薄层贴补的办法进行找平。
当整形修补完毕后,测试含水量,应该在最佳含水量的范围内开始压实。先用12T振动碾进行快压数遍,然后用18T重型机振动碾压自两侧向中间进行,压路机的横向移动幅度控制在前轮的1/3-1/2间,一般压至8-12遍即可达到要求,当然要以核子密实仪检测结果为准。
在整个碾压过程,仍会出现局部高低,此时应由人工继续配合进行平整,特别在两段接头部位,应铲高补低。填补处仍然要先翻松后加料,避免出现填补簿层推移现象。压路机在碾压时,不得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以免表面受破坏。压实的整个过程应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水泥终凝时间)完成,若在终凝时间后进行的碾压作功,实际上只会破坏基层的整体性和其强度。
在碾压结束之前,用平地机再终平一次,使纵向顺直,路拱和标高符合设计要求。终平应仔细进行,将局部高出部位铲除,并扫出路面,对局部低洼处不再进行修补,留待面层施工前处理。
(4)接缝和调头的处理措施
当天工作段的衔接处,在前段碾压的末端5-8m不进行碾压,下段施工时,加部分水泥人工拌合重新碾压,隔天工作段的衔接处,在前段末端,与路中心线方向垂直向挖宽为30cm的槽,放入两根方木,保护边缘。
分段施工的衔接处要注意留出一定长度不压,预留衔接处要适当加水泥和水重新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衔接处也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
(5)养护
完工后的底基层或基层一般应养生一周,在养生中底基层或基层要始终保持潮湿状态,也可不养生连续铺筑上一层。在养生期间,只允许施工运输车辆在路上行驶,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15km/h,同时不得急刹车并应使车辆在该层全宽上均匀分布。
养生期间如生发破坏应及时修整到要求标准。修整不得有用“贴补法”。
六、质量控制
1、取样和试验
完成压实后应在全幅断面上按JTJ057-94的要求才压实度、水泥含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及时进行随机联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应在压实作业开始前,从施工现场取样。
底基层及基层取样和试验
试验类型
检查频率
要求标准
底基层
基层
底基层
基层
密实度
每天或20m2 2处
>95% (重型击实)
7d(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pa)
每天或1m2 6处
>3.0 (水泥类)
2、允许误差
稳定混合料底基层,其表面均认真地进行修整,使表面而均匀并应与竣工后的行车道表面相平行。整个工程的施工都应符合设计图纸所示的线位和坡度。
底基层及基层表面检查频率及质量标准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方法
每 10 m2
检1点
灌砂法
平整度
10mm
每 20 m2
检1点
用3m直尺量取最大值
厚度
士 10mm
每 50m2
检1点
用尺量
宽度
不少于设计值
每 40m2
检1点
用尺量
中线高程
士 20mm
每 20m2
检1点
用水准仪具测
横坡
士 20mm
士 0.3%
每 20m2
检1点
用水准仪具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