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2022-2023学年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多年来,我校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面向未来,致力于每一名学生成功”的办学理念,忠实践行学校“仁义礼智信”的德育品牌理念,通过“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德育管理模式,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达到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学校课程建设的逐年发展,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已经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为高中学校开展德育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标准,现结合指导纲要和推进普
2、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在进一步丰富我校德育理念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德育发展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方案。一、实施目标(一)形成各年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巩固各年段德育效果。(二)建构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制度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三)建构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体系。学校担负主体责任;同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课堂,培育家庭树立良好家风,给学生以示范引导;积极开拓社会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社会
3、课堂,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自我创造条件。二、实施范围全校各年级、各班三、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组员:成立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工作小组组 长:组 员:各教研组长、全体德育导师(含班主任)、各处室工作人员、家长委员会四、实施内容1. 以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推进普通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化学校课程改革。在落实各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当前使用教材内容进行改编与整合,做好学段之间、学科之间和课内外实践活动的衔接融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党学习教育、法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教育,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体系。积极组织
4、各学科任课教师参与“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建设和评选活动。到2023年,基本形成较为科学合理的德育一体化课程系统,培养一批在全市有影响力的德育课程实施名教师。(责任处室:教务处、政教处)2. 制定各学科指导纲要落实方案,将指导纲要相关要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学校专家委员会作用,11月底前完成各学科指导纲要具体落实方案,引导各学科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备课、授课、作业和评价中将教学任务和德育课程目标、内容等进行一体化设计,强化课堂教学德育主渠道作用。组织德育课程一体化教学比武活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实践研究创新。(责任处室:教务处、教研室)3. 以指导纲要为依托,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5、的课题研究。教科室积极实施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将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作为课题,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学改革创新,以理论指导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配合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做好跟踪研究与效果评估,及时培育、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完善,引领带动全体德育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不断提高。(责任处室:教务处、教研室)4. 开展指导纲要校本培训,提高教师育德能力。将指导纲要的专项培训纳入全体教师学科培训项目和计划,引导教师深刻领会指导纲要的核心要义,明确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的规定和要求,掌握实施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的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教师实施学科德育的能力。把认真落实指导纲
6、要,积极在课堂教学和个人教育教学管理中围绕指导纲要目标开展教学和管理活动,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并纳入师德标兵、学科带头人、先进教研组等评优评先体系。(责任处室: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5. 以指导纲要为依据,将学生道德素养评价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各学科教学德育效果评价体系和导师制工作成效评价体系。将指导纲要落实情况和学科德育一体化建设落实情况,作为学生成才毕业、教职工职称评选、教研组各处室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托社会专业资源,逐步建立对学生德育课程学习、素质发展评价的评价机制和数据平台。结合选课走班,继续深入落实学校“全员导师制”,深化学校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德育、全面关心学生健
7、康成长的协同育人机制,全面落实教师教书育人“一岗双责”制度,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完善学生德育评价指标体系。(责任处室:政教处、办公室、教研室、信息技术组)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指导纲要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做好对指导纲要的学习和贯彻落实。负责制定和改进具体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落实各项工作。在开展指导纲要全员培训后,指导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结合指导纲要和中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实施办法和目标,由学校统一进行考核。2. 加强制度建设。各处室、各部门、各教研组要以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为突破,建立健全或修改落实指导纲要和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
8、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德育工作阵地和机制建设。3. 加强典型引领。各处室、各级部、各教研组要勇于创新,积极探索依托指导纲要和中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全面加强和改进课堂教学、学生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措施,引领推动学校全面贯彻落实指导纲要相关要求,力争尽快形成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新格局。4. 加强校内外舆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子屏、校园报、学校微信公众号或社会主流媒体,加大学校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活动及成效的报道力度,动员全校师生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德育工作。走出去请进来并利用各类现代媒体搭建德育工作交流平台,选树德育工作先进典型,为师生落实指导纲要和中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投身德育综合改革和学科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