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中学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本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在X指引下,以和美教育理念为指 导,严抓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师专业 训练,关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提高学校办学品质,打造“和 美”教学特色品牌学校。
一、常规有序推进,提升常规品质
1. 严抓常规管理,设置红线要求
本学期强化常规管理要求,提升教学常规落实质量,为 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开学前,各教研室组织组内教师认 真学习《教学常规管理要求》,结合区教研室学科教学要求, 明确早读、备课、作业、课堂教学、教研等常规的具体要求。 学校将加大各项常规的检查力度,每周进行早读、课堂管理、 多元课程等检查;开学第二周进行作业、教案的定标检查, 之后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检查,每月一次的常规检查要做到常 规项目和人员的全覆盖,分管领导和教研室主任的全参与, 全面掌握常规落地情况,并及时反馈改进。本学期学校将加 大常规检查和处罚力度,对于触犯学校红线管理要求的,一 律严肃处理。
2. 注重过程实施,落实集备效果
本学期学校继续推进双周集备制度,发挥团队力量,梳 理教材体系、提炼有效教学策略,力争让每次集备活动成为 学科培训内容。各教研室依据学科特点设计主题式集备,按 照年级组制定详细的集备计划。开学前,结合区大集备活动, 各学科教研员或骨干教师进行学科课程纲要解读,从宏观上 梳理本册教材知识脉络。新学期,将逐个单元解读教材,重 点关注各单元起始课,详细分析教学目标、学情、教学预案、 教学课件、易错题等,把握本单元的教学结构,找准教学起 点,为提高课堂实效打下基础。本学期集备过程要求组内教 师全员参与,各任课教师在独立解分析、读教材的基础上参 加集备,做到有备而来。各教研室要依据学科特点,梳理出 集备清单,形成集备过程结构,切实提高集备实效。本学期 各年级组要在组内进行一次主题式集备展示,大家共同观摩 学习。各学科、校区至少进行一次网络连线集备,促进三校 区集备水平整体提升。
同时加强教师自备和同年级教师课前课后的随时小备, 及时讨论并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各集备组每两周修改 一次通案,组长把关,各个教研室主任每月进行一次检查, 有问题及时反馈。
3. 深入推进海大云平台,助力课堂教学
本学期将深入推进海大云平台使用,各任课教师要深度 挖掘平台的各项功能,充分利用平台的备课、上课、分组教 学、作业布置等,借助信息化教学,助力教学质量提升。本 学期要求每一节课都要使用海大云平台上课、基础学科利用 海大云平台家庭端,每周布置一次基础性作业,学校将从后 台定期检查教师使用率,并计入年终综合考核。各教研室要 加强海大云平台教学研究,通过展示课、经验交流等活动, 整体提升老师们使用该平台的水平。
4. 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促进品质发展
本学期,学校将继续丰富五育融合视野下和美课程体 系,加强主题项目式育人价值的研究,各年级形成多学科参 与的系列项目主题。依托劳动教育教材,扩大劳动教育实施 力度,同时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融合实施,在劳动教育中 推进它育的培养。各学科要充分挖掘学科育人价值,挖掘它 育培养点,推进各育的融合式发展。
二、关注过程监控,科学提升质量
1. 关注课堂常态,提高日常质量
本学期,学校重点以常态课为抓手,课堂教学要做到面 向全体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切实提升常态课质量,本学期 将进行教学节展示活动,全面呈现学校课堂教学水平。各任 课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常规质量,确保学生课堂参与度与达 成率。各任课教师在集备通案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学情,合 理调整教学预设,制定弹性教案,注重课堂实效。为及时掌 握学习情况,要求各学科进行当堂小测,及时了解当堂掌握 情况。另外,学校将加常态课监督力度,随时抽查常态课水
平,行政听课日每月至少一次,教研室主任每两周至少听推 门课一节,课后及时进行教学指导与反馈,保证课堂质量的 稳步提升。
2. 推行“三清”检测,提升过程质量
基础学科本学期实行“三清”检测方案,“三清”指堂 堂清、周周清、月月清。基础学科在每节新授课结束后,安 排5分钟堂堂清达标检测,了解学生当堂掌握情况,并利用 练习课弥补改进。周周清是每周五进行一次小测,测试时间 20分钟左右,利用课堂或中午时间进行,检验一周来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情况,周末有针对性的布置跟进作业。月月清结 合学校的每月检测进行。习题内容既要关注基础知识,还要 涉及灵活性大的题目、突出探究过程、重视与生活联系,提 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各教研室年级备课组要制定堂堂 清、周周清、月月清命题计划,责任到人,提前命制高质量 的习题。
3. 训练学科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各学科要关注学科基本素养 培养,通过学科素养训练,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学期语 文、英语重点关注阅读能力训练,数学学科关注计算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科学进行实验训练,美术进行欣赏评述 领域训练,体育关注体质提升训练,音乐关注合唱能力培养。 各任课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早读、校本教材等对学生进行 学科素养训练。同时,各教研室主动策划学科节点活动,如 学科素养竞赛、达标检测、学科教学节等,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切实提升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
4. 精准质量分析,共享教学经验
本学期学校强化质量分析的针对性,学校将分层进行重 点年级、重点学科、阶段检测等质量分析。帮助老师们查找 教学薄弱点,寻找有效的提升策略。学校将制定质量分析表 格模板,从平均分、优秀生、后进生、各种率、班级总平均 分等,直观呈现相关数据,形成质量分析的过程结构,提升 质量分析针对性。在每次质量分析过程中,学校会确定相关 教学主题,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在组内共享优质教学策略, 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艺,提升教学水平。
三、立足校本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 目标引领,教师阶梯发展
本学期将以教师三年专业发展规划为引领,促进教师从 师德修养、理论学习、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方面,多渠道 促进教师专业化高品质发展。各学科教研室依据职初型、熟 练型、资深型教师业务清单进行落实。依托教师读书工程, 从课程纲要学习、教育教学名家名篇学习、新基础教育理论 研究、文学著作赏读等不同领域,分月份举行资深型教师、 熟练型教师、职初型教师读书交流会,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 教师,促进专业道德、专业理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主 动发展。
2. 平台引领,技能专业成长
本学期在继续搭建学习和成长平台,开展各层次教师专 业培训与比赛,实现教师专业聚焦式发展。3月份青年教师 赛课,4月份熟练型教师“我的设计我的课”、资深型教师“三 段式教研范式”,6月份师徒复习展示课,校内教师同台竞技, 释放优势能量,团队共研共改,实现以集体成长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继续开展以提升教师能力水平为宗旨的教师基本功 大比武活动。4月份,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5月份举 行部分教师朗诵、演讲、硬笔书法比赛,以活动促成长,学 期末学校进行表彰。
3. 名师引领,打造教研高地
有效利用学校各学科已有的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学 科研究员,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和师徒结对子的作用,深入 指导青年教师的业务成长。各学科在找准问题、精准教研的 基础上,加大各教研室教学常规的培训力度,做到人人参与、 扎实推进。另外,本学期学校将充分发挥学科研究员的引领 示范作用,通过研究员的个人宣讲,专业培训,示范引领等, 分享名师个人教育理念,讲述名师成长路径,分享有效教学 策略,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四、深化校本教研,注重成果提炼
1. 深化教研模式,提炼教研成果
本学期各教研室要提炼“三段式教研” “我的设计我的 课” “1・N・1”教研模式,创新完善推进过程,扩大特色教 研的停用效果,走向价值研究的复利效应。如“三段式教研” 要实现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有机结合、增强关联性,第三段反 思提升阶段,要将评课、反思、重建、再建有机融合,同时 可以扩大第三段的研究实效,与“1・N・1”教研结合,实 现研究价值的再次生长。各教研室根据本学期重点研究工作 内容确定采取的教研模式,进行跨教研室展示,明确每次教 研的反思和重建要求,提供观测工具,打造教研深度。根据 不同的教师类型进行分工,形成多人多次参与的教研,形成 教研广度。提倡一人多次的研究和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的多次 创新,加大教研频度。让不同层次的教师通过共同参与不同 类型的研究,获得专业成长,从而让研究走向序列和深入。
2. 打造学科序列,做好特色教研。
根据上学期各教研室特色教研序列不够、深度不够的现 状,本学期将在研究序列化方面做深度探究。语文学科以省 语文基地为依托,进行文体类单元类结构教学研究,数学学 科将重点进行练习课和复习课课型研究,英语学科进行著名 建筑类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各教研室要充分研判学科实情, 有针对性规划研究内容和研讨主题,打造专题序列研究,进 行长程设计,统筹规划。各学科要借鉴语、数、英学科的发 展规划,制定具有学科特点的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 学生、教师、学科发展路径,以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托,推动 学科组发展。
3. 微课题引领,提效学科研究
本学期各教研室主任在上学期微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总 结经验,梳理不足,将研究再落地,再深入。依据微课题主 题,结合学科特点和学情特色,制定清晰可操作的计划清单, 合理分工、分配,有实效地进行研究,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实 际问题。本学期初各课题组要依据申报书和已有研究过程, 梳理研究中期报告,并有计划主动推进研究过程,学期末形 成高质量的研究总结报告,并提炼相关研究成果,学校将进 行教科研成果奖励。
五、提升综合素养,突出教学特色
1. 以生为本,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本学期将继续依托山东省语文学科基地校建设,全面提 升师生的语文素养。继续推进语文单元类结构教学,加强学 生知识归类积累,“以积累促积累” “以积累促表达”,各年 级继续依托诵读、阅读、演讲、写作、硬笔书法等比赛促进 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 打造英语特色,提升学生英语素养
本学期重点进行学生阅读素养的实践研究,将依托课堂 教学提高对学生阅读技巧、阅读策略的培养,通过各年级绘 本阅读课题,增加课外阅读量,提升阅读兴趣。巩固自然拼 读法研究成果,继续提升学生拼读能力。加强各年级趣味录 音、手抄报、实践性作业、个性作文等英语特色作业,通过 提高特色作业质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优化社团, 提升品质。开展语大赛、英语写作、单词竞赛、阅读竞赛 等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提升英语课本剧、英语趣味故事小 组、英语文化、英语模仿小组等活动质量,建立梯队,加强 指导,积极培养学科特长生。
3. 巩固艺术特色,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以培养学生一项艺术才能为突破,加强艺术教研的力 度及实效性,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艺术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将重点加强“跨学科融合”思维,挖掘学科独特视角,进行 课程整合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全体教师课堂教学 水平,让学生勇于表现自我,学生的艺术特色整体得到提升。 在普及的基础上,重视优秀学生的培养。以培养“合格加特 长,全面加特色”的人才为目标,全面落实《XX区实验学校 艺术教育发展规划》。规范各社团训练,力求务实高效,本 学期开发社团校本课程,打造特色艺术社团,积极参加区市 组织的各项比赛,争取获得佳绩。
4. 突出体育特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本学期将继续以“体育课上教会学生一项体育技能”为 教研宗旨,加强集备实效,重点进行跳跃类课型研究,提升 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学期末将形成系列精品教学设计和课 例。加强足球特色建设,完善足球教学各水平段的序列研究, 规范校园足球联赛和足球文化活动,全面深化足球特色。以 提升学生体质为目标,加强体育课堂实效,深入开展阳光体 育运动,落实体育艺术2+1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高质量体育 活动一小时。规范和优化各项体育活动,提升活动品质。巩 固学校各项体育亮点,推进田径、篮球特色项目建设,加强 学校足球、篮球、田径、啦啦操、乒乓球、帆船等团队常规 训练和指导,争取在区市级各类比赛中继续取得优异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