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大学本科教育学专业心理学期末试题附答案B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考号: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注入式教育方法观在中西方的封建社会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早期,非常流行。在这种教育方法观的指导下,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任意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习主体一一学生的能动作用,把学生视为被动的装知识的。
2、教师在教育中仅仅起到现成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作用,学生则起信息接收和储存的作用,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阻止学生独立思考,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
3、在教育关系上,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客体,否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的权威和领导。
4、教育方法上,片面强调教师外在的注入、灌输,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注重教师的启发和
教给学生学习的 等。
5、启发式教育方法观出现在奴隶社会,在中国集中体现在孔子的教育方法中,在西方以苏格拉底为。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规定了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质量规格,对学校教育内容和活动方式起选择、协作、调节和()。
A. 生理过程
B. 控制作用
C. 自然过程
D. 物理过程
2、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生发展质量如何,可以有很多标准来衡量,但根本标准乃是教育目的
()。一般来说,凡是遵循并实现了学校教育目的的学校,其教育质量就高。相反偏离
了教育目的,其()就不可能高。
A. 物质文化
B. 精神文化
C. 教育质量
D. 制度文化
3、无论是“教学目的”的提出还是“教学目标”的制定,都必须以课程标准所限定的范围
和各科教材内容所应达到的深度为依据,都必须服从、服务于国家的()。
A. 奥尔波特
B. 教育目的
C. 吉尔福特
D. 艾森克
4、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依据看,教学目的的提出仅仅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标的制定除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之外,还要依据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提供的参照系和当地教学的实际()。
A. 水平
B. 意识
C. 动机
D. 生理
5、从确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所着眼的主体看,教学目的是对教师要教什么的说明,着眼
于教师的教;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描述的,是对教师的活动的一种期望,但其结果是否符合这种愿望,却难以预料和()。
A. 不可遏制
B. 活泼型
C. 检测
D. 抑郁型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学习环境:
2、物理学习环境:
3、资源学习环境:
4、技术学习环境: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 )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一个人如果经常与集体隔离,不与人交往,容易养成孤独的情绪,往往心情抑郁或孤芳自赏,影响心理健康。一个人经常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进行正常而友好的交往,可使人消除忧愁,心胸宽敞,心情振奋,精神愉快。
2、()要有自知之明。要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
状况。经常用心理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促进心理健康。
3、()办事要根据自己的智力等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设置经过努力而无法达到的目
标,否则容易受到挫折,产生心理冲突,情绪不安,影响心理健康。
4、()保持健康的身体,有规律生活,去掉不良嗜好,保持乐观的情绪等都是心理卫
生的原则。
5、( )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能力逐渐衰退,学习新事物较慢,但是老年人丰富的阅历和人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心理机能上的不足。注意力转移缓慢、分配困难。死记硬背比年轻时差了,但理解之后的记忆能力并没有明显退化。
6、( )老人想象力受到经验的限制,很难活跃,爱唠叨。消极、抑郁,容易烦躁、悲伤、害怕、不满等,情感脆弱,生活、社交圈子变小,表现出对新的、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领域的畏难、畏惧、担忧,甚至拒绝等表现。
7、( )老年人的性格变化因人而异,一般既有稳定、连续的特点,同时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社会心理因素、认知和人生阅历的影响,性格会发生一些改变,使性格具有了变化的特点。
8、( )我们只能说,讲究心理卫生的人就接近上述标准,不注意心理卫生的人就远离上述标准。远离上述标准,不仅人格异常,而且容易罹患种种心因性疾病。所以,为了心理健康,人人应当注意讲究心理卫生。
9、( )人人都要讲究心理卫生,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要讲究心理卫生;人不仅要自觉主动地讲究个人的心理卫生,还要照顾老人和儿童的心理卫生。所以,心理卫生的范围很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心理卫生的范围还会扩大。
10、()从优生学的角度指导婚姻、配偶、受孕等过程,提高个体的心理卫生素质。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强迫性障碍:
2、强迫性障碍的表现特点:
3、疑病性障碍:
4、疑病性障碍的表现特点: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论述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容器
2、张扬
3、决定作用
4、方法
5、主要代表
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B
2、C
3、B
4、A
5、C
三、名词解释(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学习环境: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外部环境,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和促进能力生成的外部条件。
2、物理学习环境:自然因素包括网络自主学习者学习的自然环境,噪音,空气,光线等环境。这些环境影响者学习者的情绪与学习动机。人为的包括网络环境、使用计算机硬件、以及整个网络的运行状况。
3、资源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是指那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比如教材、教案、参考资料、书籍、网络资源等,这些信息资源可以以不同媒体和格式存储和呈现,包括印刷、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软件等形式,还可以是这些形式的组合。
4、技术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主要有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自由选择学习理论,支持系统要有良好的界面设计,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各功能模块有良好的导航机制,便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根据学习进程进行任意的学习跳跃,同时该环境可以支持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协作学习。
四、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
2、对
3、对
4、对
5、对
6、对
7、对
8、对
9、对
10、对
五、简答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
1、强迫性障碍:做事反复思考,犹豫不决,自知不必想的事仍反复想,不该做的事仍反复做,因而感到紧张、痛苦。
2、强迫性障碍的表现特点:(1)强迫观念,如强迫回忆、强迫怀疑等;
(2)强迫意向或强迫冲动等;
(3)强迫动作,如反复检查门锁等。
强迫症状几乎每个人都曾出现过,但只要不成为他们的精神负担,不妨碍正常的工作、生活,就不应算作强迫性障碍。
3、疑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对自己健康状态过分关注,深信自己患了某种疾病,经常诉述不适,顽固地怀疑、担心自己有病。
4、疑病性障碍的表现特点:经实验室检查和医生的多次解释后仍不能接受,反复就医,甚至影响其社会功能。这种对自身健康过度担忧的心理倾向就是疑病性障碍的表现。
六、论述题(共1小题,每题10分,共10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一不良状态一心理障碍一心理疾病。
从严重程度来分,可分为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