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论语》十二章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卷.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55906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二章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语》十二章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十二章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注:本次测试时间60分钟,全卷共1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被选拔 B.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C.衡于虑,而后作 作:发作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出:在外面,指国外。 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因此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本文在论述造就人才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 C.文章在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这样使文章论述层次显得很清楚。 D.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这篇课文,选自《孟子》。《孟子》是孟子自己编著的,收录的是他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B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C“孙叔敖举于海”,是指孙叔敖,隐居海滨。当时的君王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任命他为宰相。 D拂,在“行拂乱其所为”中发“fú”的音,而在“如则无法家拂士”中发“bì”的音。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         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拂士(拂:通“弼”,辅佐) 过然后能改(过:过去) 6.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而后作      出淤泥而不染 之中          宋何罪之有 于是人也    于我如浮云 7.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大计亦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国恒亡 9.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困于心衡于虑   B.不亦说乎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饭疏食饮水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不言而喻 C、国恒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D、行拂乱其所为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二、解释加点词语(每小题1分,共37分) 1. 学而时习之( ) 2、不亦说乎( )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人不知而不愠( ) 5、吾日三省吾身( ) (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7、传不习乎( ) 8、三十而立( ) 9、四十不惑( ) 10、五十而知天命( ) 11、六十而耳顺( ) 12、不逾矩( ) 13、学而不思则罔( ) 14、思而不学则殆( ) 15、曲肱而枕之( ) 16、择其善者而从之( ) 17、逝者如斯夫( ) 18、三军可夺帅也( ) 19、匹夫不可夺志也( ) 20、博学而笃志( ) 21、切问而近思( ) ( ) 22、饭疏食饮水( ) 23.舜发于畎亩之中( ) ( ) 24、管夷吾举于士( )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26、苦其心志( ) 27、劳其筋骨( ) 28、饿其体肤( ) 29、空乏其身( ) 30、行拂乱其所为( ) 31、所以动心忍性( ) 32、困于心衡于虑( ) 33、而后作( ) 3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 35、入则无法家拂士( ) 3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37、曾益其所不能( ) 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空1分,共12分) 学而时习之( ) 学而时习之( ) 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温故而知新( ) 三十而立( ) 而 人不知而不愠( ) 为 可以为师矣( ) 温故而知新( ) 于 舜发于畎亩之中(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四、一词多义(每空1分,共5分) 知 人不知而不愠(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行拂乱其所为( ) 五、古今异义字(每空一分,共12分) 古义( ) 古义( ) 有朋自远方来 可以为师焉 今义 ( ) 今义( ) 古义( ) 古义( ) 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人行 今义( ) 今义( ) 古义( ) 古义( ) 管夷吾举于士 而后喻 今义( ) 今义( ) 六、翻译下列句子(每题2分,共24分) 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 ) 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 ) 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征于色( ) 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按要求默写(每题1分,共10分) 1、 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 青岛啤酒节开幕之际,主持人说: “孔子说过 ,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 3、 当别人不理解自己时,我们应该不恼怒,保持应有的风范,正如论语中所说 。 4、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 6、 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是: 。 7、 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 8、 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 9、 写出三个在《论语》中出现,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 。 10、 《论语》中说既要广博地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又要切合实际地多想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的句子是:“ , 。” 八、问题探究(每题2分,共10分) 1、 《论语》中哪些话是谈学习态度的,哪些话是谈学习方法的? 2、 从《论语》中选出一个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谈谈选择的理由。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六位古代名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 5、请结合事例谈谈你对“逆境才能成才”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