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主任的评价和评语 班主任的评价和评语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班主任对同学的评价是一种爱。班主任与同学朝夕相处,深入细致地了解同学,真心实意地关怀同学,充分尊重、信任同学,严格地要求同学等都是对同学的爱。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班主任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对同学的态度常常反映同学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同学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评价同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同学心目中不同平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的爱对教育好同学
2、是多么重要啊!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同学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同学意识到班主任是真心爱护他关怀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正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叱责,同学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同学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同学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同学面对班
3、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同学?我一般在班会上评价同学,有时在下课时当着部分同学的面评价同学。每个学期结束填写素养报告单时针对同学状况写出批语。教育同学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内向和缺乏自信的同学要给予激励,对自己要求不严的同学要严正批评。有位同学小A胆小、羞怯,学习勤奋总担心考不好,我找她谈过几次话,写评语时我激励她:“丢掉自我封闭意识, 努力展示自己,强化学习信心,相信天道酬勤,寻求一个活泼清新的人生。后来她学习有了很大进步,脸上常常有灿烂的笑容。有位同学小B中考分数很高,因为文理分科进我们班,很不习惯班上似乎过于正统的班风,作业
4、不能认真完成,期中考试砸了锅,我一面指出他的问题,一面耐心开导他:“美玉只有精心雕凿才能提升其价值,优秀的集体中才能产生更加优秀的个体。期末考试他的成绩回升不少,写评语时我肯定他:“是老虎就不做绵羊,把水平发挥到极致,相信你能做得更好。 有位同学小C天分不错,上高中的梦想是进名牌大学,报考西安交大少年班落榜后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期末考试很不理想,我及时开导她,评语写道:“先天的优势使你自然特别, 小小的挫折不会使你却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美好的愿望还须卓有成效的努力才能实现。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随时装着同学,同学尤其是后进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
5、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过分融洽,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同学对班主任的要求执行不利甚至不执行,因为同学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合格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同学任何时候都要严格要求。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同学不负责任。班主任对同学的要求应该严而有格,严而不厉。“格就是范围、分寸。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在育人施行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
6、无存,同学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同学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同学依赖性、神经质、有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同学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有位同学小D比较自私,只注重主观感受,不参加集体活动,和同学关系非常紧张。同学们对她很有看法,也戏弄过她两次。一次她借用别人的资料,大家都不肯。另一次老师口头通知当天晚上的教育电影提前放映,她正好出去买文具,晚上她呆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委屈地哭了。我给她的忠告
7、是:“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中才不会被蒸干,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 后来这位同学与大家相处很融洽,成绩进步很大。对一位整天感叹怀才不遇的同学小E的提醒是:“成功者是:当机会到来时你已经准备好了。吃常人不能吃之苦,方能有常人不能达到之成绩。 对一位怀疑自己的努力是否有用的同学小F的支持是:“强化学习信心,相信勤能补拙,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班主任对同学一味地严格,不给同学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同学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同学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合格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同学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同学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
8、对同学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逃学等。对一位意志薄弱,喜爱和不良青少年接近的同学小G,我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给他关怀、激励、鞭策,又对他严格要求,严加管束,我给他的规劝是:“近朱者赤,发展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培养健康情趣,塑造合格形象。思想上的疙瘩解开后,我又督促他把成绩搞上去:“亡羊补牢不为晚,看到进步,看到希望,不懈努力,笑对成功。 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同学的一生。引用一位同学的话就是:“您的评语就像暖人的春风,吹开了我冰封的心田。您的评语就像火热的太阳,催开了我如花的笑颜。 对三字经的评价和评语 对三字经的评价和评语 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它用通俗易懂
9、的文字,将中国文化中的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 识揉合在一起,天文地理、历代帝王、古圣先贤,悉皆备载回忆三字经全片文句香下一样讲我么呢所学所闻的知识一下子贯穿起来,使得以往不系统的百科知 识,一下子纳进了一个知识体系,使得文史哲哲几大块都非常地清楚。 这就是我们在整理以往所学、所积存的知识,我们应该借此机会,好好整理整理一下我们得知 识库,将没有用的丢掉,将缺乏的补充进来。 人在一生中要能读一部真正的书,也就是四书五经这样的.经典著作,至少要有一部经典垫底,一生的学问 才能扎住根。林语堂说,概论之类的教科书不算书,拼鼻子凑脸的小说也不能算作书。 现代人的思想完全被影视媒体所控制,满脑子都是报纸上看
10、来的消息,自己完 全没有中心思想,变成了随风倒的草。孩子们那一点有限的历史知识还都是从秘史中戏说来的,不知道文学作品算不得书。真正读几篇左传史 记,呼吸都会感觉深沉。 三字经是谈教育的专著,六个部分均是围绕教育二字展开的。教育的根本意义在于教导后代如何做人,是提升人的生命质 量,实现转迷为悟、转识成智,最后达到转凡成圣的人生终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与传统的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了。 当然社会是这样一个争贪的现实社 会,教育制度是这样一个训练竞争手段和谋生技能的培训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志在挣钱,而非志在圣贤。 我们能做的只有以私塾的形势为孩子们补上传统教育的一 课,国家关怀的是就业率,学校关怀的是升学率,真正关怀同学个体的只有老师和家长,所以父母一定要觉悟,不要让你的后代毁于你的无知。 三字经 很早就传到了日本与韩国,清朝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三字经被译成俄文流传到俄国,此后陆续被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 1990年秋,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可见这部书早已不属于中国人专有,它已经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了。我们作为三字经故乡 的同胞,今天不但不会背诵三字经,有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三字经,为此你将给自己下一个什么样的评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