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产养殖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801>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科研、水产养殖生产和技术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风正派,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 应具有水产养殖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对于本领域的经典著作有比较系统的阅读和掌握;熟悉所从事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特点与方法论基础,并能够合理运用;思维严谨,逻辑严密,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中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中英文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从事教学、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课程学习,后两个学年主要进行学位课题研究、实践和学位论文撰写.研究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专业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学分不少于22学分,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5学分.具体实施办法按《##师X大学研究生培养与管理工作办法》执行.
三、研究方向
水产养殖是以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研究水产动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存规律与其与环境的内在联系等的水产养殖理论与技术的一门学科.本专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
1. 水产动物育种与增养殖本方向主要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在群体、个体、细胞与分子水平上,研究我国重要水产动物资源种质特性,建立种质鉴定标准和资源保护技术方
1 / 11法.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生物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鱼类遗传性状改良、种质创新,为渔业生产提供优良养殖新品种;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各类水域生态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构建科学的养殖容量与生物学能量的可持续模型.通过对水产动物生长发育规律、水环境要求、营养需求、苗种工程以与病害发生特点的研究,创建集约化健康养殖模式.
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
本方向研究如何降低水产养殖成本、提高水产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安全,是促进水产动物健康养殖的基础与关键技术;研究水产动物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抗逆的生理机制、生物饵料的开发利用、营养素的最适需要量;研究重要经济水产动物苗种和成鱼阶段的人工全价配合饲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
3. 水产动物医学
本方向以淡水水产养殖动物疾病发生与其控制的理论与实践为核心,开展水产动物重要疾病的流行病学、病原生物学、组织病理学、病原检测技术研究,以与水产动物疾病检疫防疫、水产药物、微生态制剂等的开发研制;开展水产动物基础免疫学研究,通过对鱼类免疫和抗病功能基因的克隆鉴定与其表达调控解析,探讨环境因子对鱼类免疫的影响,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有效控制鱼病发生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4. 渔业资源与环境
本方向利用传统的渔业资源调查方法,环境监测方法,结合现代渔业资源定位技术〔如:3S技术〕和渔业监测评价方法对我国的渔业资源和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并在渔业资源和环境的恢复和保护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主要研究内容有渔业资源生物学、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渔业资源评价、渔业水域环境评价与修复.为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天然渔业资源、为制定渔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与法律体系提供科学依据;为渔业环境的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最终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生态功能的可持续发挥.
5. 水产品安全与加工
本方向主要开发水产品中渔药、农药、重金属、外源性毒物等危害因子的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危害因子在生物体内与其生存环境中的变化规律、转归途径与危害机理,评估危害因子在水产品养殖与加工过程中的风险效应,制定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安全生产监控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水产品保鲜技术和保鲜机理,水产品功能性成分的分离、结构分析与其功能特性,研制、开发功能性水产制品等.
2 / 11
四、课程设置与考试要求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授课方式
考试
方式
备注
A公共基础课程
09_03
英语
216
5
1、2
面授讲课
笔试
修8学分
11_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1
面授讲课
考查
11_0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面授讲课
笔试
B专业基础课程
09_2101
高级水生生物学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修
6学分
09_2102
鱼类增养殖学
36
2
1
面授讲课
笔试
09_2103
现代水产学概论
36
2
1
面授讲课
笔试
09_2104
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操作
C专业必修课程
09_2105
鱼类遗传育种学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
至少修
6学分
09_2106
鱼类营养学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
09_2107
鱼病学概论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
09_2108
渔业资源与水环境保护
54
3
1
面授讲课
笔试
09_2109
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36
2
2
面授讲课
笔试
D专业选修课程
09_2110
鱼类人工繁殖技术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至少修
09_2111
水产动物饲料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6
水产养殖生产技能课
36
2
3
实践+操作
考查
09_2113
鱼类实验动物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14
分子生态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15
分子育种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16
设施渔业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17
水产动物免疫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18
水产药物与药理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12学分
09_2119
水生动物病原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1
高级生物化学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2
SPSS
36
2
1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3
生物信息学
36
2
1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4
水产微生物生物技术
36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09_2125
英语科技论文写作
36
2
1
面授讲课
考查
教学实践
09_2091
36
2
3
实践+操作
考查
3 / 11
五、培养方式
1. 指导方式:入学第一年内成立导师组,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和研究生个人的特长与才能,注重研究生自己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联合培养以与国际间的合作培养,利用和发挥各方面的优势,促进研究生拓宽知识面,突破学科的局限性.
2. 培养计划的制定: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要求,结合研究方向的需要,与导师组的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硕士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3. 课程学习: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必修课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研究生必修课都属于学位课程.根据研究方向需要和研究生基础条件选读几门选修课程研究生也可以跨系、跨专业选修课程,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经导师组组长批准,研究生可以到外校〔所〕选修一至两门课或进行论文写作.课程学习方式,可采取课堂讲授、专题报告和讨论,或导师指导下的自学,阅读指定的文献等方式,培养研究生独立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修课原则上安排考试,选修课可安排考查或考试.考试形式有开卷、闭卷两种.研究生都必须通过考试〔或考查〕,成绩合格者〔学位课程成绩70分以上,选修课程60分以上〕,方可获得学分.
4. 学术活动: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毕业之前应依据学院相关规定发表相应学术论文或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研究生还应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类学术活动,包括学术讨论会和读书报告,在读期间每位研究生必须主讲2-3次专题报告.
5. 实践活动:本专业实践活动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依专业方向可安排一定生产实践.教学实践从第二学年开始,包括专业课部分的课堂讲授、实验课指导、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协助指导本科生论文等任务.教学实践环节合格记2学分.已有一年以上大学教学实践或二年以上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可免修,仍计2学分.
6. 奖助形式:学院与多家企业与社会团体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校内率先设立有多个研究生奖助学金;制订有规X的研究生培养细则,保证导师和学院对在读研究生给予合理的科研补贴和生活补贴.
六、开题报告
在第三学期进行.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调查实际生产情况,写出50-80字的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由学科方向或科研团队组成评审小组对开题报告中的课题研究意义、技术路线、可行性、计划进度、经费预算和预期研究结果进行
4 / 11评审,评审合格者方能进入论文研究阶段.
七、中期考核
在第四学期进行,由学科方向或科研团队组成考核小组,考核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课程学习、论文选题与进展情况,考核合格者方能继续开展论文研究工作.中期考核一年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
八、学位论文
研究工作实施期间,研究生要按照开题报告的设计,在导师指导下科学严谨地进行每个内容的实验.论文研究工作完成后,导师应对研究生撰写的学位论文仔细审阅,认真修改,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认定合格后,按有关规定申请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应在第六学期的5月底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不少于3万字.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需聘请2位与论文有关学科的高级职称人员评阅论文〔至少有1名是校外专家〕,评阅人应当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人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委员组成,成员中必须有外单位的专家.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根据答辩的情况,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含〕以上同意,方得通过.决议经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后,报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授予学位的决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的,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
附:水产养殖专业开设主干课程与部分选修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9_2107课程名称:鱼病学概论
总课时数:54学分:3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I
教学要求:鱼病学概论主要介绍鱼病学基本原理、鱼病学研究方法、鱼病的诊疗方法以与鱼病学研究进展.要求掌握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同病原的传播途径、流行季节和感染症状;掌握鱼病的诊断方法和疾病的防控对策;了解国内外鱼病学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鱼类学基础知识、鱼病发生的原因、鱼病的检查诊断、鱼类养殖的健康管理;病理学基础;免疫学基础;药物学基础;鱼病学研究方法;常见传染性鱼病和侵袭性鱼病的发病症状与病理变化、流行规律、防治方法;鱼类的敌害;
5 / 11
非寄生性鱼病;鱼类病害与人类健康;鱼病学研究前沿.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水产动物病害学.战文斌主编.中国农业,24
(2) 水产动物疾病学.黄琪琰主编.##科学技术,1993.
(3) 鱼类病理学.[美]里贝里编,华鼎可等编译.农业,1981
(4) 鱼病学.汪建国主编.:中国农业,2013.
(5) 夏春主编.水产动物疾病学.:中国农业大学,25.
(6) Edward J.Noga,Fish Disease:Diagnosis and Treatment,2nd edition,New York: Wiley-Black well,2011 .
课程编号:09_2105课程名称:鱼类遗传育种
总课时数:54学分:3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1
教学要求:了解和掌握遗传学与育种学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分析实际育种问题,具有初步设计育种方案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鱼类育种目标制定和实现育种目标的理论、常规方法和技术了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鱼类育种用的发展和应用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鱼类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原理、作用、方法和具体实例.鱼类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细胞学原理、雌核发育二倍体的生长和发育特点以与雌核发育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鱼类性别控制的意义、方法以与鱼类分子育种的技术基础和数据分析方法.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X兆廷.水产动物育种学.:中国农业,25.
(2) 吴仲庆.水产生物遗传育种学.##: ##大学,20.
(3) 吴清江.鱼类遗传育种工程.##: ##科学技术,1999.
(4) 陈松林.鱼类性别控制与细胞工程育种.:科学,2013.
(5) 孙效文.鱼类分子育种学.:海洋,2010.
课程编号:09_2106课程名称:鱼类营养学
总课时数:54学分:3
6 / 11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
教学要求:掌握鱼类营养学的基本理论以与各种鱼类的配方设计和饲料加工技术,全面了解鱼类营养学的发展概况.具备运用营养学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术解决渔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营养学概论、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营养作用,讲授过程中介绍国内外鱼类营养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最新动态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宋青春,齐遵利.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学.:中国农业,2010.
(2)李爱杰.水产动物营养与配合饲料学.:中国农业,1994.
(3)叶元土,蔡春芳.鱼类营养与饲料配制.:化学工业,2013.
(4)增普尔尼,丹尼尔.罗绪刚,吕林,李艾科主译.分子营养学.:科学,28.
(5)Halver, John E. Hardy, Ronald W. Fish Nutrition. Pittsburgh:Academic Press. 21.
课程编号:09_2104课程名称: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
总课时数:54学分:3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
教学要求:掌握基因克隆,基因表达、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了解基因与蛋白互作的研究方法与原理.了解siRNA、miRNA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了解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与对最新生物学实验技术的掌握.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针对基因、蛋白质的相关研究技术与二者间的互作展开,重点为基因克隆技术,基因表达、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基因与蛋白的互作技术.介绍siRNA、miRNA、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的具体应用,介绍国内外显微成像、基因测序等相关技术方法的最新动态.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魏春红,李毅.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高等教育.26.
(2)黄培堂等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科学,22.
7 / 11
(3)颜子颖等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1998.
(4)康莲娣.生物电子显微技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4.
课程编号:09_2109课程名称:水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总课时数:36学分:2
开设单位:水产学院开设学期:II
教学要求:掌握食品安全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了解水产品营养与安全关系;明确水产品安全问题形成的主要因素与控制措施;掌握食品安全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学科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理论基础;具备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能够解决我国水产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影响我国水产品安全的主要因素,控制水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具体措施.阐明我国当前水产品安全与质量防控体系建设以与最近研究进展.
预修课程:鱼类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水环境化学鱼类增养殖学鱼类生理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X雄,陈宗道.食品与质量安全.化学工业,2013.
(2)林洪.水产品营养与安全.化学工业,27.
(3)尤如玉.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中国轻工业,2013.
(4)章超桦.水产食品学.中国农业,2010.
课程编号:09_2118课程名称:水产药物与药理学
总课时数:36学分:2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II
教学要求:水产药物又称渔药、水产用兽药,其应用对象主要是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和水环境.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药理学基本原理、水产动物的给药途径以与渔药制剂的研制方法和兽药GMP;掌握水产药物的剂型、药物的特性与使用方法,掌握药物学研究的实验方法.
教学内容:药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基础;渔药研究的程序和方法;兽药GMP;渔药的制剂和剂型;水产用环境改良与消毒药、抗微生物药、杀虫驱虫药、调节水生动物代谢与生长的药物、微生态制剂、免疫激活剂、中草药与生物制品;无公害渔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渔药制剂工艺.
预修课程:鱼类养殖学水环境化学鱼类生理学微生物学水产动物病害学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8 / 11
(1) 兽医药理学.沈建忠,谢联金.中国农业大学,23
(2) 新编渔药手册.杨先乐主编.中国农业,25
(3) 渔药药剂学.汪建国,陈昌福,王玉堂.中国农业,28
(4) 鱼类药理学.杨先乐主编•:中国农业,2011.
课程编号:09_2119课程名称:水生动物病原学
总课时数:36学分:2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1
教学要求:水生动物病原学是研究水生动物疾病的生物性病因或病原体生物学的科学.通过学习,掌握水产微生物学和鱼类寄生虫学中涉与的各类病原生物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与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致病因子与其作用、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方法、所致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特点以与预防和控制的原则等
教学内容:病原病毒学致病机理;病原细菌致病机理;病原寄生虫学原理;水生动物病原病毒;水生动物病原细菌;水生动物病原真菌;水生动物寄生虫;水生动物感染病理;水生动物寄生病理.
预修课程:微生物学水生生物学鱼类增养殖学水环境化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 水产微生物学.肖克宇,陈昌福主编,中国农业,24
(2) 水生病毒学.X奇亚,桂建芳编著,高等教育,28
(3) 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X剑英等编著,科学,1999
(4) 病原生物学.周正任主编,科学,24
(5) 鱼类与其他水生动物细菌:实用鉴定指南•布勒〔Nicky B.Buller〕著,徐高蓉,常亚青,王诗欢译.海洋,2013.
(6) 水生病毒与病毒病图鉴.X奇亚,桂建芳编著.:科学,2012
课程编号:09_2117课程名称:水产动物免疫学
总课时数:36学分:2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1
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水产动物免疫系统的基本特点,了解其与高等脊椎动物免疫系统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水产动物的免疫应答规律、免疫调节机制以与外界因素对免疫应答的影响等,在学习掌握上述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免疫学原理进行鱼病的免疫诊断、免疫预防、免疫治疗的基
9 / 11本技能.
教学内容:绪论;免疫系统概述;抗原;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系统;免疫应答;变态反应;抗感染免疫;鱼类非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鱼类特异性免疫研究进展;鱼类免疫相关分子;虾蟹贝类免疫;两栖爬行类免疫;水产动物免疫检测技术;水产动物疫苗
预修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鱼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增养殖学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水产动物免疫学.肖克宇主编.中国农业,2011.
(2)兽医免疫学.X治中主编.中国农业,24
(3)医学免疫学〔第二版〕.龚非力主编.科学,24
(4)免疫学教程.高晓明主编.高等教育.26
(5)动物免疫学〔第二版〕.杨汉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23
(6)免疫学〔影印版〕.P.M. Lydyard等主编.科学,20
课程编号:09_21116课程名称:设施渔业
总课时数:36学分:2
开课单位:水产学院开课学期:11
教学要求:了解设施渔业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国内外设施渔业发展概况;掌握工厂化养鱼、网箱养鱼、人工鱼礁增殖渔业等生产条件、原理、主要设施、关键技术和生产过程与生产所依托的相关领域在渔业生产中的作用;了解设施渔业中的关键科学技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渔场环境调查的内容与方法;渔业工程材料的种类、特征、强度指标与选用原则和方法,渔场水务工程的设计、选择与施工;养殖鱼池与繁殖设施的设计与施工;陆地集约化水产养殖工程、大水域集约化养殖工程和渔业生态工程的发展现状、工作原理与设计要求与有关的渔业生产模式
预修课程: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尚书旗,等.设施养殖工程技术•:中国农业,21.
(2)李德尚.水产养殖手册.:农业,1993.
(3)黄朝禧.水产养殖工程学.:中国农业,2012.
(4)薛正锐,等.对虾养殖工程与装备.:海洋,1991.
10 / 11
(5)闵信爱.海水网箱养鱼.:金盾,26.
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