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特殊教育学校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创新意识,强化和谐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紧紧围绕学校课程改革,强化各项管理,立足残障学生的发展,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管理实效,创办和谐的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学校。
二、工作目标
1、注重思想,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师德师风,培养出师德高尚、业务过硬、锐意进取的“研究型”教师团队,教师素质提升,在各类竞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
2、落实学校管理“以规章制度为基础,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考核评价为杠杆”的运行机制,促进校内和谐发展。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在研究、思想、生活以及生活实践方面都有显著提高。
4、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残障儿童的实际开展教育。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研究习惯和行为习惯。
5、强化学生德育工作。发挥班主任和班团队作用、办好家长学校,抓好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6、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7、强化课堂教学、继续教育、校本教研、课题研究和教育信息化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工作。
三、具体工作任务及主要措施
(一)优化教师队伍建设
1. 加强师德建设,树立良好师风。加强教职工之间的团结教育,一切要以学校利益为重,求同存异,齐心协力,共求发展,树立特教教师新形象。大力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无私奉献精神,树立“身正为范、以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关心每一位残疾学生,做到爱校如家、爱岗敬业。
2. 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水平。通过读书活动、业务培训等形式提高全体教师的育人水平,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充实、调整、培养一支素质优良、开拓进取的班主任队伍,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引导教师敬业爱岗、关爱学生,以对残疾学生的挚爱、对特教事业的责任,以人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心去关爱特殊学生,自觉率先垂范,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3. 强化岗位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加强教师岗位培训,通过两笔一画、说课、上课等教师基本功训练系列活动的开展,夯实教师的教学功底,提升教师素质。积极培养教师的三项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课堂调控的技能,以及指导学生研究的技能。努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4. 加强梯队建设,优化整体结构。(1)抓好年轻教师的带教工作,使年轻教师在主动中求教,实践中求进。围绕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帮助青年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提高35分钟的效益。因此教务处将定期组织教师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法,课堂教学常规等内容。(2)切实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要高度重视骨干教师的培养,对事业性强、勤于钻研业务、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多压担子;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建舞台,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评优课比赛、学术研讨活动,给广大骨干教师提供更多展示、交流才华的机会。
5. 搭建各种平台,加速教师成长。设置校级教育教学展示系列活动。青年教师上校级公开课。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和教学竞赛活动,或外出参观研究,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经历,加速教师的成长。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严格依据《义务教育聋校课程设置标准》和《义务教育培智学校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规范学校教学管理,形成依法办学、自我约束的发展机制,真正把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落实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享受教育的快乐。
2. 加强对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与管理。提倡听推门课,鼓励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健全校长、教导主任听课、评课制度和月工作检查制度,引领教师聚焦课堂,教学相长,本学期分管校长听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听课15节以上,教师听课10节以上,听后必须主动和有关教师进行交流,以达到研究、提高的目的。
3. 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下的教学人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典型课例供大家观摩与研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本领。
4. 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堂教学竞赛和评比活动,并力争取得优良的成绩,努力打造学校的精品课堂、精品课例。
5. 进一步贯彻落实“分类教学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每个学生年龄、残疾程度、研究基础制定学期发展总目标,每个星期根据学生的发展总目标制定具体的研究教育目标、生活训练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总目标和具体的研究目标而教学,并及时进行评估,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
(三)本学期教导处将加大检查的力度,力求“真”、
“实”、“效”,即反映真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达到促动的效果,努力使检查与评价成为一种引领、一种服务、一种激励,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要做到“四有效”,即:第一、有效备课。教师备课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第二、有效上课。教师上课,要有强烈的目标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努力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内容精当。第三、有效听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听课后要进行评价。外出研究听课,回校要交流。第四、有效作业。教师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差异,适量适度的布置作业并及时检查。
(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丰富学校科研积淀,彰显学校特色。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在校本研训中的传帮带作用,继续开展好课题研究,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开展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让课题研究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于残疾学生,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1. 加强宣传,加强研究,提高对教育科研工作的认识,引导教师针对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一发展,优化课堂教学。
2. 加强对已立项的市区校课题的管理,规范过程性研究。
3. 完善“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组长负责制”、
“课题组例会制”等制度。鼓励教师写好教育随笔,参与各类教科研论文竞赛,向各类刊物投稿。
新学期,新的目标,新的征途,新的起点。我们全体教职员工在新的学期里要团结一致、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凝心聚力、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努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谱写XX特教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