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纸箱生产部制程检查作业指引及鉴定标准
1.0目的
规范制程工序中生产自检检查的监督,使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规定。
2.0范围
合用于公司内所有制程产品的自检检查监督。
3.0参考文献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0工具
钢尺、游标卡尺、厚度仪
5.0作业程序
5.1首件检查:
产品在量产前,各生产检查人员必须对产品进行首件检查,在首件确认OK后,生产才可以量产。其首件检查的操作程序按照《首件确认作业程序》来执行。
5.2性能测试:
按不同客户的规定,必须对相应的产品实行各方面的性能测试OK后才可以生产大货。如:油墨脱色测试,破裂强度测试,边压拉力强度测试,抗老化/耐黄变测试,高/低温测试,震动测试等。对于客户规定做的性能测试,而本司没有相应的仪器来做测试时,须将试品外发到相关测试机构进行测试,或申购相应的仪器来做测试。
5.3自检检查方法:
分纸自检检查方法:
5.3.1. 产前依据工程单和样板等的工艺规定,确认前工序的工艺是否有按规定的先后流程去做且是否均己完毕,并翻查看是否存在不良问题。
5.3.1. 首件确认:
分纸机长根据样板及工单规定对首件进行检查确认后,需呈交当班主管署名确认方可交给当班QC署名确认后再生产。
5.3.1. 制程抽检:
A、尺寸检查
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查尺寸是否与首件相符。
B、材质检查
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查材质是否与首件一致。
C、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检查外观是否与首件相符。
制版自检检查方法:
5.3.2. 产前依据工程单和样板等的工艺规定,确认前工序的工艺是否有按规定的先后流程去做且是否均己完毕,并翻查看是否存在不良问题。
5.3.2. 制版人员根据样板或图纸及工单规定对印版进行检查文字、图案、版面、位置,确认OK后需呈交当班主管署名确认方可生产。
印刷自检检查方法:
5.3.3. 审稿
A、在印刷较版阶段,依据工程单数据确认印刷纸张的用料、开纸尺寸、厚
度、纸纹及坑纹方向。
B、在印刷较版阶段,依据内容样板或确认的蓝纸内容或客人Atwork、刀模图、菲林等,来确认所印大货的图文内容、图文位置、尺寸、出血位。
拼多版印刷的要逐个核对以上项目并注意表面是否版花、版脏、菲林线、菲林花、墨屎、墨杠等不良现象。
5.3.3. 首件确认
当印刷机长印出首件后,需呈送印刷主管签首件,首件合格后由当班QC确认署名后方可量产。印刷主管依据客户签稿来鉴定首件的颜色及其它审核项目。若颜色合格,可批量印刷
5.3.3. 制程抽检:
A、表面审查:
对抽查的印刷纸张,一方面应对其表面进行目视观测是否存在印刷不良,如:墨屎、墨杠、掉网、套不正、色差、走位等。
8、颜色鉴定
拿抽查件与首件的颜色进行同一方位对比和反方位对比(即版尾与牙对调来对比),同时可以参考色稿,客签色板。
5.3. 打角、开槽的检查方法:
5.3.4. 产前依据工程单和样板等的工艺规定,确认前工序的工艺是否有按规定的先后流程去做且是否均己完毕,并翻查看是否存在不良问题。
5.3.4. 量产前:
调机时必须依据工单、样板、图纸内容等来确认产品是否OK,确认OK后
再开机量产大货。
5.3.4. 制程检查:
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按规定抽检是否有尺寸与样不符、走位、不穿、做反等不良。
啤机部检查方法:
5.3.5. 产前依据工程单和样板等的工艺规定,确认前工序的工艺是否有按规定的先后流程去做且是否均己完毕,并翻查大货是否存在不良问题。
5.3.5. 首件检查:
依工程单、样板、刀模图、色稿、客签板、蓝纸内容等来确认首件的内容、颜色、尺寸、色位,啤底或啤面。并用双面胶对盒样进行粘盒来看盒子的结构是否匀称,色位线是否吻合。
5.3.5. 制程抽查:
啤切时注意是否有爆线、啤走位、边沿是否掉色/毛边,啤不空,压线是否扭曲,有没爆内坑,啤底时,面部是否有拖花、压痕、啤反,A/B版互调啤反等不良。
5.3. 粘盒部检查方法:
5.3.6. 首件检查:依工程单、样板、色稿、客签板、蓝纸内容等来确认首件的内容、颜色、尺寸、色位。并依产品不同的表面解决来拟定所用胶水是否相应。将盒子折起来看整体效果。首件检查的操作程序按《首件确认作业程序》来执行。
5.3.6. 粘合力测试:将样品粘合利位撕开,以破坏纸层纤维面积85%以上鉴定为OK。
5.3.6 .制程抽查:粘盒是否开线/盖线、上下线不齐,表面有没刮花、压痕、拖花、胶水溢出、是否有混装、粘花等不良。
5.4检查程序
当生产正常运作后:
机位/查货庖装人员对抽样之前所做的大货隔开,并标记作区别。同时向当会值部门主管反馈此不良信息并记录在检查登记表里。当值主管根据质量状况和数量决定是否开具质量异常反馈报告。具体操作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献执行。
各生产部抽检频率表
纸箱各工序
每2个抽检2个
巡视中发现异常时,检查员将不良样品和信息反馈给当值组长住管/经理,组长住管/经理在鉴定栏上注明鉴定结果及签署,对于决定不了的重大异常,需开具质量异常反馈报告,
品质异常反馈报告提出时机
以下情况可以不提出异常:
属非致命缺陷、非批量性不良,对产品品质影响不大或可以立即改善解决的,当值检查员可以和责任机长或主管进行协商解决,无须提出异常。具
体按5.4.执行。
以下情况可以直接提出异常:
a. 无首件作业时
b. 当出现漏、错工序时
c. 当出现致命缺陷时
d. 批量性不良达5%以上时
e. 对校机纸不按规定管制时
f. 作业方法未按规定,经提醒仍无改善时
g. 工作态度、责任心有异常,经提醒仍无改善时
h. 非操作人员上机操作时。
以下情况可以和当班组长住管/经理请示解决:
认为问题严重,但又无法决定期。具体按执行。
检查员将检查质量状态如实填写在登记表里。
巡检中鉴定合格之产品,检查在制程标记卡检查员一栏署名或盖章。对于需达成工艺干燥时间的,需达标后才可放行。对于鉴定不合格之产品,检查员需挂上不良标记卡,并签署。具体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来执行。
6.0检查项目及标准鉴定
分纸
用错物料
▲
尺寸误差2 mm
★
包装数量不符
▲
用错包装方法、包装数量
★
混装▲
印刷
缺点名称
缺陷类别
用错物料
▲
混装
▲
条形码测试C级以下不合格(测试显红灯)具体依客规定)
▲
说明书白页
▲
版房拼错版用错专色多余色巴
▲
内容不符
▲
包装数量不符
▲
彩盒尺寸不符、画啤机不对、尺寸误差>2mm、精品盒、咕类尺寸误差〉1mm
★
用错包装方法包装不良
★
印刷多种针位
★
分类
点状面积
点状类别
点状面积
点状
类别
表面印刷不良
1
A面
点状缺陷
d(mm 2)
d 1
★
0.8 d<1
•
B面
d 1.2
★
0.8 d<12
•
C面
d 1. 5
★
0.8 d<1.5
•
D面
d 2. 0
★
0.8 d<2.0
•
分类
刮花划伤面积
点状类别
刮花划伤面积
点状
类别
2
A面
线状缺陷刮花
L(mm )划伤
W(mm 2)
L 2.5
W 1
★
0.5 L<2.5
0.5 W< 1
•
B面
L 3.0
W 1.2
★
0.5 L< 3.0
0.5 W< 1.2
•
C面
L 3.5
W 1. 5
★
0.5 L< 3.5
0.5 W<1. 5
•
D面
L 4.0
W 2
★
0.5 L<4.0
0.5 W< 2
•
3
A面
密集点线状缺陷
在直径10cm内允许有两处点状或线状缺陷 面积长度参照1 2 A面
B面
C面
D面
在直径6cm允许有3处点状或线状缺陷 面积长度参照1 2 B.C.D面
重影字体套印不正
0.25mm m
•
0.25 mm m<0.4mm
★
注 纸毛 印刷脏 粘胶布 起皱粘花 粉大 上墨不良 纸质污点及其他标 均参照状面积标。
打角/开槽
用错物料
▲
尺寸误差2 mm
★
包装数量不符
▲
用错包装方法、包装数量
★
混装
▲
啤机
不良现象
缺陷描述
缺陷类别
缺陷描述
缺陷
类别
爆角爆边压痕
L>3mm
★
啤走位(不对色位 大小边 不分中)
2 mm
★
刀线不直刀未切断毛刺毛
1 mm
★
甩刀漏啤错针线
/
▲
爆内坑
/
★
啤错方向(含胶片)
/
▲
飞机孔 挂孔 折盒后不对称(不齐)
A面
1mm
★
B 面 1.5mm
•
半穿或易穿需撕开的针线位不易脱除半穿的啤件沿针线折开后易破损啤件
/
★
啤穿
/
★
爆色
反折90°两次爆色超5mm
★
爆刀纸质分层
/
★
纸质弯曲收缩(啤机部须拣出分开啤)
/
★
粘盒
胶水溢出表面有胶水渍局限性胶水漏胶水胶水穿透粘花
/
▲
表面印刷内容被粘盒机擦花或被胶水粘花
A B面
★
C D面擦花10mm;粘花面积9mm 2
•
A B面版驳错粘方法错
/
▲
利位压痕条痕压皱
眼睛距离盒子40cm看有明显花痕
★
眼睛距离盒子40cm看有花痕 但不明显
•
盖线开线胶水不到边(驳斜)
3mm
★
色偏
(用密度计测试)专色△E>2.0
★
开线 盖线 彩盒盛开后面盖中线空隙大底盖中线空隙大
面盖中线空
隙 >3mm
底盖中线空
隙 >5mm
★
驳位啤线条走位(不对称)
不对称 >2mm
★
图案 色位 驳位走位(不对称)
不对称 >2mm
★
制程中每5个进行破坏性测试
粘烂面积<85%
▲
1. 以上如客有合理的特殊规定则依客规定进行检查鉴定和记录。
2. 各工序对上工序的质量问题必须进行检查 标 导从上述规定。
注 “▲”表达允许标 为零 “★”表达为主缺陷 “•”表达为次要缺陷。
“d”代表直径 “L”代表长度 “W”代表面积“m”代表宽度。
盒形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