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漳州市2012-2013学年人教版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46288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2012-2013学年人教版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漳州市2012-2013学年人教版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2012-2013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古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言名句 1、 (6分)依据课文,补写出以下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女之耽兮,                  !〔《诗经·氓》〕 〔2〕青青子衿,            。〔曹操《短歌行》〕 〔3〕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 〔4〕                ,徘徊于斗牛之间。〔苏轼《赤壁赋》〕 〔5〕                ,俯察品类之盛。〔王羲之《兰亭集序》〕 〔6〕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题。〔12分〕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於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够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对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穷尽   B、则或咎其欲出者    咎:责怪 C、夫夷以近                  夷:平坦   D、无物以相之        相:观察 3、以下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一段中,作者记叙了游踪,并通过前洞与后洞不同的景象和游人数量的变化,来反映一般“记游者〞的心态。 B、第二段开头句“于是余有叹焉〞,既承接前一段末的悔恨之意,又为后文转向深入的议论作导引。 C、作者以古人的“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借古喻今,暗含今人假设要有所收益,也要有这种探究精神的意思。 D、两个文段先叙后议,第二段的议论由第一段的记叙所生发,着重抒写自己尽观后洞奇景后的感想和体会。 4、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3分〕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6分〕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①,诏王翦军以伐燕。十月而拔蓟城②。燕王喜﹑太子丹等尽率其精兵东保于辽东。秦将李信追击燕王急,代王嘉乃遗燕王喜书曰:“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秦王必解③而社稷幸得血食④。〞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秦复进兵攻之。后五年,秦卒灭燕,虏燕王喜。 【注】①益:增加。诣:往,到……去。②拔:攻克,占领。③解:缓解、宽释。④社稷幸得血食:国家或许侥幸得到储存。 〔节选自《史记·列传·刺客列传》〕 5、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秦所以尤追燕急者       ②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B、①以太子丹故也           ②险以远,则至者少 C、①其后李信追丹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①秦复进兵攻之           ②不知东方之既白 6、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燕王乃使使斩太子丹,欲献之秦。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今日良宴会 《古诗十九首》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令德①唱高言,识曲听其真。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人生寄一世,奄忽②假设飙尘③。何不策高足,先踞要路津④?无为⑤守穷贱,轗轲长苦辛。 【注】①令德:有美德的人。②奄忽:一瞬间。③飙尘:尘土。④要路津:比喻高官显位。⑤无为:不要。 〔1〕“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2分〕 答:                                                                                                                                                       〔2〕“人生寄一世,奄忽假设飙尘〞采纳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对其效果作简要赏析。〔4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4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8、以下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军阀开战,梅跟着张太太和琴来到高公馆避难。觉新在花园与梅相遇,梅默默走开,觉新追上前请求梅宽恕。二人相对而泣,互诉相思情。〔《家》〕     B、高家看龙灯,克定命令轿夫端竹筒花炮往舞灯人身上射。有个舞灯人烧伤了腿,众人以此为乐。觉慧认为这是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十分气愤。〔《家》〕     C、加西莫多被绑在广场示众,口渴难忍,围观者对他都很同情,爱斯梅拉达更是不计前嫌给他水喝。面对加西莫多的感谢,她流下感动的泪水。〔《巴黎圣母院》〕     D、加西莫多终于认清克洛德的真面目,他猛扑过去,将克洛德从钟楼顶上推下摔死,自己则来到刑场,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墓地而死。〔《巴黎圣母院》〕 9、简答题。〔选做一题〕〔5分〕 〔1〕阅读下面的《家》选段,依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觉新还听到她〔接生婆〕一面拍看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惋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 “娘〞是谁?因为什么事婴儿“生下来就没有娘了〞?请简述与之相关的情节。 〔2〕阅读下面的《巴黎圣母院》选段,依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 一个畸形的人保护一个不幸的人,加西莫多搭救了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女囚。 “女囚〞是谁?加西莫多如何搭救“被判处死刑的女囚〞? 请简述与之相关的情节。 选答第〔    〕题: ________                                                                      。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①而民善矣。〞〔《论语·颜渊》〕     ②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②,居其所,而众星共③之。〞〔《论语·为政》〕     【注】①善:这里指具有善良的德行。②北辰:北极星。③共:围绕。     〔1〕请概括这两个文段中所体现的孔子的观点。〔3分〕 答:                                                                          〔2〕孔子以“北辰〞为喻阐述了什么道理?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清醒地成长 蒋方舟 ①前两天,我看了网易新闻做的一个专题,叫做“CBD的午餐〞。专题采访了在北京CBD工作的商业顾问、建筑师、室内制定师、媒体人等等。天天的午餐成为了他们最大的烦恼,好的太贵,便宜的太脏。天天在食堂吃太单调,在便利店吃,人多得像要打仗。 ②CBD是北京的中心,它在短短几十年内是变得如此繁华美丽,每次我经过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中国真的成为盛世强国〞这一类复杂的感叹。每年都有很多面孔新鲜的年轻人涌入这里,建设这里,维护这里的正常运转,把自己的梦想,捆绑在中国的“强国梦〞上。然而,天天最基本的吃,都成为很大的烦恼,消磨着对生活的热情。而这只不过是年轻人天天几十万烦心事中的一件而已。 ③我每次看到他们,总会产生很大的恐惧,我在想:是不是就是这样了?生活就是这样?将来就是这样?理想,也就是这样了? ④听说这个世纪,就会是中国的世纪了。如果世界是个环形大跑道,那么中国已经跑在了前面。 ⑤中国内部,则更像一个大跑道。所有人朝着同一个目标狂飙猛进,同心同力,身不由己。终点是什么呢,是幸福么?是成功么?是北京三环内的一所房子么?大家都一直跑,一直跑,慢慢的,所有人都忘了这个目标是什么,甚至也不敢去过问。 ⑥很多人都没有足够的勇气去离开这个跑道,去抵抗这个规则,因为所有人都在跑啊。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断创造出大量的财富,金钱在中国流动着,资本便调配着每个人的生活。 ⑦要清醒地成长,必需有脱离这个轨道的勇气。今年,我陆陆续续接触了一些年轻人,一些与众不同的年轻人。有的高中生放弃了名校,去就读企图建造乌托邦的南方科技大学;有的大同学,刷海报、拉选票,去参选人大代表;有的师兄师姐毕业了,也放弃名校、外企这样的选择,去做一些他们认为能够改造社会的事情。 ⑧没有什么“形势永远比人强〞,因为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 ⑨如果有一千个人中,有一百个人,有自己与大环境格格不入的内心世界。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有离开这个跑道,忠于内心的勇气。十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获得了成功。那么将来的社会,或许会大不一样吧。 ⑩相信将来的中国,会变成一片原野。有跑的、跳的、在阳光下晒太阳的。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盛世强国下的年轻人们,人人有选择的自由,和择善从之的勇气。 〔选自作者 9月1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演讲,有删改〕 11、以下对这篇演讲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③段中,作者说自己每次看到这些奋斗的年轻人都会“恐惧〞,意在向听众显示中国社会对年轻人成长空间的残酷挤压。 B、第⑧段中,“所有的墙壁,其实都是门〞的“墙〞,指社会大势对人的束缚和驱使,“门〞指突破束缚、实现理想的途径。 C、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理想缺失〞“丧失自我〞的现实问题,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D、作者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内容引入演讲话题,进而谈及中国当代社会的现状并展望将来,演讲由浅入深,逻辑层次清楚。 12、作者在开篇提到“CBD的午餐〞,起到了怎样的演讲效果?〔3分〕 答:                                                                                13、作者认为,年轻人怎样才干做到“清醒地成长〞?请简要概括。〔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三次画像 巴金 ①不久前画家俞云阶来看我,高兴地告诉我,他的问题解决了。我也替他高兴。我知道他讲的是给划为“右派分子〞的错案现在得到了平反。他愉快地谈他的计划,他打算做不少的工作。我觉得他还有雄心壮志,他是一个一直往前看的人。送走他后,我还在想他的事情。去年九月香港《文汇报》的《百花周刊》上发表了他的短文《三次为巴金画像》。他讲的是我和他之间跟画像分不开的友谊。 ②一九五五年十月的一天,当时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的负责人赖少其说要介绍一位画家来给我画像。这是我第一次看见他。我记得就在我楼下的客厅里,他花了四个半天吧,我坐在椅子上打瞌睡,一点不觉得麻烦。油画完成了,我感谢他,把画挂在我的工作室的墙壁上。说实话,我并不喜爱这幅画像,但这只能怪我自己拿着书在打瞌睡嘛。对他本人,我倒有好感。 ③以后我似乎就没有再看见他了。但是那幅油画像还挂在我的工作室里,直到文革开始,我等待造反派来抄家时,才把它取下,没有让造反派看见,因此它也给储存下来了。 ④前年〔一九七七〕五月二十三日,我出席上海文艺界的座谈会,在友谊电影院门口遇见他,我高兴地同他握手,他亲切地微笑道:“我再给你画一次,好不好?〞 ⑤座谈会后,他有一天到我家来做客,他提出要再为我画一次像。我同意了。他还说:“你还是穿这件蓝布上衣,连胡子也不要刮。〞 ⑥我按照约定的时间到他的家。坐了一个半小时,画完成了。那天是六月四日,他说:“就写五·二三吧。〞一个星期后他夫妇把油画像给我送来了,我们把这幅新画挂在我那间封闭了十年、两个月前才开锁的工作室的墙壁上。他看了看画,解释道:“你这是在五·二三座谈会上控诉‘四人帮’的罪行。〞我觉得他说得好。 ⑦这幅画像在我家里已经挂了将近两年,朋友们见它都说不像,说是脸长了些,人瘦了些。可是我觉得它表现了我当时的精神状态,我在控诉。但他似乎有不同的看法,过了几个月他又来向我建议,要给我再画一幅肖像,要画出一个焕发青春的老作家来。 ⑧他的画完成了,送到肖像画展览会去了。我向他道贺,可是我仍然说,我更喜爱那第二幅油画头像。可我庆贺他成功地画出了他的精神状态。他画的不一定就是我,更多的应当是他自己。我不过是画家的题材,在画面上活动的是画家的雄心壮志,他对我们这个时代、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感情。 ⑨那天云阶同志走后,我关上大门,在院子里漫步,还在想他的事情。两年来同他的接触中我一直没有感觉到一九五七年给他投下的阴影,我始终把第三次肖像画上的笑容看做他自己衷心愉快的欢笑。 〔选自巴金《随想录》,有删改〕 14、以下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作者不喜爱画家第一次所画的像,其原因在于初次相识时,两人交情尚浅,作者对画家也没有什么好感。 B、⑤⑥段中,画家要作者穿上文艺座谈会时的衣服来画像,并将画像的时间写成座谈会的日期,意在强调画的特定意义。 C、画家三次为作者所画的画像,其实描摹出的都并非作者巴金其人,而全然只是画家自己最真实的写照。 D、无论第二次的画像朋友们说并不像作者,但作者却说“更喜爱〞,这是因为这幅画画出了作者当时的精神状态。 E、这篇散文的构思颇具匠心,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采纳插叙的手法,使不同历史时空中的事件交错,丰富了文章内容。 15、从全文来看,画家俞云阶具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6、本文中,作者写了三次画像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探析。〔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都让承办的城市经济迅速腾飞,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速,使城市实现               的发展。第十五届省运动会将在漳州举办,这样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全市人民闻讯无不眉飞色舞。 〔1〕依据上下文内容和语境,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2分〕 〔2〕文中的划线句子有一处成语使用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改为                     〔2分〕 18、热衷文学创作的林先生想在书房贴一副对联。下面是他创作的上联,请为他拟出下联。〔3分〕     上联:吟诗诵赋修身养性     下联:                    1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4分〕 示例:喜爱听海的声音,那澎湃的涛声,是生命的力量。 答:                                                                                五、写作〔70分〕 20、请以“现在想想,这样也好〞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需符合记叙文的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③立意自定;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漳州市2012-2013学年〔上〕期末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照答案暨评分标准 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不可说也            〔2〕悠悠我心             〔3〕守拙归园田 〔4〕月出于东山之上      〔5〕仰观宇宙之大         〔6〕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2、D〔3分〕〔相:辅助、帮助〕 3、D〔3分〕〔“尽观后洞奇景〞说法有误,应是未能深入后洞) 4、〔6分〕 〔1〕有松气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我〕于是和他们一起退出洞来。〔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且〞“俱〞译对各1分〕 〔2〕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其〞“孰〞译对各1分〕 【参照译文】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爱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松气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我〕于是和他们一起退出洞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爱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够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持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索深邃而且广泛。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平常的景观,经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够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达到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5、C〔3分〕〔A、①……的原因;②用来。B、①因为;②并且。C、都是指示代词,这、那。D、①它,指燕国;②结构助词,不译〕 6、〔3分〕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打算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句意对、句子通顺1分,“使使〞“之〞译对各1分〕 【参照译文】 于是秦王大发雷霆,增派军队前往赵国,命令王翦的军队去攻打燕国,十月攻克了蓟城。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领着全部精锐部队向东退守辽东。秦将李信紧紧地追击燕王,代王嘉就写信给燕王喜说:“秦军之所以追击燕军特别急迫秦,是因为太子丹的缘故。现在您如果杀掉太子丹,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一定会得到秦王的宽恕,而社稷或许也侥幸得到幸存。〞此后李信率军追赶太子丹,太子丹隐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杀了太子丹,打算把他〔的人头〕献给秦王。秦王又进军攻打燕国。此后五年,秦国终于了燕国,俘虏了燕王喜。 〔三〕诗歌阅读〔6分〕 7、〔1〕〔2分〕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愿安守贫困和地位低下的现状〔1分〕,并希望改变这种现状〔或希望早日求得荣华富贵〕的激烈愿望〔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这句话采纳了比喻的手法〔1分〕。诗人将生命的微小卑微比作尘土的微不够道,将生命的短促比作尘土瞬间间随风飘散〔1分〕;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生命微小〔1分〕、人生短暂的概叹〔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参照译文】 今天这么好的宴会真是美极了,这种欢乐的场面简直说不完。这场弹筝的声调多么的飘逸,这是最时髦的乐曲出神又妙化。有美德的人通过乐曲发表高论,懂得音乐者便能听出其真意。音乐的真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只是谁都不愿意真诚说出来。人生像寄旅一样只有一世犹如尘土,瞬间间便被那疾风吹散。为什麽不想办法捷足先登,先高踞要位而安乐享富贵荣华呢?不要因贫贱而常忧愁失意,不要因不得志而辛劳的煎熬自己。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4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8分〕 8、〔3分〕C〔“对他很同情〞有误,应是都谩骂、讥笑他;“面对加西莫多的感谢,她流下激动的泪水〞有误,应是加西莫多面对爱斯梅拉达的举动,流下感激的泪水。〕 9、〔5分〕 〔1〕第一问:瑞珏。第二问:①瑞珏产期到了,陈姨太等说生产有“血光之灾〞,冲犯老太爷亡灵,②要瑞珏城外分娩。③觉新怕担不孝恶名只好顺从。④因缺护理和医疗条件,瑞珏难产而死。 〔2〕第一问:爱斯梅拉达。第二问:①在圣母院前的广场上对爱斯梅拉达执行绞刑时,②加西莫多用绳子从圣母院前墙上滑下来,击倒侩子手,③敏捷地夹起爱斯梅拉达,④把她救进教堂。 〔第一问1分;第二问每答对一个要点1分。外国文学人物的译名可酌情放宽要求〕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0、〔1〕〔3分〕孔子认为,只要统治者自己具有德行,且能执行德政,就能得到人民的追随和拥戴。〔意思对即可〕 〔2〕〔3分〕示例:孔子把“德政〞比作被众星围绕的“北辰〞,用以阐述为政者如果能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就能获得人民的拥护。〔意思对即可〕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您只要想具有善良的德行,老百姓也会跟着具有善良的德行。〞 孔子说:“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它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它的四周旋转运行。〞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10分〕 11、〔3分〕A(“对你年轻人成长空间的残酷挤压〞的说法有误,作者是为年轻人在苦苦奋斗中丧失生活的目标和理想追求而担忧) 12、(3分)①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1分〕;②引发听众对社会现象的深入思索〔1分〕;③为后文围绕“找到自我,追求心中理想〞这一主题展开演讲作铺垫〔1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3、(4分)〔1〕年轻人应当认清生活的目标、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2〕要拥有改变现状、挑战现实秩序的勇气。阻击中国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永远坚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每点2分。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二〕〔15分〕 14、〔5分〕A C (A、“交情尚浅〞“对他这个人也没有什么好感〞的说法有误,其原因在于作者认为第一次画像时自己的状态不佳,且文中说“对他本人,我倒有好感〞;C、“都并非作者巴金其人,全然只是他自己最真实的写照〞的说法有误,画家笔下浮现的既是作者也是画家自己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答对一项3分,答对两项5分〕 15、〔4分〕①豁达:遭受不公平的待遇,能坦然面对;经历过后能将苦难放下。②执着:多次为作者画像,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执著追求。③真诚:他热情对待朋友,与作者惺惺相惜。〔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16、〔6分〕 【要点】①作者以三次画像为线索来组织文章内容,写人叙事;②展现了作者自己不同时期的精神风貌以及画家的心态和艺术追求;③浮现出两位艺术家心灵相通的深厚感情;④表现了获得平反之后的艺术家的“雄心壮志〞,折射出重获新生的文艺工作者的积极心态。〔一点3分﹝含观点和分析〕。答对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7、〔4分〕 〔1〕示例:突飞猛进〔2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语境的要求亦可〕 〔2〕示例:“眉飞色舞〞改为“欢欣鼓舞〞〔2分。指出1分,修改1分;修改后的成语符合语境的要求即可〕 18、〔3分〕      示例:舞文弄墨煮字疗饥     〔内容相关、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各1分;如有其他答案,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19、〔4分〕 示例一:喜爱听泉的声音,那叮咚的水声,是森林的伴奏。 示例二:喜爱赏石的造型,那变幻的状貌,是上天的馈赠。 〔修辞手法、句式一致,各1分;合乎情理,语句通顺,各1分〕 五、作文〔70分〕     参照福建省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