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钢结构厚板焊接施工
工程特点
钢板厚度大。本工程中钢板采用了大量的大厚度板,以60mm、80mm、为主,其中板厚最大达1mm,焊接熔敷金属量很大。
钢材
1. 强度等级:Q235、Q345、Q390
大部分钢材要具有-20°C的冲击性能,即达到D级;并且由于工程采用大量的大厚度钢板,为提高抗层状撕裂性能,Z向指标要达到Z25级别。
2. 焊接方法:
根据现场焊接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拟采用保护焊和焊条手工电弧焊相结合的焊接方法。为提高焊接工效,大厚度板结构基本以自保护焊为主。
焊接材料
本工程所用钢材板厚厚,因此焊接材料采用氢含量较低或超低氢的焊材。药芯焊丝保护气体为CO2,纯度99.99 %。自保护焊丝选用优质焊丝。焊接材料的最终选择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而定。
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与母材强度等强,但考虑到厚板、大拘束度接头,根部容易开裂,打底焊可采取低匹配。
焊材管理
1. 焊材须有质保书,应该按类别、牌号、规格、批号等分类堆放,并有明确标志。堆放场地应保持通风、干燥。
2. 焊条按使用说明书进行烘焙、保温,并做好烘焙记录。焊工领用焊条时,须存放在保温筒内,且每次焊条不得超过4小时的使用量。超过4小时,应重新烘焙。
3. 药芯焊丝启封后,应尽快用完,不得超过两天时间。当天多余焊丝应用薄膜封包,存放在室内。
焊接设备
所有焊接设备(包括加热、测量、控制装置)应处于正常状态,仪表均应经过鉴定,并在有效期内。
焊工资质及培训
1. 焊工应具有相应的合格证书,包括ZC、AWS所颁发的资格证书。严禁无证上岗,或者低级别焊高级别。
2. 针对本工程焊接的特点,需对进入现场的焊工进行专门培训,以达到工程所需的焊接技能水平。
焊接工艺评定
在工程正式施焊前,根据不同的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位置、预热要求以及坡类型,按照JGJ81-22进行工艺评定试验,确定合适的焊接参数,作为焊接工艺规程的依据。
现场焊接施工流程
帝装导|跖*\辛I出他]
址 izi^ft^~|—T|T ~pfr>tfc^
「*菱m曲主
I Ng |——T 年#»1&立2最
|——T呼afc话w
好罗处整
工电叫1 昏垃
|i*打硬#lj 丁 柘m |—T ** |—T
[肝垃4&肝
焊前准备
1. 焊接区操作脚手平台应搭设良好,平台高度及宽度应有利于焊工操作舒适、方便,并应有防风措施。
2. 焊工应配置一些必要的工具,比如:凿子、刷子以及砂轮机等。
焊把线应绝缘良好,如有破损处要用绝缘布包裹好,以免拖拉焊把线时与母材打火。
3. 焊接设备应接线正确、调试好,正式焊接前宜先进行试焊,将电压、电流调至合适的范围。
4. 检查坡装配质量。
应去除坡区域的氧化皮、水份、油污等影响焊缝质量的杂质。如坡用氧-乙炔切割过,还应用砂轮机进行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焊接预热
1. 预热是防止低合金高强钢焊接氢致裂纹的有效措施,可以控制焊接冷却速度,减少或避免热影响区(HAZ)中淬硬马氏体的产生,降低HAZ硬度,同时还可以降低焊接应力,并有助于氢的逸出。
2. 预热温度的确定与钢材材质、板厚、接头形式、环境温度、焊接材料的含氢量以及拘束度都有关系。由于本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厚板焊接,预热温度的控制必须严格重视。在美国AWS D1.1中根据母材的碳当量、焊接材料的氢含量、接头的拘束度作出了确定预热温度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实际应该说是比较可行的。
3. 预热方法主要采用远红外电加热器,预热范围为坡及坡两侧不小于板厚的1.5
倍宽度,且不小于1mm。测温点应在加热侧的背面,距焊接点各方向上不小于焊件的最大厚度值,但不得小于75mm处。
4.8.11 焊接坡
本工程的构件以箱型为主,根据焊接的可操作性,基本以单面开坡型式为主。考虑到尽可能减少熔敷金属量,又要保证焊透,以及坡的可加工,拟采用单面单边V型,根部间隙6〜8mm,坡角度35°。在正式选用前,本投标人将进行工艺试验以检验坡型式是否可行。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参数的确定,主要是控制焊接线能量,而线能量则由钢种的t8/5确定。特别是对于细晶粒正火钢,t8/5控制较严,即冷却速度有一个控制范围,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
本工程中板材较厚,可作为三维热传导形式,则根据SEW088:
其中:Q=K • E
T0:预热温度
Q:热输入
E:线能量
K:热效率系数,与焊接方法有关
F3:热传导系数,与坡型式有关
根据上述公式,不同的钢种,在不同的预热温度下可计算出焊接线能量范围,从而制定出具体的焊接工艺参数。
对含V、Nb、Ti微合金化元素的钢种,为降低HAZ粗晶区的脆化,
确保焊接HAZ具有优良的低温韧性,焊接热输入不宜大。
焊接工艺措施
1. 采用多层多道焊,并控制层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但不宜超过
2。
2. 打底焊要有一定厚度,以防根部开裂。
3. 焊缝构成由坡面到中间。
4. 盖面层焊道顺序:
5. 对于大厚度的板材,焊后应进行消氢处理。
6. 对于封闭焊缝,应适当提高预热温度20〜30C,并一次焊完,采取后热缓冷措施。
7. 由于本工程浩大,整个安装期限将跨年度,不可避免进入冬季施工,而温度对焊接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本投标人将采取措施保证焊接区的温度不低于0°C,否则就不予施焊。
焊接顺序
1. 焊接顺序对结构的变形,焊接残余应力的控制至关重要。
2. 焊接施工原则是尽量保证在较小的拘束度下焊接,使接头具有较小的焊接应力,并尽量采取对称施焊,减小焊接变形。对称施焊,不仅针对某一接头,对于同一层,焊接点不能集中于一处,要平均分布。
3. 总体焊接顺序
本工程作业面大,施工钢柱多,接柱焊接顺序将直接影响工程平面形位偏差。宜由内而外,从中心、向四周扩散的焊接顺序。
4. 安装单元的焊接顺序
根据起重量,两层或三层可能作为一个安装单元。对于每个单元,安装测量校正完后,从上至下焊接主梁,然后钢柱对接焊接,最后焊接斜撑。
5. 同一构件两端不宜同时焊接。
焊接应力控制
对于钢结构现场安装,焊接应力的控制相对变形的控制应该更加重要。由于结构刚性大,板厚,焊接量大,事必会产生很大的焊接残余应力。而焊接残余应力(尤其是拉应力)对结构的承载、脆断、疲劳强度等多有影响,也可能直接导致焊缝开裂。
焊接应力的控制要从接头的设计、焊接工艺的选择、焊后处理等几方面考虑。接头的设计要能尽量减少焊缝熔敷量,并且有利于两面对称焊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下,选用局部熔透焊缝。在焊接工艺上,采取合适的焊接顺序,预热、后热措施来减小焊接应力。
在厚板接头中,除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外,还存在较大的厚度方向残余应力。它的分布与焊接工艺方法密切相关。焊接时根部约束固定,横向残余应力。y可表现为压应力,其余以拉应力为主。
焊接质量检查
焊接质量检查包括外观和无损检测,外观检查按照JGJ81-22规范执行。无损检测按照GB11345执行,一级焊缝1%检验,二级焊缝抽检20%,并且在焊后24小时检测。
焊接缺陷返修
1. 焊缝表面的气孔、夹渣用碳刨清除后重焊。
2. 母材上若产生弧斑,则要用砂轮机打磨后,必要时进行磁粉检查。
3. 焊缝内部的缺陷,根据UT对缺陷的定位,用碳刨清除。对裂纹,碳刨区域两端要向外延伸至各50mm的焊缝金属。
4. 返修焊接时,对于厚板,必须按原有工艺进行预热、后热处理。
预热温度应在前面基础上提高20C。
5.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不宜超过两次。如若超过两次,则要制定专门的返修工艺并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焊接操作注意事项
1. 焊接作业区风速:手工电弧焊时不得超过8m/s, CO2气体保护焊不得超过2m/s,否则应采取防风措施。
2. 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
3. 遇到雨雪天气,除非采取隔离措施,否则不得施焊,并且要有加热去湿措施。
4. 严禁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引弧。
5. 定位焊必须由持焊工合格证的工人施焊,且应与正式焊缝一样要求。
6. 如装有引弧和收弧板,则应在引弧板和引出板上进行引弧和收弧。焊接完成后,应用气割切除引弧板和引出板,留有2mm宽,用砂轮机修磨平整,严禁用锤击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