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41592 上传时间:2025-04-1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卫生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 依据关于做好2022年学校秋季开学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证开学复课平稳有序进行,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工作目标 1. 普及新冠的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 2. 完善新冠疫情信息检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 (一)开学前 1. 通过学校公众号、QQ群、微信学校班级工作群等宣传途径,及时传达、关于防控疫情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大力宣传、普及预防新冠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值班和保安人员每天两次体温测试并做好记录,保安上岗执勤必须佩戴罩,严格控制进校人员。 3. 学校制定并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 4. 校医提前购置测温枪、体温测试仪、罩、消毒物品等,为开学前做好充分物资储备,并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台账。 5. 疫情报告小组每日按照工作流程按时上报统计报告。 6. 开学前对校内环境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清洁消毒工作。 (二)开学后 1. 继续开展防控宣传和监测工作。加强日常监测,班主任负责每日入校晨午检,及时上报学校。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教室、办公室、宿舍等公共场所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督促和组织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 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外出现发热(37.3C以上)、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3. 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发热(37.3C以上)、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及时向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汇报,并逐级上报。学生出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应立即由班主任通知医务室,并通知其家长,校医按处置流程进行处置;教职工出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值班领导立即通知其家属,并按照处置流程进行处置。 4. 坚持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落实晨午检制度,对发病学生及早隔离,学校各班级、各部门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 确保信息畅通。 5. 新冠流行期间,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每日回访并记录发热师生身体情况,直至康复。 6. 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做好入校人员的信息排查和登记。 7. 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三、应急处置流程 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各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老师,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员工,一日两次测量体温。应急工作处置小组指导班主任、年级组老师、宿管、保洁、保安等人员进行通风消毒。 1. 师生入校时 (1)值班人员、校医和保安共同完成师生入校体温检测工作。如出现发热(37.3C以上)、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的师生,第一时间由校医带领师生到指定的临时隔离室,规范护理(戴罩、复测体温、信息登记、注意间隔1米以上)。值班干部做好登记,并向学校应急处置组相关领导汇报。 (2)值班教师联系班主任,告知相关情况,校医登记相关信息后,拨打120将发热学生送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诊断治疗。医务室对发热学生出现症状前3天接触过的所 有人员重点关注。 (3)体温异常教师自驾(由学校专用车辆跟随)或者拨打120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医务室对其出现症状前3天接触过的所有人员重点关注。 2. 师生在校期间 学生出现发热(37.3C以上)、干咳、乏力等不适症状,由班主任或任课老师第一时间通知校医。校医到达后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立即带其到临时隔离室进行检查处置。 校医登记相关信息后,拨打120将发热学生送至医院发热门诊进行诊断治疗。医务室对发热学生出现症状前3天接触过的所有人员重点关注。 班主任向级部主任汇报情况。级部主任做好登记,向学校应急处置工作小组汇报。 3. 操场 学生在体育课或活动课上出现发热(37.3C以上)、乏力、干咳、呕吐等不适症状时,体育教师应立即给患病学生戴上罩,疏散健康学生远离呕吐物。将患病学生安置于操场内的临时留观点,通知校医到操场现场处置。 4. 因发热或其他症状被隔离的学生,由教导处协调学科教师,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好线上研究安排;学校心理教师定期了解学生状况,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关爱。 5. 学校应急工作组加强与当地疾控和卫健部门的业务 指导联系,出疑似和确诊病例,校医要及时向学校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当地疾控中心汇报,学校上报,立即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校医做好随访工作,如患病师生已排除冠状病毒肺炎,需居家休息治疗至康复方可返校。如有疑似或确诊,学校应急工作小组按照卫生疾控部门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置,协助有关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人员分散隔离和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7. 学校根据情况,适时向师生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中心学校涉疫师生集中隔离转运应急预案 为做好疫情防控必要情况下涉疫师生员工集中隔离工作,保证转运安全有序,制订本工作预案。 一、基本要求 统一思想,服从指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操作规范,安全有序。衔接畅通,快速高效。积极引导,预防炒作。 二、主要流程 1. 制订预案。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转运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 2. 开展演练。学校结合日常安全演练等开展隔离人员转运演练,让师生熟悉流程和基本要求。 3. 启动预案。接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指令,启动工作 预案,做出精准研判,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 4. 动员部署。对师生进行动员部署,教职员工思想认识,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集中隔离的必要性,避免紧张恐慌,以积极心态配合学校做好转运工作,要求师生员工一律不拍照、不发布。 5. 人员编组。根据区市指挥部推送信息,核实需转运人员,密接、次密接和一般接触者须分类单独转运。原则上要以班级为单位编组。密接、次密接人员需间隔就坐,其他人员转运可满座运输,按照车辆座位数量确定每车次转运人数。每车次安排1-2名教师随车服务,教师一并隔离。提前与集中隔离点联系,按照分组确定好居住房间。 6. 个人准备。学校提前备好防护服等转运急需物资,引导师生在最快时间内准备好隔离期间所需的教材教辅、平板、手机、衣物等必备物品。根据防疫要求组织师生分批、适当提前穿好防护服,戴好罩、手套等防护物品。 7. 车辆调度。安排人员专门负责车辆调度,与校外工作人员保持联系。掌控车辆进校次序,适当间隔时间发车,车辆逐辆分开入校,不形成车队。停车点和乘车点尽量选择在适当位置,避免引起聚集拥堵、围观拍照,引发舆情。车辆每次进入学校前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消杀,确保入校车辆和人员安全。 8. 分批乘车。按照密接、次密接、一般接触者的次序安排乘车。明确不同类型人员活动路线和范围,按照要求保持间隔距离。每辆车离校适当间隔时间,避免形成车队,引发舆情。乘车后清点人数,做好记录。随车教师同时携带本车乘车人员等信息,车辆出发时通知外部调度人员和隔离点工作人员,保证隔离点提前做好隔离人员的分类、有序接收及安排。 9. 人员运送。随车教师做好引导,安抚学生情绪,解决学生问题。途中做好防护,与外部调度人员及隔离点工作人员保持联系畅通。 10. 登记入住。原则上一个班的学生要安置在同一个隔离点,便于管理。男女生尽量分开楼层安排。入住后非紧急情况不得离开房间,确有紧急情况,按照隔离点有关防疫要求执行。 11. 通知家长。由班主任和相关教师采取电话方式(不以文字形式通过微信、QQ、短信息等发送)将隔离有关情况通知学生家长,让家长放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紧张焦虑。区市和学校要提前拟定通稿,统一通知内容,学校领导要亲自研究把关,报指挥部同意后使用。 12. 采样消杀。转运结束立即对相关场所进行环境采样。部分人员隔离的,离校后对相关场所严格消杀。全员隔离的,转运结束后封闭校园,关闭燃气、水电等,做好全面消杀。采样和消杀须提前联系疾控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定时间。 13. 保障用餐。切实保障师生隔离后每一次用餐。与隔离点提前联系,供餐要及时,保证餐饮质量。 14. 启动教学。隔离后迅速启动线上教学,原则上以班为单位开展教学,保证师生互动,保障教学效果。隔离前未准备好电脑、平板、手机等线上教学工具的,学校统一组织家长将设备送到指定地点,经过全面严格消杀后交学生使用。对无法提供电子设备的贫困家庭学生,学校要统一免费提供。 三、注意事项 15. 做好准备工作。学校要全面掌握师生员工基本信息,建立工作台账,每日及时更新,确保师生员工底数及核酸检测等信息精确。提前按照间隔就坐或满员就坐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编组,转运启动后第一时间进行完善编组。分组完成后立即打印隔离师生员工的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家庭住址、核酸检测情况),由随车教师携带,到隔离点登记使用,避免现场采集信息影响工作效率。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研究生活急需物品、联系家长电话通稿、环境采样、校园消杀等各环节均需提前做好准备。 16. 维护良好秩序。校内转运工作要坚决服从指挥部派驻工作组指挥,由1人专门负责对外联系沟通,避免多人指挥、多人联系。安排专门人员维护校内准备工作和乘车秩序。协助公安维持校门及周边交通秩序和管控秩序。到达隔离点后保证登记和入住秩序。有问题或紧急情况按照应急预案规范操作,随时向指挥部或专项工作组请示汇报。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老师要分组包保学生,入住后及时了解掌握学生存在的困难及心理状况,汇总研判,解决问题。 17. 注意沟通引导。转运全程做好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疏导工作,稳定学生情绪,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期间如有家长联系咨询,班主任(辅导员)等要做好解释沟通,让家长放心,沟通时注意策略方法,保证不泄密,信息简洁准确,回复径统一,同时提醒家长不信谣、不传谣,以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学生安置好后,由班主任指导学生逐一向家长报平安。 18 .加强舆情管控。做好运转全程的舆情管控。校内要求师生员工不拍照、不录像,所有工作不上网。校外防止周边人员围观拍照,上网炒作。转运车辆到达隔离点后,有序安排师生下车、信息采集、安排住宿等工作,严格执行隔离点要求,避免大量师生扎堆聚集,引起关注。发现网上负面舆情,及时汇报并积极化解。 学校安全与疫情防控工作考核办法 为了加强安全教育与管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拟定此方案。按照本方案产生的考核分(每学期满分30分)计入个人目标责任制考核中。 一、考核原则和方法 本细则坚持客观、公平、公正的考核原则,在学校安全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采取倒扣分制评分方式,基础分值每人1分,期末本项工作得分=1 -所扣分值,本项考核分=期末工作得分X30%。实行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相应的经济或法律责任。安全与疫情防控考核被一票否决的教师,目标责任制整体考核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二、建立首见责任制 为提高广大教师对安全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心和警惕性,实行首见责任制。我校任何教师在学校及周边负有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任何地点发现学生有不安全行为的、不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应立即主动制止;发现安全隐患的或者疫情重要信息的,应及时上报。未履行相关职责的,按细则相关条款扣分。 三、考核细则 (一)安全工作职责 1、教师一岗双责值班:主要负责白天课间本级部内学生在楼梯、楼道、洗手间、储物间等场所的安全导护,并签名记录。 2、班主任值班:主要负责三餐陪护、早操与课间操、上下学、午晚睡点名、夜间宿舍内巡逻方面的安全导护,负 责因恶劣天气不跑早操,早操时间段学生在教室的安全管理。发现隐患,及时妥善处置并及时上报。 3、安全教育工作:班主任做好安全教育的宣传与检查督促工作,对学生及家长进行有关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醒学生安全文明的休息与课间活动,按要求留好或上传相关材料,学生留有笔记,每周至少一次。班主任负责平台安全教育课、安全专项教育活动和周末安全提醒。 4、安全资料:班主任负责安全公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相关安全资料的发放与回收,并按要求按时上交。 5、排查违禁物品与不良情绪:班主任每周一要进行一次违禁物品与不良情绪排查,排查出的违禁物品要登记签名,对携带违禁物品的学生要进行关注与辅导,发现不良情绪倾向的学生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上报。科任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同步进行违禁品与不良情绪排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有效控制事态并尽快与班主任联系。 6、课堂安全(含自习课、实验课、信息技术课、音体美课、劳动课、实践课、活动课等所有课):所有教师应认真组织课堂教育教学活动,随堂清点上课学生人数,及时掌握学生出勤情况,保障学生课堂安全。 7、大型活动(如综合考试、运动会、应急演练等):按照活动方案认真履责,活动期间原则上不准请假,要请假的,必须向活动主管领导请假。 8、活动审批本活动一是指学生在校内,需要组织外出的;二是指周末、节假日期间组织学生集体活动的。这样的活动,必须在组织活动前一个周经学校业务分管领导同意后,再向分管安全的领导提出申请,填写《活动审批单》,制定应急预案、活动计划,进行安全培训,考察路线与场地,最后进行活动总结。在申请答复前不得组织活动。 9、签订安全责任状:每学年要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签订各种安全工作责任状,自觉履行学校分配的安全岗位职责。 10、1530教育:每天最后一节课的上课教师在下课前进行1分钟的安全教育,每周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进行5分钟安全教育,节假日放假前最后一节课班主任进行30分钟安全教育。留好笔记和相关影像。 (二)疫情防控工作职责 1、师生员工重点排查及时回复,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2、测温规范记录上交及时。 3、缺勤登记追因记录规范,追因上交及时。 4、按要求消毒、通风,记录规范。 5、发热人员上报诊治、核酸检测等按要求落实各项管控措施。 6、师生及共同生活人员离返海报备管控措施落实。 7、核酸检测、传达、组织落实、上报情况。 8、疫苗接种传达、组织落实上报情况。 9、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知识技能培训及笔记上交情况。 10、师生疫情防控防护措施,落实戴罩一米线,路队秩序不扎堆、不聚集。 (三)考核办法 一般失职渎职未发生事故的,每次扣5 — —10分;失职渎职并且发生意外事故、校内可消除影响的,每次扣10——20分;严重失职渎职发生意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或上级追责的,本学期安全与疫情防控考核一票否决。 (四)奖励 1、及时发现并上报隐患,对事态处理产生积极正面作用的。 2、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险隐患,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抢险救险工作的。 4、对查明各种突发性事件的原因有突出贡献的。 有以上贡献的个人,由校办公会决定给予考核奖励。 四、对于违反安全法律法规、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学校安全与疫情防控规章制度的,除了给予上述考核处理外,造成损失的,责令其理赔;造成人员伤亡或疫情扩散、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五、本办法未提及的安全或疫情防控事项,若发生问题,由校办公会决定处理结果。 中心小学卫生防疫(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为科学积极应对学校疫情突发事件,进一步规范学校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师生员工应急处置流程,根据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强化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若干措施》《滨州市新冠本土疫情应急处置指南》等文件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一、制定依据和原则 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依据各级门和当地政府(卫健部门)对本次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一旦发生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1. 统一指挥。学校成立学校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科室、级部、个人。一旦发生发现,做到预案启动,统一指挥,全员参与。 2. 立足预防。做好发生疫情的应对准备,首先是立足预防,保障校园不发生疫情。做好预防,一是做好宣传教育,二是细化落实措施。 3. 生命为本。以师生生命为本,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生命安全优先于学业成绩和集体活动; 不隐瞒情况和问题,及时研究部署落实防控措施,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在校师生无症状,感染师生不入校,最大限度保障师生安全。 4. 科学应对。做好预警研判和预先推演,研究预防专业知识,做到科学应对,正确应对,快速反应,果断处置,沉稳不乱,细致周密,有序有效。 5. 依靠当地。落实学校主体责任,建立学校内部协同机制,立足自救自助,同时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及部门,协调社会资源,主动汇报沟通,主动参与所在区域工作,全面做好校园疫情防控。 二、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组织疫情处置工作;对有关事项作出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职能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对各职能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对其负责;向上级部门请求救援,协调社会资源等。 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启动本预案,具体职责为: 1. 建立健全防控责任制。(责任人:) 2. 强化健康教育工作。(责任人:) (1)向学生及家长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基本常识和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维护校园稳定。 (2)教育学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可防、可控、可治;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防病能力,避免学校师生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情绪。 (3)通过网络视频、微信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宣传,提醒家长不外出、不参加聚集性活动、不参加校外培训、不与疫情暴发区归来人员接触,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症状,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治疗,并及时向班主任报告,让学校了解掌握情况。 3. 建立师生员工外出报备制度。班主任确保与每一名家长联络畅通。凡从外省归来人员务必登记,有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归来人员接触史务必登记;教职工离居住地务必申请报备。健全学生因病缺课登记制度和一日三检制度,及时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疑似症状的学生,及时带领或通知家长带领其到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责任人:) 4. 切实落实措施减轻学生的研究负担,增加学生室外活动时间,鼓励学生多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注意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提高免疫力。(责任人:) 5. 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对校园环境的整治力度,保持学校教学和生活场所空气流通、清洁卫生。对餐厅、教室、走廊、厕所等重点场所进行日消毒,教室等重点场所保持通风,保证空气流通。(责任人:) 6. 做好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工作。按疾控部门要求,做好医用外科罩、医用防护罩、一次性医用罩、一次性手套、鞋套、84消毒液、额温枪、体温计等防疫物资储备。(责任人:) 7. 预置好隔离室。在校门、教室、食堂、运动场等场所设置临时留观点,如多人同时出现异常,应各自单独留观。临时留观点要配备水银体温计、一次性医用外科罩、N95罩、一次性防护服、一次性医用手套、一次性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速干手消毒剂、含氯消毒剂、消毒喷雾器等物品,可供等待转运人员短暂休息的椅子或床等其他物品。(责任人:) 8. 严控人员出入。所有人员一旦入校,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外出。其他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校,严格封闭管理。(责任人:) 9. 在必要情况下,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报告。(责任人:) 三、应急处置流程 应急场景(一) 得到大数据反馈,20%核酸抽检发现呈阳人员。 1. 汇报与启动应急预案 (1)报告人:校长XX;副校长XX (2)向谁报告:校疫情防控总指挥XX校长同时上报邹平市复学组,XX主任(XX),值班电话(XX);上报镇疫情办 (白天值班电话XX,夜间值班电话XX);上报卫生服务中心,院长XX(XX),副院长XX(XX) 校长XX(XX)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 2. 下达指令,双控一戴 责任人:XX(XX) (1)指令下达人XX(XX)。 (2)指令内容 ① 全体人员佩戴罩,待在原地不动,等待专业力量给予处置XX (XX) ② 第一时间控制校门,严禁任何人员出入XX(XX) (3 )具体分工 一、二级部责任人XX,三级部李XX、四级部XX、五级部XX、六级部XX、餐厅处XX,以上责任人负责所在级部、科室的所有教职员工及学生严格管控。 XX负责服务外包人员。 XX广播通知全体在校教职员工。 应急处置岗位人员迅速到达各自岗位,迅速开展工作,其余人员待在原地,保持不动,佩戴罩。 各班主任通知未到校学生暂缓返校,居家等待通知。 XX通知未到校的教职员工暂缓返校,居家等待通知。 3. 等待应急救援、配合专业力量做好应急处置负责人: XX 接待:XX负责接待、指引专业力量到达楼宇、房间。 流调:XX协同相关班主任或团队负责人通过问询。 XX调阅监控,确定密接者和次密接者(该部分人员接近现场的着二级防护)。 转运:李XX协同各班主任、团队负责人协助专业力量组织转运(参与协助转运人员着二级防护)。 消毒:XX携带消毒设备随同专家组,做好随时消毒准备(着二级防护)。 心理干预:XX等心理辅导教师跟进,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4. 物资保障负责人:XX 负责物资仓库的日常管理,及时补充储备,保证日常储备达三个月数量。负责分发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分发物资时着二级防护)。 5. 全员核酸检测的组织负责人:XX 根据指挥部安排如需组织全员核酸检测,则组织6个工作台。工作台设置在楼前广场1-3号、操场4-6号。 1号台安排一级部2个班学生及本级部教职工和餐厅员工,由XX负责组织;2号台安排二级部2个班级学生及本级 部教职工,由XX负责组织;3号台安排三级部2个班级和四楼教职工、保安、保洁,由XX负责组织;4号台安排四级部三个班学生和二楼教职工,由XX负责组织。5号台安排五级部三个班学生和一楼教职工、校车司机与照管员,由XX负责:6号台安排六级部三个班学生和三楼教职工,由XX负责。 6. 舆情应对负责人:XX 注重信息收集,实时关注舆情动态,主动做好舆情应对处置工作。普及防护知识、回应涉疫热点问题,做大正能量舆论场,所有信息必须统一由邹平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 7. 组织线上教学 负责人:XX 编排好授课表,组织老师们运用腾讯课堂线上授课。小学每天线上研究时间不超80分钟,上午、下午各安排两阶段研究,每阶段线上20分钟+线下自主研究30分钟,中间休息不少于30分钟,线上以教师答疑、订正答案、交流为主。各级部负责抓好落实,加强过程管理,保证线上教育教学活动效果。 8. 教育复学负责人:XX 对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师生员工健康监测、环境清洁消毒、防疫物资储备、留观场所设置、疫情防控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置演练,积极申请验收及早复课。 应急场景(二) 学生有异常症状。体温超过37.3或者咳嗽、呕吐、腹 泻、咽痛等不适。 1. 在进入校园环节发现学生有异常症状 (1)门值班教师做好防护立即将异常症状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领导XX(XX)o (2)体温异常学生带离后,门其他值班教师立即登记现场师生员工个人信息,提醒在场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规范佩戴罩,减少人员接触,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并及时向老师汇报。若无特殊情况,学生可继续在校研究生活。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离校。 (3)在临时留观点,对有异常症状的人员再次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进行体温记录和简单询问(其及共同居住者最近14天行程史、旅居史、居住地(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核酸检测次数、健康码、行程码、最近48小时核酸检测等情况进行仔细摸排)。 (4)如果体温<37.3C,由校医或定点联系医院医生根据实际,决定继续观察、返回恢复正常研究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5)如果确认体温> 37.3C或者经询问异常症状者有境外或国内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则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首先进行双控一戴。 (6)启动应急处置后,按照联防联控机制,校疫情防 控总指挥XX (XX )立即安排学校转运人员XX做好二级防护将学生送往定点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7)定点医疗机构经诊断排除新冠的,则相关楼宇解除管控,师生自由活动,警报解除,并及时将排除信息通知现场登记的师生员工,提醒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患病人员返校时,须由医院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症状消失72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病返校,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正常上课。 若核酸检测结果为呈阳,则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参照应急场景(一)执行,并通知家长。 教职工发现异常症状参照以上流程执行。 2. 晨午检过程、课堂中、就餐过程发现异常症状学生 (1)值班教师做好防护立即将异常症状人员带至就近的临时留观点,为其佩戴一次性罩(已佩戴的确认佩戴规范),并在旁陪护安抚,同时报告学校领导XX(XX),另外同时联系本班级班主任老师同时提醒班级剩余学生做好个人防护。 (2)体温异常学生带离后,班主任同时到达本班位置带离其他学生到机动教室并进行心理安抚,同时注意观察班级其他剩余学生状况,若无特殊情况,可继续在校研究生活。没有接到排除信息前,有关现场人员不得擅自离校。 (3) 在临时留观点,对有异常症状的人员再次使用水银体温计检测腋温,进行体温记录和简单询问(其及共同居住者最近14天行程史、旅居史、居住地(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核酸检测次数、健康码、行程码、最近48小时核酸检测等情况进行仔细摸排)。 (4) 如果体温<37.3C,由校医或定点联系医院医生根据实际,决定继续观察、返回恢复正常研究生活或启动应急处置。 (5) 如果确认体温2 37.3C或者经询问异常症状者有境外或国内重点疫区旅居史或接触史等流行病学史的则立即启动应急处置(首先进行双控一戴)。 (6) 启动应急处置后,按照联防联控机制,校疫情防控总指挥XX (XX )立即安排学校转运人员XX做好二级防护将学生送往定点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诊治。 (7) 定点医疗机构经诊断排除新冠的,则相关楼宇解除管控,师生自由活动,警报解除,并及时将排除信息通知现场登记的师生员工,提醒其仍需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患病人员返校时,须由医院提供诊断证明,症状消失(发热患者症状消失48小时后,呕吐腹泻患者症状消失72小时后)、身体痊愈再返校,严禁带病返校,并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正常上课。 若核酸检测结果为呈阳,则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参照应 急场景(一)执行,并通知家长。 教职工发现异常症状参照以上流程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