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坚持育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德育课程化的实践,力争形成我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我校德育工作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结合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形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千方百计创设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成长的环境,坚持"巩固、提高、发展”的工作思想,求真务实,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工作,继续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继续做好少先队大队部工作,继续做好家校协同和心理咨询工作,把我校的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德育工作机构及队伍建设
(一)由领导班子及教师代表组成学校德育工作委员会,负责领导学校德育工作。
(二)注重班主任队伍及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实行班级教育教学班主任主管制,每两个班级确定固定的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教师团队组织传达部分德育工作。加强班主任基础能力和实操能力的培训。鼓励班主任进行教育课题研究、项目实验。
(三)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
利用学生社团开展多种教育活动,发挥学生在学校德育工作的积极作用,做到以榜样学生示范引领和学生参与德育管理的模式。
(四)推行家校共育
积极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协调作用,努力形成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
三、工作要点
(一)、重视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制度,明确德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2、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开好班主任会,要求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总结,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成长。指导班主任开好班会,精心设计班会内容,要求班主任围绕学生的思想教育、常规教育等问题召开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
(二)加强养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行。
1、在培养学生讲卫生,懂礼仪良好品行的基础上,要着重培养学生讲节约、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开学初提出目标和要求,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引导学生争取。期末采取自评、
老师评的方式,记入学生的成长手册。
2、常规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在贯彻新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再明确每月常规重点及每周常规要点。
3、开展,'红领巾监督岗"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红领巾监督岗对学生的卫生、礼仪、集队、纪律等,每月评进行好人好事评比,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持续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按照德育工作课程化、渐进化、系统化的原则,初步把学校德育课程分为四大板块。
1. 使课堂学科教学与德育相融合。
2. 开足国家德育课程《道德与法治》,开设生活课程、生命课程、心理课程等特色德育课程。
3. 开设每月的不同学科的不同主题的学校活动课程。
4. 开设以感恩与责任为核心的德育活动课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实际效果。
德育实践进一步创新校园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同时要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思想品德课和班会课等的教学研究活动,抓好学科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进一步开展预防少年儿童违法犯罪教育、节约能源教育、廉洁文化等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意识。
1、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精心组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每周一校领导(或值日教师代表)讲话,使学生树"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思想。
2、大力开展安全教育。
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安全隐患。
(五)、继续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的帮扶、捐助等工作
落实一对一的师生帮扶、心理疏导、家访、为留守儿童过生日、记录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等工作,继续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校园里传递文明、友谊、爱心、微笑,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关注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关心他们,照顾他们,和他们一起快乐成长,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
心和谐发展。
(六)、浸润校园文化
我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设计“勤小牛”引桥课程、在全校范围内推广“五勤卡”,激励学生勤和、勤修、勤创、勤动、勤运,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七)、推进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体系建设
1. 重视家庭社区合力育人。进一步完善学校和家庭、社区联系沟通机制。建设好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搭建学生志愿服务平台;不定期邀请家长、社区代表出席学校德育工作专题会,共同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大力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拟积极同各个部门配合,强化对学生防欺凌、防止各类侵害事件的教育。
2、举办家长学校,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宣传学校的教育观念,指导家长加强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落实责任,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
(一)健全德育工作责任制
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校长责任制,引导各级学校、全体教师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全面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加强德育工作研究
开展德育课题研究、论文(案例)评选等活动,定期召开实操培训例会,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争创学校德育管理新局面。
(三)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德育评价办法和综合素质考核办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