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

上传人:fa****a 文档编号:100354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1.1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T∕ZZB 0206-2017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T/ZZB 02062017 I 目 次 前言 .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 14 基本要求 . 35 技术要求 . 36 测试方法 . 67 检验规则 . 20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229 质量承诺 . 22 T/ZZB 02062017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牵头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杭州中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科正电子信息产品检验有限公司(排

2、名不分先后)。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学友、葛伟平、沈永增、闫文力、朱良珍、叶文宇、王伟雄。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负责解释。 T/ZZB 02062017 1 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通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圆极化无源天线、有源天线的术语、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前装车载用GNSS导航型圆极化无源天线、有源天线的研制、生产和检验,其它的GNSS导航型天线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

3、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 :试验 B:高温试验方法 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方法 GB/T 2423.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冲击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4、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Ka:盐雾 GB/T 2423.22201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N:温度变化 GB/T 2423.38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 R :水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试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BD

5、1100012015 北斗卫星导航术语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BD 1100012015北斗卫星导航术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内置天线 internal antenna 装配在接收机整机内的天线。 3.1.2 T/ZZB 02062017 2 外置天线 external antenna 装配在接收机整机外,自带外罩和射频连接口的天线。 3.1.3 极化增益前后比 front-to-rear ratio 天线法向极化增益与背向30内的极化增益最大值之差。 3.1.4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out-of-roundness at 20 degr

6、ees elevation 在仰角20上,方位0360范围内天线极化增益的最大起伏。 3.1.5 20仰角平均增益 average gain at 20 degrees elevation 在仰角20上,方位0360范围内天线极化增益的平均值。 3.1.6 电压驻波比 voltage stand wave ratio(VSWR) 用来衡量阻抗失配的程度, 表述天线反射信号的强度, 其定义为沿线电压相邻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3.1.7 噪声系数 noise figure 在标准信号源激励下输入信噪比与输出信噪比之比,用来表述一个器件对系统的噪声贡献。 3.1.8 近场 near field 与

7、天线位置相距1个波长()距离的辐射场,波长单位为米。 3.1.9 远场 far field 与天线位置相距3个波长()及以上距离的辐射场,波长单位为米。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D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AMDS China:中国汽车材料数据系统; GALILEO: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 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 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 VSWR:电压驻波比。 T/ZZB 02062017 3 4 基本要求 4.1 设计 产品安装应方便、 稳定、 可靠, 连接线束应能满足车辆线缆件耐磨性要求, 元器件和材料应满足CAMDS对禁限用

8、物质的要求。 4.2 防护安全 产品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在产品自身损坏时,不能引起爆炸、燃烧、以及其它产品和设备的损坏。产品上外露或者突出部分应平滑或施加防护措施,不应导致危险的出现。 4.3 装配 所有紧固件、连接件、标牌应装配牢固无松动,外露螺丝规格应统一。X、Y、Z三轴方向运动时应无异响。 5 技术要求 5.1 总则 GNSS前装车载导航型天线至少应能接收BDS卫星导航信号,此外,也可同时接收GPS、GLONASS、GALILEO等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卫星导航信号。 5.2 外观 天线表面应光洁,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金属零件表面应有防锈、防腐蚀涂层,金属零件不应有锈

9、蚀。 5.3 无源天线性能 5.3.1 电压驻波比 在工作频带范围内,天线的输出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2.0。 5.3.2 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 天线极化方向应为右旋圆极化,在工作频带范围内,天线的法向轴比应不大于7 dB。 5.3.3 法向极化增益 法向极化增益应不小于3 dBic。 5.3.4 前后极化增益比 前后极化增益比应不小于10.0 dB。 5.3.5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应不大于2.0 dB。 5.3.6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 T/ZZB 02062017 4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应不小于-3.0 dBic。 5.4 有源天线性能 5.4.1 概述 有源天线所

10、使用的无源天线部分的性能指标参照5.3。 5.4.2 供电特性 天线的工作电压应为3 V5 V,工作电流应不大于20 mA。 5.4.3 电压驻波比 在工作频带范围内,天线输出端口的电压驻波比应不大于2.0。 5.4.4 噪声系数 在工作频带范围内,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值应不大于2.0 dB。 5.4.5 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在工作频带范围内,低噪声放大器增益典型值应为28 dB3 dB。 5.5 环境适应性 5.5.1 工作温度 在表1温度环境时,天线应能正常工作,保持结构完好。 表1 工作温度限值 单位为摄氏度 工作状态 温度限值 高温工作 852 低温工作 -402 5.5.2 存储温度

11、在表2温度环境下存储后,天线应能正常工作,保持结构完好。 表2 存储温度限值 单位为摄氏度 存储状态 温度限值 高温存储 852 低温存储 -402 5.5.3 恒定湿热 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933)%的环境下,天线应能正常工作。 5.5.4 温度冲击 T/ZZB 02062017 5 在低温存储温度限值和高温存储温度限值之间,温度发生突变的环境下,天线应能正常工作。 5.5.5 温度循环 在低温工作温度限值和高温工作温度限值之间, 温度按照一定的变化率循环变化的环境下, 天线应能正常工作。 5.5.6 振动 在表3规定的振动条件时,天线应能正常工作,保持结构完好。 表3 振动条件

12、表 项目 要求 频率范围 10 Hz55 Hz10 Hz 振幅 3.5 mm 加速度 10 m/s2 交越频率 30 Hz 5.5.7 机械冲击 在表4机械冲击条件时,天线应能正常工作,保持结构完好。 表4 机械冲击条件表 项目 要求 次数 X、Y、Z每方向各3次 峰值加速度 490 m/s2 脉冲持续时间 11 ms 方向 X、Y、Z三方向 5.5.8 静电放电抗扰度 天线应能承受表5中给出的静电放电抗扰度。 表5 静电放电等级 单位为千伏 放电类型 严酷等级 接触放电 6 空气放电 8 5.6 防护要求 5.6.1 防水 天线应具有防水能力,外壳防护等级至少应满足GB 42082008中规

13、定的IPX6的要求。 5.6.2 盐雾 天线应能承受表6抗盐雾腐蚀能力。 T/ZZB 02062017 6 表6 盐雾腐蚀条件表 项目 要求 温度 (352) 盐溶液浓度 50.05 盐溶液的 PH 值 6.57.2 6 测试方法 6.1 测试环境 除另有规定外,测试应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 a) 温度:15 35 ; b) 相对湿度:20%80%; c) 气压:试验现场的大气压。 6.2 测试场地 测试暗室为无回波暗室,屏蔽性能优于90 dB。被测天线应置于测试暗室静区的中心位置,在测试系统工作频段内,静区反射电平优于-45 dB,静区尺寸应远大于天线最大外形尺寸。 6.3 测试设备 所有测

14、试用仪器、设备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分辨力、准确度和稳定度,其性能应满足被测性能指标的要求;测试所用仪器设备应经过计量部门检定或校准,符合性能指标要求,并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 测试仪器、仪表及相关附件的特征阻抗应为50 。 6.4 外观 在环境照度为300 lx条件下,距300 mm500 mm情况下,目视检查外观,应满足5.2的要求。 6.5 无源天线性能的测试 6.5.1 概述 内置无源天线性能需在制造商提供的被测天线实际使用的设备结构的配合下进行测试。 无源天线性能指标通常有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法、 单探头球面近场测试法和远场测试法, 推荐优先采用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法。 6.5.2 无源天

15、线性能的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法 6.5.2.1 电压驻波比 6.5.2.1.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矢量网络分析仪; 射频稳相电缆; 无回波暗室; T/ZZB 02062017 7 标准校准器。 6.5.2.1.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如图 1 所示,打开矢量网络分析仪,预热 30 min; b) 根据被测天线的频率,设置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测试频率带宽,连接射频稳相电缆; c) 射频稳相电缆输出端口用标准校准器进行矢量网络分析仪的校准,存储校准状态; d) 将被测天线放置在无回波暗室的测试架上,与射频稳相电缆可靠连接; e) 在相对应的工作频率范围内对天线进行电压驻波

16、比测试,读取频带内电压驻波比数值。 测试结果应满足5.3.1的要求。 图1 电压驻波比测试框图 6.5.2.2 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 6.5.2.2.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标准增益天线; 测试工装。 6.5.2.2.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图 2 的测试框图安装标准增益天线(或被测天线); b) 系统增益标定: 1) 安装标准增益天线,使标准增益天线几何中心与系统几何中心一致; 2) 根据被测天线频率范围,设定测试系统的测试频带; 3) 计算增益校准数据,将校准数据存储于测试系统。 c) 天线测试: 4) 将被测天线安装在测试工装上,

17、调整被测天线, 使被测天线几何中心与系统几何中心重合; 5) 连接测试电缆,设置测试频点,开始测试; 6) 测试过程中,系统配套软件自动完成被测天线幅度和相位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计算; T/ZZB 02062017 8 7) 导出天线的法向右旋极化增益Grc和法向左旋极化增益Glc: Grc被测天线法向右旋极化增益,单位为 dB; Glc被测天线法向左旋极化增益,单位为 dB; 若Grc -Glc0,则天线为右旋极化;若Grc -Glc0,则天线为左旋极化;Grc-Glc=0,则天线非圆极化。 导出被测天线各频点的法向轴比,结果应满足5.3.2的要求。 图2 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框图 6.5.

18、2.3 法向极化增益 6.5.2.3.1 测试设备 与6.5.2.2.1相同。 6.5.2.3.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与6.5.2.2.2相同。 导出被测天线各频点的法向主极化增益,结果应满足5.3.3的要求。 6.5.2.4 前后极化增益比 6.5.2.4.1 测试设备 与6.5.2.2.1相同。 6.5.2.4.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测试方法和步骤与 6.5.2.2.2 相同; b) 导出被测天线各频点过天线法线方向的主极化增益方向图; c) 在各个方向图数据中分别找出法向主极化增益Gf和背向300 范围内主极化增益最大值G30; T/ZZB 0206

19、2017 9 d) 前后极化增益比计算如式(1): 30GGGfFVSB . (1) 式中: Gf被测天线法向主极化增益,单位为dB; G30被测天线背向300范围内主极化增益最大值,单位为dB。 结果应满足5.3.4的要求。 6.5.2.5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6.5.2.5.1 测试设备 与6.5.2.2.1相同。 6.5.2.5.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测试方法和步骤与 6.5.2.2.2 相同; b) 导出被测天线各频点仰角 20主极化增益方向图; c) 在方向图数据中分别找出最大值Gmax和最小值Gmin; d)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计算如式(2): 2

20、minmax2GGPpp . (2) 式中: Pp2p被测天线仰角20不圆度; Gmax被测天线仰角20极化增益最大值,单位为dB; Gmin被测天线仰角20极化增益最小值,单位为dB。 结果应满足5.3.5的要求。 6.5.2.6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 6.5.2.6.1 测试设备 与6.5.2.2.1相同。 6.5.2.6.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测试方法和步骤与 6.5.2.2.2 相同; b) 导出被测天线各频点仰角 20主极化增益方向图; c) 在方向图数据中分别找出最大值Gmax和最小值Gmin; d)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计算如式(3): 2minmax2

21、0GGG . (3) 测试结果应满足5.3.6的要求。 6.5.3 无源天线性能的单探头球面测试法 6.5.3.1 电压驻波比 T/ZZB 02062017 10 测试方法详见6.5.2.1。 6.5.3.2 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 6.5.3.2.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单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 标准增益天线。 6.5.3.2.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图 3 的测试框图安装测试系统; b) 将标准天线安装在天线测试转台上, 通过近场测试系统对标准天线进行测试, 得到天线测试数据文件; c) 通过近场测试软件对数据文件进行处理,得到标准天线的归一化方向图和轴向最大电

22、平Pbz; d) 查询标准天线手册,得到标准天线轴向增益Gbz; e) 将标准天线替换为被测天线,通过近场测试系统对被测天线进行测试; f) 通过近场测试软件数据处理得到被测天线的轴向最大电平Ph。Ph、Pbz一般为负值。 g) Pbz:标准天线轴向最大电平,单位为 dBm;Gbz:标准天线轴向增益标称值,单位为 dB;Ph:被测天线的轴向最大电平,单位为 dBm; h) 得到天线测试数据文件后, 通过测试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天线的主极化与交叉极化方向图,其中,增益明显大的方向图为主极化方向,主极化方向即为天线的极化方式。 完成天线方向图后,通过近场测试软件得到法向轴比,结果应满足5.3

23、.2的要求。 图3 单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框图 T/ZZB 02062017 11 6.5.3.3 法向极化增益 6.5.3.3.1 测试设备 与6.5.3.2.1相同。 6.5.3.3.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测试方法和步骤与 6.5.3.2.2 相同; b) 天线法向极化增益计算如式(4): bzhbzhPPGG . (4) 式中: Gh被测天线的法向极化增益,单位为dB。 测试结果应满足5.3.3的要求。 6.5.3.4 前后极化增益比 6.5.3.4.1 测试设备 与6.5.3.2.1相同。 6.5.3.4.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照

24、6.5.3.2.2 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b) 测试出天线背向30的方向图,记录下电平最大值P30; c) 前后极化增益比计算如式(5): 30PPGhFVSB . (5) 式中: GFVSB被测天线前后极化增益比; P30被测天线背向30电平最大值,单位为dBm。 结果应满足5.3.4的要求。 6.5.3.5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6.5.3.5.1 测试设备 与6.5.3.2.1相同。 6.5.3.5.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照 6.5.3.2.2 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b) 测试出被测天线仰角 20的方向图,记录最小电平值Pmin及最大电平值Pmax,20仰角极化

25、增益不圆度计算如式(6): 2minmax2PPPpp . (6) T/ZZB 02062017 12 式中: Pmax被测天线仰角20电平最大值,单位为dBm; Pmin被测天线仰角20电平最小值,单位为dBm; Pp2p被测天线仰角20不圆度。 结果应满足5.3.5的要求。 6.5.3.6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 6.5.3.6.1 测试设备 与6.5.3.2.1相同。 6.5.3.6.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照 6.5.3.2.2 的测试方法和步骤; b) 测试出天线仰角 20的方向图,记录被测天线最大电平值Pmax和最小电平值Pmin, 计算平均值,平均值计算如

26、式(7); c)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计算如式(8)。 结果应满足5.3.6的要求。 2minmax20PPP . (7) 式中: P20被测天线仰角20最大最小电平值的平均,单位为dBm。 bzbzPPGG2020 . (8) 式中: G20被测天线仰角20平均增益,单位为dB。 6.5.4 无源天线性能的远场测试法 6.5.4.1 电压驻波比 测试方法详见6.5.2.1。 6.5.4.2 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 6.5.4.2.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信号源; 接收机或频谱仪; 圆极化发射天线。 6.5.4.2.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T/ZZB 02062017 13

27、 a) 分别用已知左旋和右旋的圆极化天线作为源天线发射信号(两者增益相等,轴比不大于 1.2 dB),待测天线接收信号显著增大时的源天线旋向即为待测天线的极化特性,测试结果应满足5.3.2 的要求; b) 待测天线瞄准发射天线后固定,按照图 4 所示,发射天线接信号源,待测天线接接收机; c) 将信号源和接收机频率设置为测试频点; d) 发射天线绕待测天线轴线旋转 360,记录接收信号电平,其最大电平与最小电平之差即为待测天线的法向轴比,测试结果应满足 5.3.2 的要求。 待测天线信号源接收机微波暗室发射天线 图4 天线轴比测试框图 6.5.4.3 法向极化增益、前后极化增益比、20仰角极化

28、增益不圆度、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 6.5.4.3.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信号源; 接收机或频谱仪; 线性极化发射天线; 标准增益天线。 6.5.4.3.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待测天线对准发射天线后固定,按照图 5 所示,发射天线接信号源,待测天线接接收机; b) 将信号源和接收机频率设置为测试频点; c) 将待测天线沿垂直轴旋转 360,记录不同角度上的电平,将 0电平记作Ah; d) 将发射天线绕水平轴旋转 90,将待测天线绕垂直轴旋转 360,记录不同角度上的电平,将0电平记作Ae; e) 将待测圆极化天线取下,换上标准增益天线,使它的极化与发射天线的极化

29、方向平行,将标准增益天线绕垂直轴旋转 360,记录 0电平Se; f) 把标准增益天线和发射天线均绕水平轴反向旋转 90后,将标准增益天线绕垂直轴旋转360,记录 0电平Sh; g) 根据公式(9)和(10)求出待测天线线极化增益Gh、Ge; h) 根据公式(11)求得待测圆极化天线的增益Gc; i) 数据读取: 法向极化增益:当仰角 90时,方位角 从 0到 360变化时,增益的最小值为天线的法向极化增益; T/ZZB 02062017 14 前后极化增益比:由于各 切面的不均匀性,一般取 在 0、45、90、135四个面的前后比的最小值;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当仰角 20时,方位角 从

30、 0到 360变化时,增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值的二分之一为不圆度; 20仰角极化平均增益:当仰角 20时,方位角 从 0到 360变化时,极化增益的平均值。 测试结果分别满足5.3.3、5.3.4、5.3.5、5.3.6的要求。 ShAhGsGh . (9) 式中: Gh待测天线垂直极化增益,单位为dB; Gs标准天线增益,单位为dB; Ah待测天线水平极化接收电平,单位为dBm; Sh标准天线水平极化接收电平,单位为dBm。 SeAeGsGe . (10) 式中: Ge待测天线水平极化增益,单位为dB; Ae待测天线垂直极化接收电平,单位为dBm; Se标准天线垂直极化接收电平,单位为dBm

31、。 10101010log10GeGhGc . (11) 式中: Gc待测天线圆极化增益,单位为dB; Gh待测天线垂直极化增益,单位为dB; Ge待测天线水平极化增益,单位为dB。 微波暗室标准天线待测天线发射天线信号源测试转台接收机垂直轴水平轴水平轴 图5 天线方向图、增益测试框图 6.6 有源天线性能的测试 6.6.1 概述 6.6.1.1 有源天线整体性能指标只测试供电特性和电压驻波比。 T/ZZB 02062017 15 6.6.1.2 如需测试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法向极化增益、前后极化增益比、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性能指标,建议对有源天线的无源天线部分进行测试

32、,测试方法参照 6.6。 6.6.1.3 如需测试噪声系数和放大器增益,建议对有源天线的低噪声放大器进行单独测试。 6.6.2 供电特性 6.6.2.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 6.6.2.2 测试方法和步骤 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按照图 6 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和被测天线; 按天线的工作电压给天线供电,记录天线的工作电流。 电流值应满足5.4.2要求。 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流表被测天线 图6 供电特性测试框图 6.6.3 电压驻波比 6.6.3.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矢量网络分析仪; 直流稳压电源。 6.6.3.2 测试方法和步骤 具体测试方法和步骤

33、如下: a) 按所需频段校准矢量网络分析仪; b) 连接矢量网络分析仪、直流稳压电源和被测天线,如图 7 所示。 从矢量网络分析仪读取被测天线的电压驻波比,结果应满足5.4.3的要求。 矢量网络分析仪被测天线直流稳压电源 图7 有源天线电压驻波比测试框图 6.6.4 噪声系数 6.6.4.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噪声源; 噪声系数分析仪; T/ZZB 02062017 16 直流稳压电源。 6.6.4.2 测试方法和步骤 具体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将噪声源输入连接至噪声系数分析仪输出端口, 并将输出连接至噪声系数分析仪输入端口, 设置测量频率参数,校准噪声系数分析仪; b) 按照图

34、 8 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和待测低噪声放大器,加电工作; c) 将噪声源输出与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连接,并将低噪声放大器输出与噪声系数分析仪输入连接,从噪声系数分析仪显示器中读取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应满足5.4.4的要求。 图8 低噪声放大器噪声系数测试框图 6.6.5 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6.6.5.1 测试设备 测试设备包括: 矢量网络分析仪; 直流稳压电源。 6.6.5.2 测试方法和步骤 具体测试方法和步骤如下: a) 按所需频段对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传输模式校准,矢量网络分析仪输出功率设置为-50 dBm; b) 按照图 9 连接直流稳压电源和待测低噪声放大器,加电工作; c) 连接矢量网络分析

35、仪和待测低噪声放大器,测量并记录带宽范围内的最大增益Gh和最小增益Gl。 测试结果应满足5.4.5的要求。 图9 低噪声放大器增益测试框图 T/ZZB 02062017 17 6.7 环境适应性 6.7.1 工作温度 6.7.1.1 高温工作 有源天线高温工作试验应符合GB/T 2423.22008中5.4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通电工作; b) 在表 1 高温工作的温度限值环境下连续放置 72 h,其间被测天线 1 h 接通电源,1 h 断开电源,连续通、断电循环直至试验结束; c) 试验过程中, 每个循环结束时, 按照 6.6.3 的方法测试电

36、压驻波比; 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的要求。 6.7.1.2 低温工作 有源天线低温工作试验应符合GB/T 2423.12008中5.4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通电工作; b) 在表 1 低温工作的温度限值环境下连续放置 72 h,其间被测天线 1 h 接通电源,1 h 断开电源,连续通、断电循环直至试验结束; c) 试验过程中, 每个循环结束时, 按照 6.6.3 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 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的要求。 6.7.2 存储温度 6.7.2.1 高温存储 有源天线高温存储试验应符合GB/T 2423.

37、22008中5.2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被测天线不工作; b) 调节试验箱温度为表 2 高温存储温度限值,待试验箱温度稳定后,被测天线放置 8 h; c) 试验结束,将被测天线从高温试验箱中取出,恢复到常温后,按照 6.6.3 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的要求。 6.7.2.2 低温存储 有源天线低温存储试验应符合GB/T 2423.12008中5.2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被测天线不工作; b) 调节试验箱温度为表 2 低温存储温度限值,在试验箱温度稳定后,被测天

38、线放置 8 h; c) 试验结束,低温试验箱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后,将被测天线从低温试验箱中取出,按照 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的要求。 6.7.3 恒定湿热 有源天线恒定湿热试验应符合GB/T 2423.32006中7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放入温度为室温的试验箱中,被测天线不工作; b) 调节试验箱温度为 40 2 、 相对湿度为 93%3%, 温度和湿度稳定后, 试验时间持续 48 h; c) 试验结束,将被测天线从试验箱中取出,恢复到常温后,按照 6.6.3 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39、的要求。 6.7.4 温度冲击 T/ZZB 02062017 18 有源天线温度冲击试验应符合GB/T 2423.222012中7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处于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的状态或相关规范另外规定的状态; b) 被测天线和试验箱内的温度分别处于试验室环境温度; c)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试验箱中。可使用两个独立的温度试验箱或一个快速温度变化速率的试验箱。如果使用两个试验箱,一个试验箱用于低温,一个试验箱用于高温,两个试验箱的位置应使得被测天线从一个试验箱转换到另一个试验箱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可采用人工或自动转换方法。 试验箱中放置被测天线的任何区域应能保持试验规定

40、的空气温度。 被测天线的安装或支撑架应具有低导热性,以使得被测天线实际上是绝热的。当几个被测天线同时试验时,放置被测天线时应使得被测天线之间、被测天线和试验箱内表面之间的空气自由流通; d) 按照图 10 的温度曲线,循环 10 个周期; e) 试验结束,试验箱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后,将被测天线从试验箱中取出,按照 6.6.3 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 5.2 的要求。 注1:图中T2、T4温度保持时间分别为(605)min; 注2:图中T1、T3温度变化时间应不大于5 min,T1、T3时间仅作参考,要求时间应尽可能短。 图10 温度冲击试验曲线 6.7.5 温度循

41、环 有源天线温度循环试验应符合GB/T 2423.222012中8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被测天线处于通电使用的状态或相关规范另外规定的状态; b) 被测天线和试验箱内的温度分别处于试验室环境温度; c)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 试验箱中放置被测天线的任何区域应能保持试验规定的空气温度。被测天线的安装或支撑架应具有低导热性,以使得被测天线实际上是绝热的。当几个被测天线同时试验时, 放置被测天线时应使得被测天线之间、 被测天线和试验箱内表面之间的空气自由流通; d) 按照图 11 的温度曲线,循环 5 个周期; 试验结束,试验箱温度恢复到环境温度后,将被测天线从试验箱中取出

42、,按照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5.2的要求。 T/ZZB 02062017 19 85-40温度时间一个循环T1T2T1T2室温 注1:图中T1温度保持时间为(1205)min; 注2:图中T2温度变化率为(50.2)/min。 图11 温度循环试验曲线 6.7.6 振动 振动试验应符合GB/T 2423.102008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振动试验台上; b) 被测天线不通电; c) 按照表 3 振动试验条件; d) X、Y、Z 三个互相垂直轴上各扫频循环振动 20 次。 试验结束,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5.2的要求;

43、无源天线按照6.5的方法测试;有源天线按照6.6的方法测试。 6.7.7 机械冲击 机械冲击试验应符合GB/T 2423.52006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冲击试验台上; b) 被测天线不通电; c) 按照表 4 冲击试验条件; d) X、Y、Z 三个互相垂直轴上各冲击 20 次。 试验结束,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5.2的要求;无源天线按照6.5的方法测试;有源天线按照6.6的方法测试。 6.7.8 静电放电抗扰度 6.7.8.1 接触放电抗扰度 有源天线应符合GB/T 17626.22006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静电放电抗扰度

44、试验台上; b) 被测天线通电工作; c) 按照表 5 接触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d) 试验 10 次; T/ZZB 02062017 20 e) 试验施加过程中,允许试验结果存在变化。 试验结束,按照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 6.7.8.2 空气放电抗扰度 有源天线应符合GB/T 17626.22006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台上; b) 被测天线通电工作; c) 按照表 5 空气放电抗扰度试验条件; d) 试验 10 次; e) 试验施加过程中,允许试验结果存在变化。 试验结束,按照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 6.8 防护 6.8

45、.1 防水 有源天线按GB/T 2423.382008中6.2.2的规定进行,应满足5.4.1的要求。 试验结束,被测天线内部不应进水;按照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 6.8.2 盐雾 有源天线盐雾试验应符合GB/T 2423.172008的规定,并按照如下要求进行。 a) 将被测天线放置于盐雾试验设备中; b) 被测天线不通电; c) 按照表 6 盐雾腐蚀试验条件; d) 试验持续时间:48 h。 试验结束,检查被测天线的外观结构,应满足5.2的要求;按照6.6.3的方法测试电压驻波比。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按照GB/

46、T 2828.12012中6.2的规定,从每批次产品中随机抽取,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并签发质量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如表7所示。 7.3 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设计定型和生产定型时; b) 在设计有重大改进、重要的原材料和元器件及工艺有重大变化使原来的鉴定结论不再有效时; c) 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 易地生产时。 型式检验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基数不少于100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产品, 进行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如表7所示。 T/ZZB 02062017 21 表7 检验项目 测试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无源天线 有源

47、天线 无源天线有源天线 内置外置内置外置外观 5.2 6.4 无源天线电压驻波比 5.3.1 6.5.2.1 极化特性与法向轴比 5.3.2 6.5.2.2(或 6.5.3.2、6.5.4.2) 法向极化增益 5.3.3 6.5.2.3(或 6.5.3.3、6.5.4.3) 前后极化增益比 5.3.4 6.5.2.4(或 6.5.3.4、6.5.4.3) 20仰角极化增益不圆度 5.3.5 6.5.2.5(或 6.5.3.5、6.5.4.3) 20仰角平均极化增益 5.3.6 6.5.2.6(或 5.5.3.6、6.5.4.3) 供电特性 5.4.2 6.6.2 有源天线电压驻波比 5.4.3

48、 6.6.3 噪声系数 5.4.4 6.6.4 低噪声放大器增益 5.4.5 6.6.5 环境适应性 高温工作 5.5.1 6.7.1.1 低温工作 5.5.1 6.7.1.2 高温存储 5.5.2 6.7.2.1 低温存储 5.5.2 6.7.2.2 恒定湿热 5.5.3 6.7.3 温度冲击 5.5.4 6.7.4 温度循环 5.5.5 6.7.5 振动 5.5.6 6.7.6 机械冲击 5.5.7 6.7.7 静电放电抗扰度 5.5.8 6.7.8 防护 防水 5.6.1 6.8.1 盐雾 5.6.2 6.8.2 注:“”表示必做项;“”表示不做项。 7.4 合格判定规则 7.4.1 出

49、厂检验在其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出厂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为产品出厂检验不合格。 7.4.2 型式检验在其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为产品型式检验合格;型式检验项目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相应的指标要求时,判为产品型式检验不合格。 7.4.3 在型式检验不合格时,可自同一批次产品中再次随机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检只需测定或检验不合格的项目;复检结果全部合格时判为产品合格,如复检仍有不合格项,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T/ZZB 02062017 22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8.1 标志 产品标志应符合 GB/T 191200

50、8和 GB/T 63881986的规定。 8.1.1 铭牌标志 产品应在明显部位粘贴产品铭牌, 铭牌的材质及字迹应保证在其使用期内不易磨灭。 铭牌内容至少应包括:商标、名称、型号。 8.1.2 包装标志 产品外包装箱上的标志至少应包括: 产品名称及型号; 生产厂商名称及地址; 生产日期; 产品标准编号; 包装件尺寸及质量;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8.2 包装 包装应满足: 符合 GB/T 133842008 的规定; 包装箱内应备有:装箱单、合格证等。 8.3 运输 产品经包装后,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雨淋、防震以及安全措施。 8.4 贮存 包装后的设备应在环境温度-15 45 ,相对湿度80%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系统集成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