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30573 上传时间:2025-04-1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概述】慢淋是一种B淋巴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T淋巴细胞少见)。本病常为无痛性的,伴有缓慢进展的成熟的小淋巴细胞的进行性蓄积,这种细胞的免疫机能不全,并且对抗原性刺激反应低下。免疫机能不全与异常的B细胞不适当的抗体形成有关,这些抗体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慢淋的进展期可导致骨髓功能衰竭和直接的组织器官浸润。【诊断】(一)、病史及症状 病史提问:起病缓慢,病人多无明显症状,问诊应注意是否有低热、盗汗,易感染表现。临床症状:乏力、消瘦、纳差、盗汗、体力减退、发热,偶有皮肤瘙痒。(二)、体检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质中等硬、可移动,晚期相互粘连融合;肝脾轻度肿大,晚期脾脏明显肿大

2、骨痛不明显。晚期皮肤可见出血点。(三)、辅助检查1. 血象:正细胞正色素贫血。白细胞计数10X109/L,分类:淋巴细胞50%,绝对值5.0X109/L;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可见幼稚淋巴细胞及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正常或减少。2. 骨髓象: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明显,占40%以上,原、幼稚淋巴细胞10%。红系、粒系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3. 血免疫球蛋白减少;或为单株免疫球蛋白增高,多为IgM型。K轻链或入轻链检测阳性。(四)、CLL临床分期及鉴别诊断1. 分期:1期:淋巴细胞增多,可伴有淋巴结肿大。II期:1期+肝大或脾大。III期:1期或II期+贫血(血红蛋白1g/

3、L)或/和血小板减少(1X109/L)。2. 鉴别诊断应与结核性淋巴结炎、淋巴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鉴别。【治疗措施】临床分期慢淋分期的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目前通用的国际临床分期标准如下:A期:血液中淋巴细胞N15X109/L,骨髓中淋巴细胞N40%。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小于3个区域(颈、腋下、腹腔的淋巴结不论一侧或两侧,肝、脾各为一个区域)。B期:血液和骨髓同上。淋巴结肿大累及3个或更多区域。C期: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同上,但有贫血(血红蛋白,男性V110g/L,女性V1g/L)或血小板减少(V1X109/L)。淋巴结累及范围不计。

4、治疗A期病人不需要治疗,但应定期观察病情是否有进展。B期和C期病人均需治疗。1化学治疗:CLB(苯丁酸氮芥)应用最广,用法为0. 10.2mg/kg.d, 服,连用612天,2周后减至24mg/d,长期维持。间歇疗法,0. 2mg/kg.d,服,连用1014天,休息2周重复给药。亦可用联合化疗,用CLB十PDN(泼尼松),CLB0. 10. 2mg/kg. d 与 PDN1020mg/d,连用 4 天,每3周一次。亦可用M12方案,即BCUN(卡氮芥)0. 51mg/kg,静注,第1天;CYX(环磷酰胺)10mg/kg静注,第2天;LPAM(苯丙氨酸氮芥)0. 25mg/kg. d,服,第11

5、4天;VCR(长春新碱)0. 03mg / kg 静注,第 21 天;PDN1mg/kg. d, 服,第 l14天。停药4周后可重复。晚期病例用VCR+CTX+CLB+PDN联合治疗,病人经化疗后大多能达到症状减轻,淋巴结和脾脏缩小,白细胞计数下降。但即使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液和骨髓中淋巴细胞百分数仍增高,血清球蛋白减少,淋巴结和脾轻度肿大常持续存在。停药后数周内即复发的病人需连续不断地治疗。2. 放射治疗:主要用于浅表或深部淋巴结肿大或脾大经上述化疗而疗效不显著。如有压迫或阻塞症状,亦需采用局部放射治疗,效果较好。用60Co作全身照射也能使部分病人缓解,不过现在临床上很少应用。3. 其他治疗:

6、如并发自身免疫性贫血或血小板减少,应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尚佳。或经脾区放疗无效时可考虑脾切除术,术后淋巴细胞变化不大,但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常能上升。如有反复感染或严重感染,可应用抗生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者可定期给予丙种球蛋白。另外,中成药六神丸也有一定疗效。再有,F1udarabin是一种新的临床试用的制剂,对其他制剂耐药物病例可试用本品。【临床表现】症状和体征往往较血象发生明显改变晚些出现。慢淋是一种中年以上人的疾病,约90%的患者年龄超过50岁,平均年龄为65岁。许多病人是偶然发现淋巴细胞增多。最早出现的症状常常是乏力、疲倦、体力活动时气促。浅表淋巴结特别是颈部淋巴结肿大,常首先引起

7、病人的注意,晚期成串成堆,直径可达23cm,无压痛、质硬、可移动。肠系膜或腹膜后淋巴结可引起腹部或泌尿系统症状。脾轻至中度肿大,肝亦可肿大,但不如慢粒显著。稍晚出现食欲减退、消瘦、低热、盗汗、贫血等症状。约10%或以上病人可发生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此时贫血常较严重,并可出现黄疸。晚期可有皮肤紫癜和出血倾向,易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这与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减少有关,可能成为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胃肠道、骨骼系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有些病人有皮肤瘙痒。偶见白血病性皮肤浸润,表现为紫红色或棕红色结节或皮肤增厚。全身皮肤对以发红、扁桃体、唾液腺或泪腺也可肿大。【辅助检查】血象中白细胞增多是本病的特

8、点,最突出的发现是小淋巴细胞增多,白细胞计数大多在1550X109/L,少数可超过1X109/L。早期、小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65%75%,晚期90%98%,其形态与正常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中性粒细胞和其他正常白细胞均显著减少。早期,贫血可不存在,以后逐渐加重,晚期贫血可以很严重,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胆红素增加。晚期血小板计数常减低。骨髓象:早期白血病细胞仅在少数骨髓腔内出现,因此,早期骨髓象可无明显改变;晚期正常的骨髓细胞几乎全部被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所代替,原始淋巴细胞和幼稚淋巴细胞仅占5%10%。另外,50%的病例有丙种球蛋白减少;10%20%的病人有自身抗体;30%患者有高尿酸血症。【预后】病程长短很不一致,从12年至10余年不等,乎均约34年(从诊断成立时算起)。其主要死亡原因为骨髓功能衰竭引起的严重贫血、出血或感染,以肺部感染最为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